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25)

作品数:13 被引量:87H指数:5
相关作者:万德光杨文宇游元元裴瑾杨鑫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华大学成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桑树
  • 3篇桑叶
  • 3篇聚类分析
  • 3篇高效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原植物
  • 2篇植物
  • 2篇指纹
  • 2篇指纹图
  • 2篇指纹图谱
  • 2篇桑椹
  • 2篇色谱
  • 2篇色谱法
  • 2篇相色谱
  • 2篇考辨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学成
  • 1篇药材

机构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8篇西华大学
  • 6篇成都医学院

作者

  • 13篇万德光
  • 11篇杨文宇
  • 6篇游元元
  • 5篇裴瑾
  • 1篇杨鑫嵎
  • 1篇刘薇
  • 1篇王阿娜

传媒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支持向量机鉴别桑白皮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建立一种区分基原为Morus alba L.和非M.alba L.的中药桑白皮的可靠鉴别方法。方法以桑白皮乙醚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色谱峰的归一化数据作为输入向量,随机分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用支持向量机软件构造区分不同基原样本数据的分类超平面以建立分类模型,并将分类结果与相似度分析法相比较。结果相似度分析法未能对某些桑白皮样本是否属于M.alba L.给出准确判断。支持向量机方法所建分类模型,对样本属于M.alba L.与否的预测准确度达到100%。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支持向量机能够准确鉴别桑白皮的基原属性,在中药鉴别领域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杨文宇游元元万德光
关键词:桑白皮高效液相色谱法支持向量机相似度
中国桑树分类及桑类中药原植物考辨(Ⅰ)被引量:11
2008年
对古今桑树的分类进行了系统考证,总结了古今桑树分类的主要特征,对"荆桑""鲁桑""山桑"等历史上一些主要的桑树名称进行了辨析,澄清了部分桑树中文名与其学名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混淆关系,勾勒了我国桑树分类的演化过程,为考证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作了铺垫。
杨文宇万德光
关键词:桑树原植物
四川桑类中药的资源现状及开发前景
2008年
目的:探讨四川桑资源的现状及可持续药用前景。方法: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明确了四川桑属植物的组成、种质资源现状、现有栽种规模及现行主要栽培品种;基本弄清了川产桑类药材的产销现状;提出了从协调药用与养蚕用的关系的角度来维系可持续药用的观点。结论:四川桑资源的药用前景很好,值得深入开发。
杨文宇万德光
关键词:桑属药用可持续利用
两个桑叶栽培品种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桑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为桑叶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四川省大面积种植桑Morus alba L.的两个栽培品种,即红果2号和保坎61号,分别在每个居群定点选择8株树,应用HPLC指纹图谱,对桑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动态跟踪研究,探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对4~11月份采集的128批次的供试品所得色谱峰进行比较分析,并标定出11个特征峰,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左右,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稳定、重复性好;但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相同栽培品种同一居群不同采摘时间桑叶的化学成分含量有较大差异,说明采摘时间对桑叶有效成分的含量有较大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11月时最高。
刘薇裴瑾王阿娜万德光
关键词:桑叶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绿原酸芦丁
四川桑类中药的资源构成及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2008年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弄清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原植物组成、种质资源现状、现有栽种规模、近年主流栽培品种的变化情况以及川产桑类药材的产销现状;发现四川桑资源浪费严重,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桑树资源的策略。
杨文宇万德光
关键词:资源构成
四种桑类药材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研究桑叶、桑枝、桑白皮、桑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DTH)研究药材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溶血素生成试验研究药材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四种桑类药材乙醇提取物对DTH小鼠的耳肿胀程度均能显著抑制,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均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结论:四种桑类药材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而增强体液免疫反应。
游元元万德光杨文宇裴瑾
关键词:桑枝桑椹DTH溶血素
不同品种桑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研究四川地区主流桑树品种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品种对桑叶化学成分累积的影响。方法建立桑叶的HPLC指纹图谱,对16批样品共有峰峰面积进行聚类。结果不同品种桑叶相似度均大于0.90,但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相同基原不同品种的桑叶被聚类到了不同类别中。结论桑叶中化学成分的累积与品种有一定相关性。
游元元万德光裴瑾杨文宇
关键词:桑叶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中国桑树分类及桑类中药原植物考辨(Ⅱ)被引量:2
2008年
考察了历代本草关于桑类中药原植物的描述,分析了有关的桑图,并总结了近现代桑类中药原植物的学名,结合中国桑树分类考证的结果,认为历史上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不止一种,除桑Morus.albaL.外,还应包括鸡桑M.australisPoir.、华桑M.cathayanaHemsl.、蒙桑M.mongolica(Bur.)Schneid.等同属植物。
杨文宇万德光
关键词:桑树原植物
川产桑叶“经霜为上”合理性的LC-MS法验证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采用LC-MS法验证川产桑叶是否"经霜为上"。方法建立LC-MS方法,对4棵桑树8~12月份采收的桑叶进行品质比较。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质谱采用ESI负离子电离方式。结果桑叶的总峰面积、绿原酸及4种黄酮类物质的峰面积在11或12月份达最大值。结论川产桑叶"经霜为上"是合理的。
游元元万德光
关键词:桑叶采收期液-质联用
桑椹药材HPLC图谱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基源及产地桑椹药材的品质差异。方法:建立桑椹药材的HPLC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样品的HPLC图谱相似度,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6批桑椹样品相似程度不高,不同基源及产地样品的化学成分在组成与数量上存在差异,桑椹药材的品质与产地无明显相关性,杂交桑的桑椹总峰面积大于法定品种的桑椹总峰面积,市购商品药材品质差异大。结论:桑椹药材的品质与原植物种质、药材加工及贮存有较密切的关系。
游元元万德光杨文宇裴瑾
关键词:桑椹基源HPLC聚类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