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2011-137)

作品数:18 被引量:65H指数:5
相关作者:于金华张光东周耀周洲吴煜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通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牙种植
  • 3篇锥形束CT
  • 3篇下颌
  • 3篇磨牙
  • 3篇根管
  • 2篇牙本质
  • 2篇牙槽
  • 2篇牙种植术
  • 2篇种植术
  • 2篇颌骨
  • 2篇细胞
  • 2篇激光
  • 2篇CBCT
  • 2篇C形根管
  • 2篇充填
  • 1篇第二磨牙
  • 1篇第一恒磨牙
  • 1篇第一磨牙
  • 1篇毒性
  • 1篇牙本质小管

机构

  • 16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口腔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高邮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口腔医...

作者

  • 5篇于金华
  • 4篇张光东
  • 3篇周洲
  • 3篇周耀
  • 3篇吴煜农
  • 2篇陈宁
  • 2篇江宏兵
  • 2篇孙超
  • 1篇王铁梅
  • 1篇宋鑫
  • 1篇孙颖
  • 1篇廖文清
  • 1篇章非敏
  • 1篇陈慧芬
  • 1篇朱庆萍
  • 1篇葛自力
  • 1篇刘卫红
  • 1篇於伟
  • 1篇张玮
  • 1篇杜一飞

传媒

  • 4篇口腔医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6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及菌斑指数的检测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Dentocult SM方法检测大学生多龋和无龋者唾液变形链球菌和菌斑指数,评估其是否可作为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指标。方法将48名18~25岁大学生分为多龋组和无龋组,各24名,进行菌斑指数测定,随机抽取多龋组23名及无龋组16名受试者采用Dentocult SM方法进行唾液变形链球菌的检测。结果多龋和无龋组的菌斑指数分别是3.65±0.64、3.42±0.65,2组之间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9),唾液变形链球菌在两组之间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运用Dentocult SM方法检测唾液变形链球菌可考虑作为评估龋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指标。
杨宁胡明王曦晞汪小彤刘卫红
关键词:龋齿变形链球菌菌斑指数
牙种植术中钻孔提拉方式及冷却系统对术区温度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牙种植术中不同钻孔提拉方式及不同冷却系统对术区牙槽骨温度的影响,探讨牙种植术中温度场的变化。方法:制作48个统一标准的模拟骨块,根据不同钻孔提拉方式和不同冷却系统分为6组,每组8个骨块,进行温度场试验,测定不同骨块中温度场的温度最高值。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钻孔提拉方式下,内冷却系统温度控制方式术区温度低于外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方式:在相同的冷却系统下,2次钻孔提拉方式术区温度低于直接1次钻孔方式。其中,采用内冷却系统进行温度控制时,2次钻孔提拉方式的术区温度最低(P<0.05)。结论:牙种植术中采用多次钻孔提拉方式及内冷却系统的温度控制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术区温度,减少手术产热,提高牙种植术成功率。
刘道杨吴煜农陈宁彭伟廖文清王琰玲
关键词:牙种植术温度控制
EZH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EZH2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EZH2蛋白在52例舌鳞癌组织和12例正常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结合患者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EZH2的表达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以及患者总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EZH2在舌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EZH2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学分级(P=0.033)、颈淋巴结转移(P=0.036)和局部浸润性(P=0.012)有关,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发现EZH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EZH2低表达组患者(P=0.028,Log-rank检验)。结论:EZH2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病理学分级、颈淋巴结转移、局部浸润性及患者预后有关。
魏子程程杰叶金海江宏兵吴煜农
关键词:舌鳞状细胞癌EZH2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临床病理
耳屏前切口在腮腺上极良性肿物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对腮腺上极良性肿物采用耳屏前切口,行肿物及周围腺体的区域切除术,与常规"S"切口行同样术式比较,观察治疗效果。方法:腮腺上极肿物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耳屏前切口,对照组采用耳前-颌后-颌下"S"形切口,均行肿物及区域性腺体切除术,解剖并保留相关的面神经、耳大神经分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组织反应程度、耳大神经功能、面神经功能、Frey’s综合征、肿瘤复发率、涎瘘发生率、面部外形、患者满意度,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耳屏前切口组手术时间短、术后渗出少,局部肿胀轻,瘢痕隐蔽,Frey’s综合征发生率低,耳大神经功能障碍轻,患者满意率高,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面神经功能障碍、涎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耳屏前切口入路切口短、创伤小、瘢痕隐蔽、对容貌影响小、节省手术时间、并发症低于传统术式。
俞辉明房进吴煜农施卫兵
关键词:良性肿物腮腺手术切口
华东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华东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不同根管形态及其发生率,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参照Vertucci分类法统计分析健康、未经治疗、发育完全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形态。结果:共获取766例患者(137例患者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的1 395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图像数据。下颌第一恒磨牙双根的发生率大约为68.5%,3根的发生率为31.4%;3根管的发生率为57.9%,4根管的发生率为38.5%。近中根大多拥有2个根管。大部分的远中根均为Vertucci I型,近中牙根的根管形态比较复杂,下颌第一磨牙拥有6种不同的根管形态。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个体发生率为35.3%。男女性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双侧对称性的发生率为60%,且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及数目具有多样性,CBCT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来辨别分析下颌磨牙的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姜楠周洲周耀于金华孙超张光东
关键词:锥形束CT下颌第一磨牙根管形态
头位及体位对无鼾人群用力吸气流量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无鼾人群的用力吸气流量(forced inspiratory airflow,FIF)是否受到头位及体位变化的影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睡眠体位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氧减饱和指数测量结果筛选出15名无鼾人群,在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分别进行下列5种头位及体位的FIF测量:直立位、仰卧位、侧卧位、仰卧-头偏转位和俯卧-头偏转位。测量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各项分析的检验水准均为α=0.05。结果在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直立位均比其他4种头位及体位获得更高的FIF。在其他4种头位及体位中,仰卧-头偏转位可以得到相对较高的FIF。相同头位和体位下,下颌正中位和下颌前伸位的FIF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无鼾人群的各种睡眠体位中,仰卧-头偏转位可以获得较高的FIF,改善气道通气,此头位和体位可以作为OSAS患者的参考睡眠体位。
林艺华张玮
关键词:体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密合性的评价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用于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充填密合性。方法收集63颗具有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Hero shaper镍钛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EQ plus热牙胶和冷侧压充填。然后距根尖2、4、6、8 mm处垂直于牙体长轴片切牙齿,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剖面,并采集图像,利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根管充填物中牙胶面积的百分比(PGP),评价充填牙胶和根管壁密合性。结果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距根尖2、4 mm处充填密合性优于热牙胶和冷侧压。在6、8 mm处GuttaFlow与热牙胶的充填密合性无明显可见差别,但均好于冷侧压组。结论 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在用于充填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时,具有良好的密合性。
周耀周洲贡艳宏吴大明于金华张光东
关键词:C形根管下颌第二磨牙GUTTAFLOW密合性
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片在颌骨后牙区牙种植术中应用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在牙种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58颗)牙种植治疗患者同时采用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检查方法,将得到的术前颌骨牙槽骨量和术后骨结合的影像结果对照,分析差异性。结果下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检出阳性率为28.57%;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为7.14%。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后牙区牙槽骨量不足CBCT和数字曲面体层影像检查检出阳性率分别为36.36%、9.09%。经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种植牙术后3个月种植体未发生骨结合的阳性率,CBCT检出阳性率为3.45%(2/58);数字曲面体层片检出阳性率为8.62%(5/58),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际临床检测发现仅1例未发生骨结合,阳性率为1.72%(1/58)。结论 CBCT是种植牙术前目前颌骨骨量测量较为可靠方法。CBCT与数字曲面体层片相比,数字曲面体层片存在变形,牙槽骨高度数据测量值普遍偏大。在术后检查中CBCT能更清晰地反映种植体周围骨质,评估种植手术的成功与否及对上部结构的修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建荣吴燕平周文清王铁梅丁水清王林
关键词:CBCT种植牙牙槽骨
基于CBCT对成人骨性I类和Ⅲ类患者的下颌骨形态的不对称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建立球面坐标系,比较骨性I类及骨性Ⅲ类患者的下颌骨形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对34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和42例骨性I类成人患者的下颌骨进行测量,比较两者之间的不对称性差异。结果骨性Ⅲ类组下颌升支总长度与下颌体长度的双侧差值以及下颌体、下颌升支总段、下颌升支侧方段和下颌升支后端的前方倾斜度的双侧差值均明显高于骨性I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测量值均与矢状骨面型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球面坐标评价面部的不对称行之有效。骨性Ⅲ类患者比骨性I类患者下颌骨不对称的趋势更为明显。
李瑶琴陈文静葛自力
关键词:矢状骨面型锥形束CT
锥形束CT在牙槽突裂植骨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测牙槽突裂植骨术植入骨量的准确性。方法:对12例单侧牙槽突裂患者实施自体髂嵴松质骨植骨术。术前利用CBCT测算牙槽突裂隙体积,根据计算结果指导术中植骨量;术中利用注射器压缩法计算实际植骨量,计算与术前CBCT测算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比值的平均值;术后1周利用CBCT对植入骨量进行测量,与术中实际植骨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中实际植入骨量体积与术前CBCT测算牙槽突裂骨缺损体积比值的平均值为1.43±0.07。术后测量体积与术中实际植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BCT测量牙槽突裂植骨量准确性为(97.80±1.50)%。结论:CBCT可以准确地评估牙槽突裂裂隙体积及手术植骨体积,具有指导手术及进行术后评价的临床应用价值。
许艳彬杜一飞江宏兵秦天牧
关键词:锥形束CT牙槽突裂植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