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2007-CXB-9)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文岗李华亮韩鹏戴燕燕邱乒乒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胆管
  • 3篇胆管癌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电泳
  • 2篇双向电泳
  • 2篇白质
  • 1篇胆管癌细胞
  • 1篇蛋白质表达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电泳技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样品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酸乙酯提取...
  • 1篇乙酯
  • 1篇增殖
  • 1篇增殖抑制

机构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作者

  • 3篇陈清西
  • 3篇邱乒乒
  • 3篇戴燕燕
  • 3篇韩鹏
  • 3篇李华亮
  • 3篇李文岗
  • 2篇康劲翮
  • 2篇练惠辉

传媒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人胆管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作为传统中药的河蚬具有退热、治疗肝病和解酒等功效.以新鲜河蚬(Corbicula fluminea)肉为原料,经甲醇抽提,乙酸乙酯萃取等方法得到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运用DPPH法检测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通过MTT法和倒置显微镜观察其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其对QBC939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较低的浓度下有较高的清除效果,IC50值为0.6 mg/mL,且随其浓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对QBC939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处理48 h,IC50值为250μg/mL,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处理后的QBC939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峰.研究表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不但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对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能够改变QBC939细胞周期分布,并诱导QBC939细胞发生凋亡.说明河蚬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具有天然药物开发的潜力,同时也为胆管癌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韩鹏邱乒乒李华亮戴燕燕李文岗陈清西
关键词:河蚬抗氧化胆管癌增殖抑制
胆管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的优化
2008年
本研究为筛选胆管癌癌变的标志物,开发相应的药物研究,通过对胆管癌血清双向电泳的样品处理、pH范围、上样量的选择、电泳参数的设置和SDS凝胶电泳染色方法等进行比较优化.确定了样品预处理后通过Millpore公司推出的Montage Albumin Depletekit去除血清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再经丙酮沉淀,用裂解液溶解后,采用pH3.5-10与pH5-8的两性载体电解质以体积比1:4混合使用,100μg的上样量,12.5%的SDS-PAGE胶,16mA/胶进行双向电泳的电泳体系.优化了胆管癌血清双向凝胶电泳的条件,得到了分辨率较好的胆管癌血清的蛋白图谱,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练惠辉韩鹏康劲翮李华亮邱乒乒戴燕燕李文岗陈清西
关键词:胆管癌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血清
胆管癌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血清样品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难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恶性肿瘤.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以期筛选出人血清中具有医学价值的胆管癌癌变的标志物.利用白蛋白/IgG去除试剂盒去除血清中高丰度的白蛋白和IgG,再经丙酮沉淀得到高质量的血清样品.样品经双向电泳(2-DE)得到了分辨率较好的胆管癌血清的蛋白点图谱.利用ImageMaster2D软件对比分析了胆管癌病人和正常健康对照组的2-DE图谱.其中,表达上调蛋白有8个,表达下调蛋白有6个.用质谱获得上述差异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并经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了11种差异蛋白质,其中8种蛋白质的表达与胆管癌密切相关.本研究为阐明胆管癌的机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练惠辉韩鹏邱乒乒康劲翮戴燕燕李华亮李文岗陈清西
关键词:胆管癌双向电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