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项目(10A198)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陆予云刘巧傅广华沈浩贤赵太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局科研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韶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吸虫
  • 7篇并殖吸虫
  • 6篇囊蚴
  • 4篇尾蚴
  • 3篇放逸短沟蜷
  • 3篇感染率
  • 2篇蟹类
  • 2篇DNA序列
  • 2篇DNA序列分...
  • 1篇淡水
  • 1篇淡水蟹
  • 1篇疫源
  • 1篇疫源地
  • 1篇疫源地调查
  • 1篇斯氏狸殖吸虫
  • 1篇自然疫源
  • 1篇自然疫源地
  • 1篇自然疫源地调...
  • 1篇卫氏并殖吸虫
  • 1篇COI

机构

  • 6篇广州医学院
  • 3篇韶关学院
  • 1篇嘉应学院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龙门县疾病预...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江西卫生职业...

作者

  • 7篇陆予云
  • 4篇刘巧
  • 3篇龙小山
  • 3篇沈浩贤
  • 3篇罗健留
  • 3篇傅广华
  • 3篇赵太平
  • 2篇魏桂芬
  • 2篇李豪彬
  • 1篇邓文强
  • 1篇冼少龙
  • 1篇李宏光
  • 1篇邵佐新
  • 1篇唐高兴
  • 1篇陈少华
  • 1篇乔亚峰
  • 1篇陈少华
  • 1篇王萌
  • 1篇谭宁
  • 1篇陈玉莲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粤北山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采集并解剖每处调查点山溪中螺蛳及溪蟹,查找并殖吸虫尾蚴和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与GenBank里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比对,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里东、叟里元、下洞河、太坪和小坑5处调查点溪蟹三平正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74.54﹪(41/53)、68.91﹪(32/47)、77.77﹪(24/32)、76.92﹪(40/52)和81.5%(22/27),溪蟹物种均鉴定为平和华溪蟹。与GenBank三平正并殖吸虫基因序列比对,5处成虫样本COI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5%、100%、99.5%、99.5%和100%,ITS2基因同源性为100%。大洞调查点的螺蛳检出并殖吸虫短尾尾蚴,感染率为0.058%(1/1,700),螺蛳物种鉴定为放逸短沟蜷,溪蟹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率为38.09%(32/84),溪蟹物种亦鉴定为平和华溪蟹。大洞成虫样本COI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100%,ITS2基因与卫氏并殖吸虫同源性99.5%。结论粤北地区新发现三平正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5处,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5处疫源地虫种间无差异。卫氏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1处,第一中间宿主为放逸短沟蜷,第二中间宿主为平和华溪蟹。
傅广华邓文强刘巧陆予云李旭文陈少华李宏光王萌
关键词: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放逸短沟蜷
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DNA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确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方法采用形态学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DNA测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鉴定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虫种。采集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自然疫源地山溪中溪蟹并检获三种并殖吸虫囊蚴,分别人工感染家犬或家猫,饲养60~120 d后,剖杀检获成虫分别制成玻片大体标本。结果三种不同并殖吸虫疫源地蟹体检获的囊蚴鉴定为卫氏并殖吸虫、三平正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三种吸虫成虫样本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分别与Gen Bank中检索的AY618799.1号基因、AF159594.1号基因、AY140693.1号基因、AY618733.1号基因、AF159602.1号基因和AB713404.1号基因序列比对,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结论广东省主要并殖吸虫为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和三平正并殖吸虫。三种并殖吸虫的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中检获的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9%~100%之间,三种并殖吸虫与Gen Bank中检获虫种无明显差异性。
陈少华陆予云朱福祺李旭文刘建军黄志斌蓝境文饶鸿林李丽谭宁
关键词:并殖吸虫囊蚴DNA序列
广州北部山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山区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现状。方法采集并解剖调查点山溪中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用所获囊蚴人工感染猫、犬,解剖猫、犬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进行COI基因I、TS2基因序列分析,与GenBank检索并殖吸虫,COI基因与ITS2基因序列相比较。结果良口螺蛳尾蚴感染率0.32%(4/1 21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35/35)。感染度:79.4个囊蚴/只蟹,11.12个囊蚴/g蟹,最高只蟹检出囊蚴1 050个,蟹种平和华溪蟹。南昆山螺蛳尾蚴感染率0.15%(3/2 000),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59/59),感染度:105.66个/只蟹,7.87个/g蟹。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螺蛳尾蚴感染率0.03%(1/310),螺蛳种为拟钉螺。溪蟹囊蚴感染率36.73%(36/98),感染度4.55个囊蚴/只蟹,0.53个囊蚴/g蟹,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良口和南昆山成虫COII、TS2基因DNA序列与GenBank检索卫氏并殖吸虫COII、TS2基因序列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98%和98%、97%。结论广州北部山区新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两处,两疫源地虫种无差异。斯氏狸殖吸虫中度疫源地一处。
陆予云沈浩贤邝浩成刘巧赵太平龙小山罗健留冼少龙傅广华乔亚峰
关键词:并殖吸虫尾蚴囊蚴感染率放逸短沟蜷
广州北部山区螺种、蟹类及其感染并殖吸虫的调查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从化区、增城区、龙门县、新丰县)山区淡水螺、淡水蟹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的情况,了解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山溪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结果从化区良口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拟钉螺;溪蟹感染率为36.73%,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龙门县南昆山尾蚴感染率0.15%,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为100%,溪种为平和华溪蟹。增城区、新丰县各调查点收集的螺蛳、溪蟹均未检测到尾蚴及囊蚴。结论广州北部山区从化区良口镇、南昆山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吕田镇为斯氏狸殖吸虫中度疫源地(Ⅲ级)。
赵太平陆予云沈浩贤龙小山魏桂芬罗健留
关键词:淡水蟹并殖吸虫尾蚴囊蚴
广州北部山区螺种、蟹类及其感染并殖吸虫的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调查广州北部(从化市、增城市、龙门县、新丰县)山区淡水螺、淡水蟹感染并殖吸虫尾蚴、囊蚴的情况,了解并殖吸虫流行分布状况。方法采集山溪螺蛳、溪蟹,检查并殖吸虫尾蚴、囊蚴,鉴定并殖吸虫虫种。结果从化市良口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32%,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100%,蟹种为平和华溪蟹。吕田镇螺蛳尾蚴感染率0.03%,螺种为拟钉螺;溪蟹感染率为36.73%,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龙门县南昆山尾蚴感染率0.15%,螺种为放逸短沟蜷;溪蟹囊蚴感染率为100%,溪种为平和华溪蟹。增城市、新丰县各调查点收集的螺蛳、溪蟹均未检测到尾蚴及囊蚴。结论首次发现广州北部山区从化市良口镇、南昆山为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Ⅰ级)。吕田镇为斯氏狸吸虫中度疫源地(Ⅲ级)。
赵太平陆予云沈浩贤龙小山魏桂芬罗健留
关键词:并殖吸虫尾蚴囊蚴
广东省部分地区卫氏并殖吸虫分布与DNA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卫氏并殖吸虫分布现状。方法解剖采集自广东省从化市良口、龙门县南昆山、乐昌市大洞和平远县木溪与郭屋等5个调查点山溪的螺蛳及溪蟹,检查卫氏并殖吸虫尾蚴、囊蚴。以所获囊蚴人工感染家猫、犬,解剖查找并殖吸虫成虫。取成虫样本,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COI基因)和核糖体基因第二间隔区(ITS2基因)基因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中现存并殖吸虫的COI、ITS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良口、南昆山、大洞、木溪和郭屋5处疫源地的第一中间宿主螺蛳鉴定均为放逸短沟蜷,其尾蚴感染率分别为0.33%、0.15%、0.058%、0.10%和0.05%;第二中间宿主溪蟹鉴定均为平和华溪蟹,其囊蚴感染率分别为100%、100%、38.09%、55.36%和65.26%。良口、南昆山、大洞、木溪和郭屋平均每只蟹检出囊蚴数量分别为79.4、105.66、9.16、16.18个和15.6个,平均每克蟹含囊蚴数量分别为11.12、7.87、0.58、0.69个及0.85个,囊蚴鉴定均为卫氏并殖吸虫。人工感染家猫、犬体内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与虫卵。良口、南昆山、大洞、木溪和郭屋5处调查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样本COI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AF219379.21、AF540958.1号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9%、99%、98%、99%,ITS2基因序列与DQ836243.1、DQ351845.1、AB354217.1号同种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8%、99%、98%、98%、98%。结论广东省新发现2处卫氏并殖吸虫超高度疫源地和3处卫氏并殖吸虫高度疫源地,5地虫种间无明显差异。
陆予云刘巧唐高兴沈浩贤钟建新谢权超傅广华陈玉莲李豪彬何海风
关键词:卫氏并殖吸虫放逸短沟蜷COIITS2
广州市北郊新丰县并殖吸虫自然疫源地调查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北郊新丰县并殖吸虫自然流行分布状况。方法在调查点山溪中捕捉溪蟹,解剖查找并殖吸虫囊蚴。用检获囊蚴饲喂人工感染家猫,检查感染家猫粪便找虫卵,解剖人工感染虫卵检查阳性家猫,查找并殖吸虫成虫。结果蟹体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率:61.40%(35/57)。感染度:2.23个囊蚴/只蟹,0.44个囊蚴/克蟹。蟹种为平远南海溪蟹。解剖两只人工感染阳性猫检获卫氏并殖吸虫成虫12条。结论广州北郊新丰县斯氏狸殖吸虫中度自然疫源地(Ⅲ级)。斯氏狸殖吸虫是我国主要致病并殖吸虫,该疫源地存在是一个潜在公共卫生危害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李旭文刘巧陆予云邵佐新陈锋灵邓金水刘纯康余诺生李豪彬黄龙翔
关键词: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