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现代焊接生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基金

作品数:15 被引量:94H指数:4
相关作者:林健雷永平方洪渊张晓光吴中伟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无铅
  • 3篇无铅焊
  • 3篇无铅焊膏
  • 3篇马氏体
  • 3篇马氏体耐热钢
  • 3篇耐热钢
  • 3篇接头
  • 3篇焊点
  • 3篇焊膏
  • 2篇异种钢
  • 2篇异种耐热钢
  • 2篇印刷性
  • 2篇应力
  • 2篇图像
  • 2篇热疲劳
  • 2篇热影响区
  • 2篇焊接接头
  • 2篇焊接热
  • 2篇焊接热影响区
  • 2篇封装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5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西安热工研究...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沈阳航空工业...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枣庄学院
  • 1篇沈阳航空航天...
  • 1篇中国科学院等...

作者

  • 4篇雷永平
  • 4篇林健
  • 3篇张建强
  • 2篇路林
  • 2篇李太江
  • 2篇方洪渊
  • 2篇吴中伟
  • 2篇章应霖
  • 2篇张晓光
  • 1篇于海平
  • 1篇赵志学
  • 1篇赵海燕
  • 1篇孙正
  • 1篇冯吉才
  • 1篇阮殿旭
  • 1篇刚铁
  • 1篇李英民
  • 1篇李雅范
  • 1篇罗传红
  • 1篇刘雪松

传媒

  • 5篇焊接学报
  • 2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金属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电焊机
  • 1篇安徽新能源技...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MT能量输入特点与熔滴过渡行为被引量:50
2012年
为分析CMT焊接方法的工艺特点,采用高速CCD摄像机建立了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视觉传感系统并且通过电流、电压传感器建立了波形采集系统,以此分析其能量输入特点和熔滴过渡行为.结果显示,CMT焊接波形控制呈现典型的直流脉冲特征,焊接时热输入较低;在CMT短路过渡过程中,熔滴尺寸随焊接电流的增加幅度不大,将熔滴尺寸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实现稳定的短路过渡.CMT短路过渡通过焊丝回抽,避免了大的电磁力,有效地消除了飞溅.当电流增大到一定值时,其过渡形式将转变为射滴过渡和短路过渡的混合过渡.
张洪涛冯吉才胡乐亮
关键词:CMT熔滴过渡电弧形态
低Ag无铅焊膏板级封装工艺和焊点可靠性试验研究
针对低Ag无铅焊膏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Sn99.0/Ag0.3/Cu0.7低Ag无铅焊膏用松香型无卤素助焊剂(WTO-LF3000),配置了相应的无铅焊膏(WTO-LF3000-SAC0307),并对其板级封...
张鸣玲吴晶王永李珂廖高兵林健吴中伟符寒光雷永平
文献传递
3A21铝合金-20钢管磁脉冲连接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低电感线圈磁脉冲连接(MPJ)装置,研究了放电电压、管件径向间隙和搭接区长度对3A21铝合金20钢管连接接头拉伸和剥离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SEM进行了接头界面的微观形貌观察和元素分布的EDS分析.结果表明,随放电电压提高,MPJ性质由机械连接向冶金连接转变.在放电电压为5.5 kV、径向间隙为1.5 mm、搭接区为3/4线圈长度条件下,获得界面呈小波纹状、Al和Fe元素发生互扩散的冶金接头.与接头界面临近的基体金属发生了剧烈塑性变形和晶粒细化.
于海平徐志丹李春峰赵志学
关键词:异种金属管件
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化的可视化模拟被引量:1
2010年
本文主要针对焊接接头微观组织演化建模及其可视化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晶粒生长进行模拟来分析和研究微观组织的形态学和动力学特征;通过微观组织图像人工生成技术,直观、精确地展现出微观组织演化的可视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回归分析得到的晶粒生长指数同主流的Burke经验公式相符,使用元胞自动机算法对微观组织演化进行的可视化模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许凤叶李海峰马琳方洪渊
关键词:焊接热影响区
马氏体/贝氏体异种耐热钢接头焊接应力数值模拟
2010年
采用热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马氏体耐热钢9Cr1MoVNbN(T91)与低合金贝氏体耐热钢12Cr2MoWVTiB(G102)异种钢接头的温度场、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比较了接头在不同焊接线能量条件下的温度场、应力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异种钢接头热物理性能的差异,其焊接温度场和应力应变场均不对称。由于T91的导热系数小于G102,加热过程中,G102侧的升温速度较快。而在冷却过程中,T91侧的温度梯度较G102侧小,而热影响区更宽。焊后T91钢一侧的应力梯度小于G102,但高应力区域比G102一侧宽。通过对模拟结果的比较分析,从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角度出发,采用小线能量可减少接头中的拉伸残余应力。
张建强张国栋郭嘉琳罗传红章应霖
关键词:马氏体耐热钢焊接温度场焊接应力数值模拟
微连接接头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破坏规律被引量:2
2009年
同时采用电阻测量方法和疲劳裂纹观测方法分析表面贴装结构焊点的热疲劳破坏过程.通过研究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电阻值变化和热疲劳裂纹的扩展过程,来比较传统锡铅钎料焊点和无铅钎料SAC305焊点的热疲劳破坏规律.并结合有限元分析,研究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的电阻值变化与裂纹扩展之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一种工程上较为实用的焊点热疲劳失效的电阻值经验判据.结果表明,SAC305无铅钎料焊点相对于传统锡铅钎料焊点而言,具有较为优异的抗热疲劳性能.根据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建立了焊点在热疲劳过程中发生失效的电阻值经验判据.
林健雷永平赵海燕吴中伟
关键词:热疲劳电阻值
冷却速度对CLAM钢电子束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影响分析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获得不同冷却速度时CLAM钢电子束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结构特征,通过金相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分析,研究了冷却速度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60℃/s和20℃/s的冷却速度...
郑树会黄群英吴庆生刘少军FDS团队
关键词:热模拟焊接热影响区CLAM钢
文献传递
基于形态学的焊锡粉颗粒定量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形态学的方法对超声雾化法生产的焊锡粉颗粒形态进行描述与统计分析.由于焊锡粉颗粒棱角度高、形状不规则,是影响配制焊膏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立焊锡粉颗粒的分形维度与长宽比来作为两个重要的焊锡粉颗粒形态特征参数.通过对焊粉颗粒的几何投影图像进行计算,连续运用形态学中的腐蚀和膨胀两种方法刻画焊粉颗粒轮廓,并对颗粒数目和半径等形态信息统计计算,建立分形维度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形态学方法适用于分割粘连焊粉颗粒图像,并且对于焊锡粉颗粒的长宽比与分形维度统计能够准确地反映焊锡粉颗粒真实形态.
路林孙佳王红梅汪立强
关键词:图像处理
视觉注意特征的变分水平集图像分割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针对传统主动轮廓模型较低的鲁棒性能和对先验知识融合能力的不足,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先验知识和曲线演化的理论框架,首先建立图像底层视觉显著性特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曲线演化能量泛函模型,然后对该能量泛函采用变分水平集方法进行推导,得到曲线演化的偏微分方程,数值实验表明该模型相对于经典主动轮廓模型具有更强的抗噪性与分割效率.该模型的提出为进一步在主动轮廓模型中引入更高层次视觉显著性特征、得到更优越的分割模型打下了基础.
王徐民张晓光
关键词:视觉注意主动轮廓模型变分水平集
马氏体/贝氏体异种耐热钢焊接接头界面蠕变失效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有限元法对高、中、低匹配马氏体T91与贝氏体G102异种耐热钢接头在560℃、不同外加轴向拉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最大主应力、von Mises等效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加速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低匹配接头焊缝/G102界面附近最大主应力数值很高,蠕变孔洞易于在焊缝/G102界面形成。高匹配接头焊缝/低强母材界面的最大应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数值很高,孔洞易于形核、扩张。中匹配接头焊缝/G102界面附近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等效应力最小。加速试验后低匹配接头焊缝/G102界面发生蠕变断裂,高匹配接头焊缝/G102界面处的蠕变孔洞几乎连成裂纹,中匹配接头焊缝/G102界面附近的晶界仅存在个别孤立蠕变孔洞,早期失效倾向最小。数值模拟结果与加速试验结果一致。
张建强李太江姚兵印刘福广章应霖
关键词:马氏体耐热钢异种钢焊接接头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