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7635)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潘景业张近波陈洁马继红李智强更多>>
- 相关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温州医学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休克血清及参附对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及参附注射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B)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3,12,24,72 h)组、参附(3,12,24,72 h)组大鼠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溶性EPCR(sEPCR)浓度和EPC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失血性休克(12,24 h)组、参附(24 h)组的sEPCR及EPCRmRNA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参附(12 h)组的sEPCR及EPCRmRNA含量亦增高(P<0.05);失血性休克(12,24 h)组、参附(24 h)组EPCR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参附(12 h)组EPCR蛋白含量亦下降(P<0.05).与失血性休克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参附(12 h、24 h)组的sEPCR及EPCRmRNA含量明显下降(P<0.05),参附(12 h、24 h)组EPCR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和参附注射液可以从基因、蛋白水平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的表达,参附注射液可有效减轻休克内皮细胞损伤.
- 黄跃跃潘景业林观样张近波张小乐金海丰李智强陈洁马继红
- 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脐静脉内皮细胞血清信使核糖核酸
-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胃肠道、肾脏等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①对照组,麻醉后动静脉插管,插管后4h 15min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胃黏膜血流量(GMBF),肾黏膜血流量(KMBF),夹取一块胃组织作镜检,采集肾脏标本,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肾的微观结构;②失血性休克组:放血降低动脉压,建立休克模型,输注失血量3倍的生理盐水复苏;复苏开始后3h检测GMBF和KMBF,并采集肾脏标本;③参附注射液治疗组:模型复制成功后输注参附注射液10ml/kg,再输入生理盐水补充至3倍失血量,于复苏开始后3h检测GMBF和KMBF.并采集肾脏标本。结果失血性休克组GMB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可见胃黏膜细胞坏死、脱落、局部溃疡形成。参附注射液治疗组GMBF显著高于失血性休克组(P〈0.01),胃黏膜损伤显著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失血性休克组KMB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肾脏颜色红。参附注射液治疗组GMBF显著高于失血性休克组高(P〈0.01),胃黏膜损伤显著较轻,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通过提高失血性休克大鼠胃黏膜、肾脏血流量,改善胃黏膜、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 马继红张近波潘景业王卫陈洁王晓蓉
- 关键词:休克失血性血流量参附注射液
- 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连续9年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变迁,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2011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年共检测出革兰阴性菌32 893株,较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3.9%、21.2%、20.7%、10.6%;历年耐药率最低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9年间耐药率波动在7.3%~20.7%;9年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均<0.6%;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率最低,在0~2.4%;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在3.9%~19.0%;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在9.9%~34.3%。结论医院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日趋严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肠杆菌科细菌仍然保持非常高的敏感性;9年间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有较快增长,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 董一华俞富军潘瑜王伟卢显万曹江涛潘景业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耐药性
- 失血性休克大鼠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研究
- 2008年
- 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采用ELISA、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3组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和小肠组织EPCR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失血性休克组sEPCR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 mRNA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下降。认为失血性休克大鼠外周血循环系统sEPCR升高可能是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可靠指标,其水平高低可能反映疾病的预后。
- 潘景业张近波吴河水王晓蓉陈洁马继红姚震亚
- 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失血性休克
- 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失血性休克(3h、12h、24h、72h)组大鼠血清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可溶性EPCR(sEPCR)水平和EPCR 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休克3h、72h组sEPCR、EPCR的mRNA、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休克12h、24h组sEPCR、EPCR的mRNA含量均显著增高(P均<0.05),EPCR的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可以从基因、蛋白水平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PCR的表达。
- 张近波潘景业张小乐李智强陈洁沈晔吴双华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 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血栓调节蛋白及蛋白C受体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血栓调节蛋白(TM)及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Pc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林格液组、参附液组,每组10只。用放血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林格液组制模后30min内输注3倍失血量的林格液;参附液组先输注参附注射液10ml/kg,再补充林格液至3倍失血量;假休克组仅插管、不放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小肠组织TM和EPCR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假休克组比较,休克组和林格液组TM和EPCR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TM mRNA:1.074±0.051、1.037±0.042比0.627±0.055,EPCR mRNA:1.262±0.069、1.209±0.110比0.869±0.065),TM和EPCR的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与林格液组比较,参附液组TM和EPCR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0.627±0.047、0.886±0.057),TM和EPCR的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能通过基因、蛋白水平影响失血性休克大鼠小肠组织TM及EPCR的表达,从而阻止失血性休克的发展。
- 李智强潘景业张近波陈洁王晓蓉姚震亚
-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