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324)

作品数:9 被引量:379H指数:7
相关作者:陈士林李西文姚辉张艺刘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贝母
  • 7篇川贝
  • 7篇川贝母
  • 4篇植物
  • 4篇生物碱
  • 3篇药用
  • 3篇药用植物
  • 3篇生物碱类
  • 3篇生物碱类成分
  • 3篇碱类
  • 3篇贝母属
  • 2篇学成
  • 2篇生理生态
  • 2篇生态学
  • 2篇化学成分
  • 2篇百合
  • 2篇百合科
  • 2篇FRITIL...
  • 1篇形码
  • 1篇药材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4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深圳市中药药...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香港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陈士林
  • 6篇李西文
  • 4篇曹新伟
  • 3篇李军
  • 2篇刘辉
  • 2篇陈四保
  • 2篇姚辉
  • 2篇肖培根
  • 2篇张萌
  • 2篇张艺
  • 1篇王瑀
  • 1篇王丽芝
  • 1篇黄林芳
  • 1篇刘昶
  • 1篇魏建和
  • 1篇宋经元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药材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Acta P...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遮荫下高原濒危药用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征被引量:56
2008年
测量了川贝母遮荫和全光下叶片光合生理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了其遮荫下生理生态学指标的变化和强光下的光适应机制,且对光合生理的测量过程给出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川贝母日光合曲线呈双峰变化,遮荫后川贝母光合效率(Pmax)、细胞内CO2浓度(Ci)分别增加了31.1%、10%(p<0.01),有效光反应光强域值(PFD)增加了331.5[μmol/(m2.s)],最大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气孔导度(COND)也有所增加,暗呼吸速率(Rd)和叶片蒸汽压亏缺(Vpdl)明显降低,此均有利用光合产物的积累;F′v/F′m(光照下反应中心能量捕获效率)、qP(光化学淬灭)、ETR(电子传递效率)、Psips2(PSⅡ的效率)分别增加了14.7%(p<0.01)、8.8%(p<0.01)、10%(p<0.01)、24.2%(p>0.05),促进了川贝母叶片对光能的利用;Fv/Fm(光化学效率)变化不明显,说明"灯笼花"阶段,全光下川贝母没有受到到明显的胁迫,光合机构未遭到破坏。当自然光强超过光饱和点时,川贝母主要通过提高非化学淬灭,耗散过多吸收的热能以防止光合机构的破坏。当出现极端气候(高温干旱)时,川贝母繁育退化现象("树儿子"或"灯笼花"阶段退回到"一匹叶"生长阶段)可能是对环境适应的主要方式。另外川贝母叶片狭小、叶片倾角较大降低了强光辐射的有效面积,在形态结构上有利于避免过高光强对叶光合器官的损伤。
李西文陈士林
关键词:遮荫光适应叶绿素荧光
基于TCMGIS-I的暗紫贝母生态气候产地适宜性分析
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以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极端最低温度、极端最高温度的1km的栅格数据库以及1:400万的土壤数据库,并以1:100万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建立《...
王瑀魏建和陈士林孙成忠刘召芹赵润怀王继永周应群肖小河
关键词:产地适宜性暗紫贝母川贝母
文献传递
川贝母采收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川贝母总生物碱含量,探讨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在414nm处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西贝素的浓度线性范围为1.644~9.864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6%。结论:8月上旬川贝母果熟时总生物碱含量为最大值,且能采收到种子,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适宜采收期。
刘辉黄林芳陈士林张艺王丽芝代勇
关键词:川贝母采收期总生物碱
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概论被引量:14
2007年
药用植物野生抚育是目前绿色药材生产、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本研究简要介绍了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概念、意义和研究现状,并从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生理生态学研究的目的和内容出发,就基地选址、品种选育、种群调节、数模测产等方面及其方法做了介绍,为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基地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李西文陈士林
关键词:药用植物生理生态
川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
目的:对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生...
曹新伟张萌李军肖培根陈四保陈士林
关键词:百合科贝母属川贝母生物碱
文献传递
川贝母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目的对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cirrhosa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川贝酮(chuanbeinone,Ⅰ)、梭砂贝母酮(delavinone,Ⅱ)、贝母乙素(pei minine,Ⅲ)、西贝素(i mperialine,Ⅳ)、petil-idine(Ⅴ)、贝母甲素(pei mine,Ⅵ)、贝母辛(pei misine,Ⅶ)、solanidine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Ⅷ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曹新伟张萌李军肖培根陈四保陈士林
关键词:百合科贝母属川贝母生物碱
川贝母的资源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5
2008年
概述了川贝母的来源分布、鉴定、生态学、栽培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定技术、与川贝母品质相关生态因子的研究及其在人工栽培中的应用,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刘辉陈士林姚辉李西文张艺
关键词:川贝母种质资源生态因子栽培
梭砂贝母的化学成分和分析方法研究(摘要)
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为百合科Liliaceae贝母属植物,又名炉贝,是《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所列的川贝母的主要基源种之一,以干燥鳞茎入药,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
曹新伟李军肖培根陈四保陈士林
文献传递
川贝母中非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目的:对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和梭砂贝母Fril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鳞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单棕榈酸甘油酯(2-monopalmitin,)等12个化合物。从梭砂贝母中共分离鉴定了E-对-羟基肉桂酸甲酯(E-p-hydrox- ycinnamic acid methyl ester,16)等13个化合物。结论:有1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和胡萝卜苷为首次从川贝母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梭砂贝母中分离得到。
曹新伟陈四保陈士林肖培根李军
关键词:贝母属川贝母化学成分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与我国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建设被引量:7
2009年
论文综述了世界上自然资源保护区建立的方式及研究现状,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及中国目前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的概念,明确了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方针、形式、分类、内容、功能等。把药用植物野生抚育的手段引入到保护区建设中,从生态产业的角度解决自然保护区面临的资金困难、环境与建设的矛盾、人才引进等问题,抓住药用植物生产与生态群落保护相辅相成的关系,以生产促保护,以保护促生产,从而实现保护区建设的经营管理模式突破。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产业功能保护区是目前保护区建设和保护药用资源及生态多样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李西文陈士林
关键词:产业生态保护区群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