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1153)
-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世亮王景妹宝波邓湘东刘振湘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海口市人民医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23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病变患者阴道微生态、高危型(HR)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为纠正宫颈病变微生态失衡、防治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且完成HR-HPV检查、宫颈活检的86例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分为低级别组(n=26)、高级别组(n=35)、宫颈癌组(n=25);按1∶2比例选择同期就诊但宫颈细胞学、HR-HPV均阴性的43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完成阴道微生态平衡及阴道菌群检测,分析不同级别宫颈病变阴道微生态、HR-HPV感染情况。结果宫颈病变HR-HPV感染率为91.86%;HPV感染位列前三亚型为HPV 16、HPV 52、HPV 18,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HPV 16感染率上升(P<0.05),HPV 52感染率降低(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菌群密集度异常、菌群多样性异常及其他优势菌所占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菌群密集度异常率、多样性异常率及其他优势菌所占比例增加(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过氧化氢、酸碱值及脯氨酸氨基肽酶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宫颈病变程度的上升,以上各阳性率上升(P<0.05);低级别组、高级别组、宫颈癌组细菌性阴道炎(BV)发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宫颈病变等级与BV发病率呈正相关(r=0.476,P<0.05)。结论宫颈病变进展与HR-HPV感染、阴道微生态失衡及BV发生密切相关,阴道微生态紊乱、HR-HPV感染两者可能协同参与宫颈病变进展过程。
- 王景妹韩凤贤徐世亮柯艺文
- 关键词: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高危型阴道微生态阴道菌群
- 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HMGB1基因多态性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患者HMGB1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9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附属海口医院滨江分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200例,发展成ATDH的患者纳入ATDH组(n=79),未发展成ATDH的患者纳入非ATDH组(n=121),检测HMG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多态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MGB1多态性位点与ATDH的关系。结果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和G、A等位基因频率与非ATD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412125、rs1360485以及rs2249825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非ATD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共显性、显性、隐性模式下,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基因型比较,GA和AA基因型与肺结核易感性有关,在超显性模式下,ATDH组HMGB1基因rs1045411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超显性、共显性、显性以及隐性模式下,rs1412125、rs1360485以及rs2249825位点基因型分布与非ATDH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rs104541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TDH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且突变型诱发ATDH可能性更大,而rs1412125、rs1360485、rs2249825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TDH发生风险无关。结论HMGB1基因为ATDH的易感基因,其rs1045411位点多态性与ATDH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突变型发生ATDH风险升高。
- 钟山王正义郭林旺苏汝开
-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1基因多态性肺结核
- 改良贴壁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培养高纯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方法取雄性6~8周龄SPF级S-D大鼠,采用改良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细胞整体融合度达70%~80%时传代。观察细胞形态、贴壁性能,在P2代时以流式细胞仪鉴定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P1后镜下无圆形细胞,细胞形态逐渐趋于完全一致。细胞均表现典型之贴壁特性;首次达到80%融合度时间为9~11d,P1至P2为7~8d,P2至P3为5~6d。至P3时后,每只大鼠约可得MSCs 3~5×106个细胞。细胞表型CD29阳性率为99.6%,CD90阳性率为94.9%,CD44阳性率为68.1%;CD34阴性率为98.6%,CD45阴性率为99.9%。结论应用改良贴壁法较为简单、易行,不需要离心等操作,基本排除了非目标细胞的污染,降低对细胞的损害,生物学特性完整,获得纯度较高的MSCs。
- 程庆邓湘东曹卉王顺兰张应爱李金东刘振湘白志明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