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049)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志军高彦宁古川宪治闫卓黄士博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熊本大学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厌氧
  • 3篇厌氧氨氧化
  • 3篇脱氮
  • 3篇氨氧化
  • 2篇厌氧氨氧化反...
  • 2篇厌氧氨氧化反...
  • 2篇氧化反应器
  • 2篇反应器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脱氮效率
  • 1篇气升式
  • 1篇气升式反应器
  • 1篇气升式生物反...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流化床反应器
  • 1篇固定床
  • 1篇废水
  • 1篇废水脱氮
  • 1篇FISH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熊本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作者

  • 3篇刘志军
  • 2篇古川宪治
  • 2篇高彦宁
  • 1篇许晓飞
  • 1篇韩越梅
  • 1篇刘凤霞
  • 1篇黄士博
  • 1篇闫卓

传媒

  • 2篇现代化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气升式生物反应器用于废水脱氮的组合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在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中,研究开发了一套半硝化(PN)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单级一体化同步处理高浓度含氮废水工艺。反应器的内筒为限氧区,借助于富集的好氧氨氧化菌(AOB)活性污泥实现废水的半硝化反应,内筒底部进行间歇式曝气,提供半硝化反应所需氧气和水力环流所需动力;反应器的外环筒为厌氧区,借助于富集的厌氧氨氧化菌(ANAMMOX)活性污泥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35±2)℃,p H维持在7.5~8.0。反应器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120 d,考察反应器内、外筒溶解氧浓度(DO)的变化和系统的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外筒有效地分隔了限氧区和厌氧区,内筒平均DO值为2.5 mg/L,外筒平均DO值为1.5 mg/L,可满足半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反应条件。合成废水的氨氮浓度最高达200 mg/L,氮负荷为280 g/(d·m3),反应器运行120 d后,总氮去除率达到75%,表明反应器内AOB菌和ANAMMOX菌能够协同作用,从而实现了组合脱氮的工艺。
韩越梅刘志军许晓飞黄士博闫卓刘凤霞
关键词:气升式反应器厌氧氨氧化脱氮
循环流化床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对循环流化床上部附加无纺布作填料的固定床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控制废水的循环量来调节反应器底部微生物颗粒的流化状态,并对反应器内对富集的厌氧氨氧化菌除氮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器稳定运行270 d,总氮去除率及亚硝氮去除率分别维持在80%及90%以上;最大氮负荷达到15.2 kg/m3.d-1,相应的最大氮去除速率达9.9 kg/m3.d-1。通过批实验,得到反应器稳定运行期厌氧氨氧化菌比活性为0.3 kg/k.gd-1。出水悬浮物(SS)浓度检测、微生物颗粒粒径分布测试、微生物颗粒的扫描电镜(SEM)观测结果均表明,循环流化床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具有较高的生物滞留能力,形成的微生物颗粒具有较佳性能。采用荧光原位测定(FISH)分析结果显示,厌氧氨氧化菌在反应器微生物群落中含量超过70%。
高彦宁刘志军古川宪治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流化床反应器脱氮效率
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低速机械搅拌装置,以无纺布作为固定床的填料,把搅拌床与固定床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设计一种复合式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在反应器中,生物滞留量相对较高,微生物的性状由接种时的碎絮状很快转变成颗粒状,短期内反应器系统的脱氮性能迅速提高,启动时间大为缩短.仅用38d,反应器中总氮去除速率稳定增长至1.9kg·m·-3d-1.随后的17d,总氮去除速率倍增至3.8kg·m·-3d-1.反应器运行180d,最大的总氮去除速率达6.6kg·m·-3d-1,比厌氧氨氧化菌活性维持在0.32kg·kg·-1d-1左右.微生物颗粒粒径分布及SEM观测结果表明,低速机械搅拌可很好地促进微生物颗粒的生长.FISH分析显示,微生物颗粒中Anammox菌的含量约为70%.
高彦宁刘志军古川宪治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固定床FISH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