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76135)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王灿王志忠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晋城煤业集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煤沥青
  • 3篇煤沥青水浆
  • 1篇水煤浆
  • 1篇水质
  • 1篇去离子
  • 1篇去离子水
  • 1篇自来水
  • 1篇稳定性
  • 1篇流变性
  • 1篇煤浆
  • 1篇煤沥青粉
  • 1篇焦化
  • 1篇焦化废水
  • 1篇废水
  • 1篇分散剂
  • 1篇成浆
  • 1篇成浆性

机构

  • 3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山...
  • 1篇晋城煤业集团

作者

  • 3篇常宏宏
  • 3篇魏文珑
  • 3篇李兴
  • 1篇李彦威
  • 1篇王志忠
  • 1篇辛宪耀
  • 1篇王灿
  • 1篇刘灵峰

传媒

  • 1篇煤炭转化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种水质对煤沥青水浆制备及性质的影响
2014年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采用冷冻粉碎方法制得具有一定粒度级配的煤沥青粉后,再加入适量分散剂与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焦化废水分别制备煤沥青水浆.考察了分散剂用量与煤沥青水浆流变性的关系,并对分散剂在煤沥青表面的吸附和Zeta电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三种水均能制得浆体浓度为70%的煤沥青水浆,且浆体的表观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由去离子水、自来水和焦化废水制得煤沥青水浆的低位发热量、挥发分和灰分均达水煤浆Ⅰ级标准,硫分达Ⅱ级标准.三种水的分散剂溶液在煤沥青表面的吸附量和Zeta电位均随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呈增大趋势,当分散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加分散剂的浓度,吸附量和Zeta电位稍有下降,且吸附量和Zeta电位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分散剂浓度基本相同.
辛宪耀李兴常宏宏魏文珑
关键词:煤沥青煤沥青水浆去离子水自来水焦化废水
煤沥青水浆制备原理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我国目前煤沥青产量大但有效利用率低的现状,通过采用冷冻粉碎制得煤沥青粉,再添加合适分散剂制备具有与水煤浆类似性质的煤沥青水浆。结合水煤浆的研究结果,分析了分散剂在煤沥青水浆制备中作用原理,并对煤沥青水浆的研究情况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煤沥青水浆的研究方向。
魏文珑刘灵峰李兴李彦威常宏宏
关键词:煤沥青粉煤沥青水浆分散剂水煤浆
煤沥青水浆的制备及影响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经冷冻粉碎后制得具有一定粒径级配的煤沥青粉,加入适量分散剂和水在高速搅拌下制备煤沥青水浆。结果表明,JL-C01中裂乳化剂是制备煤沥青水浆的优良分散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分散剂用量及浆体浓度对煤沥青成浆性、煤沥青水浆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大成浆浓度为70%;在分散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煤沥青水浆的表观黏度随浆体浓度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浓度煤沥青水浆的表观黏度均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随煤沥青水浆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煤沥青水浆属于假塑性流体,当煤沥青水浆浓度为69%时其流变性最佳。分散剂用量相同时,煤沥青水浆的稳定性随浆体浓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浆体浓度达到70%时,稳定天数可达21d。参照水煤浆标准GB/T18856-2002,对煤沥青水浆进行了分析,所测项目中低位发热量达水煤浆Ⅰ级标准、灰分达水煤浆Ⅰ级标准、硫分达水煤浆Ⅱ级标准、挥发分达水煤浆Ⅰ级标准。
李兴王灿常宏宏魏文珑王志忠
关键词:煤沥青煤沥青水浆成浆性流变性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