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17)

作品数:13 被引量:274H指数:9
相关作者:郭兰萍黄璐琦孙宇章张小波潘耀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河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苍术
  • 4篇药材
  • 3篇道地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素
  • 3篇青蒿素含量
  • 3篇中药
  • 3篇GIS
  • 2篇德尔菲
  • 2篇德尔菲法
  • 2篇土壤
  • 2篇区划
  • 2篇中药材
  • 2篇胁迫
  • 2篇挥发油
  • 2篇RS
  • 2篇FUZZY
  • 1篇道地产区
  • 1篇道地药材
  • 1篇地形

机构

  • 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6篇河南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2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北京市农业局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4篇郭兰萍
  • 13篇黄璐琦
  • 8篇孙宇章
  • 5篇张小波
  • 4篇朱文泉
  • 4篇潘耀忠
  • 4篇吕金嵘
  • 3篇韩小丽
  • 3篇周洁
  • 3篇张永清
  • 3篇梁留科
  • 3篇曾燕
  • 2篇王利红
  • 2篇韦霄
  • 2篇阳小琼
  • 2篇刘绣华
  • 2篇李明静
  • 1篇蒋有绪
  • 1篇陈保冬
  • 1篇刘旭拢

传媒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2007年中...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理论与实践
文章回顾了中药资源生态学发展的概况及学科产生的背景,总结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特点。归纳了中药资源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药资源自身的生态学理论与方法、中药资源品质形成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生产的生态学研究、中药资源保...
郭兰萍黄璐琦
关键词:中药资源生态学
文献传递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被引量:32
2007年
本文介绍了目前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领域及其进展,包括化感物质的收集、分离和鉴定,化感物质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化感作用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药用植物化感作用较为严重的原因以及在栽培过程中追求药材质量的同时很可能会加剧其化感作用的特点,并且从栽培措施、化感育种以及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有效利用和克服药用植物化感作用的措施,旨在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和方法依据。
周洁郭兰萍黄璐琦曾燕张永清
关键词:化感作用中药材栽培
不同生境下茅山苍术的种群构件生物量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通过生物量结构分析研究茅山苍术的生态环境。方法:通过苍术道地产区茅山的野外实地调查,建立样方,探讨了苍术在茅山的生长状况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将苍术的生长环境分成乔木林,灌木林,灌木杂草林和杂草。研究4种生态环境下苍术的株生物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和盖度。结果:茅山苍术在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平均值的变化是规律的,均表现为灌木丛中苍术的株生物量,株高,茎粗,叶片数,冠幅最大,灌木杂草林次之,杂草第三,乔木林最差。结论:茅山苍术更趋向于分布于灌木丛和灌木杂草丛中。
孙宇章郭兰萍阳小琼黄璐琦朱文泉潘耀忠
关键词:生物量结构种群
我国野生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适宜生长区的初步探讨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对野生芍药进行适生性等级区划,为野生芍药的引种、质量定位和适生地选择提供依据,探索基于模糊数学的中药区划新方法。方法:采用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s)的相似优先比方法,以多伦地区的年均温、年降雨量、年风速、年光照、年湿度等五大环境因子为最优模板,土壤因子作为辅助背景,分析了全国91个县、市的气象数据,并对适生地进行数值等级区划,然后以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野生芍药的适生性地图显示及大地理范围等级区划。结果:野生芍药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长白山和秦岭三大地区。结论:野生芍药的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经、纬度地带倾向性,且呈等级分布,温度、降雨、地形、海拔对野生芍药的生长与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野生芍药可分为三大地理单元等级分布区,最适合地区包括化德、锡林浩特、索伦、张北等5个县;Fuzzy的方法能够较好的运用在野生芍药的区划上,在中药的区划上具有较好的前景。
吕金嵘郭兰萍黄璐琦梁留科孙宇章张小波韩小丽张洪军
关键词:FUZZYGISRS德尔菲法
不同温度对茅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对苍术生长发育及挥发油组分的影响。方法:设置低温组(T_1)、适宜温度组(T_2)、高温组(T_3)3组,各重复8个,生长6个月,收苗。采用t检验比较生物量;GC-MS分析、鉴定苍术根茎挥发油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BIOLOG微平板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检测苍术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以此观察苍术挥发油组分及根际环境的综合变化。结果:①不同温度下生长的苍术的株高和总生物量有显著差异(P<0.05)。②不同温度下苍术根茎挥发油中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0.01%的组分相差较大。三者共有组分有7个。其中T_1处理鉴定出17个组分,T_2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T_3处理鉴定出21个组分;挥发油总含量(mL·g^(-1)):T_1(23.0597)
曾燕郭兰萍陈保冬李红岭林淑芳吴志刚
关键词:苍术温度胁迫生长发育挥发油
2种不同模式中药适宜性区划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的区划模式在中药资源区划研究中的适用情况。方法:分别采用"模型模式"及"模板模式"2种模式完成道地药材——苍术挥发油组分积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并对区划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得到2张苍术挥发油组分积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图。结论:2种区划模式均能很好完成中药资源的区划研究,但其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及特点有所不同。"模型模式"以统计分析所建立的相关模型为区划的依据,整个分析过程中人为因素少,区划的结果较客观,但建模过程较复杂;"模板模式"区划过程简单明了,人为因素多。2种模式均要求操作者有良好的专业背景,能全面掌握区划对象本底资料。
郭兰萍黄璐琦蒋有绪潘耀忠朱文泉孙宇章曾燕吕冬梅刘旭拢张晴
关键词:区划道地药材苍术
基于道地药材标准的炮制苍术挥发油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分析麸炒苍术挥发油成分的变化,阐述将道地药材标准用于苍术炮制品质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在过去对道地药材苍术(产地江苏茅山)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取10株非道地产区苍术(产地湖北英山)根茎分单株进行炮制,采用GC-MS分离鉴定挥发油中各成分,使用SPSS10.0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和聚类分析。结果t检验分析显示,麸炒后苍术总挥发油含量较生品显著降低(P<0.05),其归一化百分含量大于1%的组分数目明显高于麸炒前(P<0.05)。麸炒前后分离出共有成分18种,其中2种成分麸炒后含量显著低于麸炒前(P<0.05);9种成分麸炒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7种成分麸炒后显著高于麸炒前(P<0.05);麸炒后新增加的成分7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麸炒前后苍术挥发油成分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结论炮制后苍术总挥发油含量降低,尤其是β-桉叶醇、茅术醇含量低,挥发油组分数目显著增多,较生品更为接近道地药材,用道地药材标准来探讨苍术炮制品质量具有一定可行性。
周洁郭兰萍黄璐琦张永清
关键词:苍术麸炒挥发油
基于道地产区生境特征提取的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收集和综合分析了与苍术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群落特征和土壤类型,首先进行了苍术的气候适宜性区划;提取了苍术群落分布特征和苍术生长的土壤类型,根据气候、群落和土壤数据进行了苍术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苍术的最适宜区分布于长江流域中下游各省的交界部分,适宜区分布于四川与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和陕西与湖北境内的汉江流域,较适宜区分布于云南与黑龙江一线的狭长区域。
孙宇章郭兰萍黄璐琦阳小琼胡潭高朱文泉潘耀忠
关键词:苍术气候因子群落特征土壤类型
土壤-青蒿系统中镉(Cd)迁移规律及Cd对青蒿生长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环境中镉(Cd)在青蒿中的转运规律,及其对青蒿生长发育及其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Cd的质量浓度为0.5,1.5,4.5 mg.kg-1,以Cd(NO3)2.4H2O的形式加入土壤中,在盆栽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及结论:不同Cd水平均抑制了青蒿的生长,整个生长期内,Cd处理组青蒿均表现为生长缓慢,生物量及各项农艺指标降低;Cd在青蒿体内绝大部分保留在根部,向地上部分迁移的较少,当Cd为1.5,4.5 mg.kg-1时,青蒿根部和地上部分的Cd含量比值分别达到1.8∶1,2.3∶1;当Cd为0.5 mg.kg-1时,青蒿素的合成积累显著提高,但其他Cd浓度下青蒿素含量与空白组没有差异。
韩小丽黄璐琦郭兰萍李明静刘绣华张小波
关键词:青蒿青蒿素CD
茅山地区苍术的分布现状分析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野生茅苍术在茅山的分布状况。方法:利用样方调查法,采集影响苍术生物量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苍术生物量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利用G IS技术进行分布分析。结果:苍术生物量与短柄桴的长势、坡向和湿度密切相关;苍术在道地产区茅山北部野生量相对较少,南部较多,中部最少。结论:造成苍术分布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的影响;影响苍术生物量的因子主要是短柄桴的长势和坡向。
孙宇章郭兰萍黄璐琦朱文泉潘耀忠高伟
关键词:苍术GI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