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BS2007120)

作品数:27 被引量:103H指数:6
相关作者:赵芳霞张振忠王鹏杨江海刘娟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动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江苏省火炬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气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冶金工程

主题

  • 8篇回收
  • 6篇电镀
  • 6篇废液
  • 5篇电镀废液
  • 5篇润滑
  • 5篇摩擦学
  • 5篇摩擦学性能
  • 4篇润滑脂
  • 4篇纳米
  • 3篇电沉积
  • 3篇电池
  • 3篇性能研究
  • 3篇自修复
  • 3篇微观结构
  • 3篇细锌粉
  • 3篇锌粉
  • 3篇耐蚀
  • 3篇耐蚀性
  • 3篇化学还原法
  • 3篇废水

机构

  • 27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动力有限公司
  • 1篇江苏省特种设...

作者

  • 27篇张振忠
  • 27篇赵芳霞
  • 10篇王鹏
  • 4篇刘娟
  • 4篇杨江海
  • 4篇汤玉飞
  • 3篇郑威
  • 3篇吴佳
  • 2篇陈银
  • 2篇孙晓东
  • 2篇杨博
  • 2篇张述东
  • 2篇江成军
  • 2篇寿奉粮
  • 2篇姚振虎
  • 2篇曲萌
  • 1篇徐丹丹
  • 1篇张艺龄
  • 1篇张帆
  • 1篇陈益兵

传媒

  • 4篇化工环保
  • 3篇铸造技术
  • 2篇石油炼制与化...
  • 2篇材料保护
  • 2篇润滑与密封
  • 2篇电源技术
  • 2篇材料导报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电镀与精饰
  • 1篇轴承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贵金属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电子元件与材...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镀液中TiO_2对(Ni-W-P)-TiO_2复合镀层性能的影响
2012年
为了进一步提高Ni-W-P合金镀层的硬度和耐蚀性,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了(Ni-W-P)-TiO2复合镀层,并研究了镀液中TiO2加入量对镀层硬度和表面形貌的影响,且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P)-TiO2复合镀层的性能优于Ni-W-P镀层,而当镀液中TiO2质量浓度为6g/L时,复合镀层的硬度较高,表面形貌及耐蚀性能较优。自腐蚀电位较正,腐蚀电流密度较小,极化电阻较大,其交流阻抗谱对应的电阻值也较大。
孙晓东赵芳霞张振忠张艺龄
关键词:脉冲电沉积
电镀废液回收纳米铜粉作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以化学还原法从电镀铜废液中回收的纳米铜粉为固体润滑油添加剂,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纳米铜粉的加入量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AX等分析磨斑表面,初步探讨纳米铜粉抗磨减摩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铜粉的添加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当纳米铜粉加入量为0.3%(质量分数)时,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分别比基础油减小33.4%和19%。含纳米铜粉润滑油在高载荷下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铜粉在摩擦过程中抗磨减摩机制主要为填充作用和沉积自修复膜作用机制。
吴佳张振忠赵芳霞汤玉飞
关键词:电镀废液纳米铜粉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
硼氢化钠还原法从化学镀镍废液中回收镍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化学镀镍废液中存在大量可再生利用的金属镍资源,采用正交实验法和TEM,XRD,XRF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化学镀镍废液中镍离子硼氢化钠催化还原回收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回收工艺中各因素对产量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硼氢化钠的体积浓度、反应温度、pH值、KH570的质量浓度;不同分散剂对回收产物产量和粒度影响不同,其中,使用KH570得到的回收产物的产量最大,粒度分布也较集中。推荐化学镀镍废液较优回收工艺为:硼氢化钠140mL/L,KH5703g/L,温度40℃,pH值5。按该工艺所回收的产物平均粒径为70nm,含有镍、硼和磷等元素,并且由镍-硼和镍-磷非晶态合金组成,处理后废液中镍离子的质量浓度低于1mg/L,其回收率接近100%。
刘娟张振忠赵芳霞张帆
关键词:化学镀镍废液硼氢化钠还原法分散剂
碱性介质中表面活性剂对超细锌粉分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首先,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超细锌粉,并通过测定其表面Zeta值,选取了三种表面活性剂。利用硝酸镧作缓蚀剂,借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超声分散时间、硝酸镧加入量以及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碱性介质中超细锌粉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分散工艺为:超声功率560W,超声分散时间20min,硝酸镧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6%,从而解决了超细锌粉在碱性电池中的应用问题。
李辉张振忠赵芳霞王鹏
关键词:超细锌粉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表面活性剂缓蚀剂分散性能
超细锡粉改善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为提高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以超细锡粉为添加剂研究了粉体的加入方式、粒径、加入量及载荷变化对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SEM、EDS等手段对钢球表面磨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加入超细锡粉体制备的润滑脂摩擦学性能优于分散后加入锡粉体的锂基润滑脂;采用平均粒径为90nm的超细锡粉、添加量为2%时,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最优。其作用机理在于锡粉在钢球表面具有自修复作用。含超细锡粉的润滑脂更适合在高载荷下工作。
曲萌赵芳霞张振忠郑威
关键词:锂基脂摩擦学性能自修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无氰脉冲镀银被引量:4
2011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直流氰化镀银,污染环境、耐蚀性不理想,为此,使用无氰脉冲镀银对不锈钢双极板进行了表面改性。采用XRD,SEM,界面接触电阻测试、模拟燃料电池环境腐蚀等方法,研究了无氰脉冲镀银对不锈钢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氰脉冲镀银改善了镀层的微观结构,其接触电阻为镀银处理前的1/10,同时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1个数量级。
陈益兵赵芳霞张振忠姚振虎孙佰文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微观结构接触电阻耐蚀性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化学镀Ni-Cu-P表面改性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不锈钢作为燃料电池双极板存在的接触电阻高等问题,通过化学镀Ni-Cu-P对其进行表面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分析、界面接触电阻测试和模拟燃料电池环境腐蚀性能试验等方法,研究了表面改性对不锈钢双极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镀Ni-Cu-P处理的双极板接触电阻大为降低,并且在模拟质子交换膜电池腐蚀环境下耐腐蚀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姚振虎张振忠赵芳霞孙佰文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化学镀接触电阻耐蚀性
镀Ni废水回收Ni(OH)_2在Ni电极材料中的应用
2012年
将化学沉淀法回收电镀Ni废液得到的Ni(OH)2作为镍氢电池的正极材料,研究电极各组分对电池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将回收的Ni(OH)2与购买的Ni(OH)2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较优的Ni电极组分配比为m(Ni(OH)2)∶m(Ni粉)∶m(乙炔黑)∶m(60%的聚四氟乙烯乳液)=80∶12∶7∶1,电解液浓度为5 mol/L的KOH溶液。所制备电极中回收Ni(OH)2的放电比容量为185.04 mA.h/g,高于购买的Ni(OH)2的放电比容量,且在0.1C倍率下循环性能稳定。
汤玉飞赵芳霞王鹏刘娟张振忠
关键词:回收NI(OH)2充放电性能
用化学还原法从含银电镀废液中回收银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研究了用化学还原法从电镀银废液中回收银时,Na2S2O4/Ag+摩尔比、温度等因素对银回收率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回收工艺条件为:Na2S2O4/Ag+摩尔比为2.5,温度35℃,pH=7.5,搅拌速度300 r/min,用此工艺银的回收率可达99.98%。采用XRD、XRF、TEM、SAED对回收的银粉体进行了表征,银粉纯度较高,成球链状分布,平均粒径为175.8 nm。
江成军张振忠赵芳霞杨江海王鹏
关键词:冶金技术超细银粉回收化学还原法
超声脉冲电沉积法回收含铜电镀废液中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超声脉冲电解法从含铜电镀废液中回收铜粉,系统研究了电流密度、占空比、脉冲频率、温度、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铜粉回收率和剩余铜离子浓度的影响,并采用SEM、XRD等对所回收的铜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铜离子回收率影响规律不同;较优的铜粉回收工艺为:电流密度1000A/m2、占空比50%、脉冲频率1000Hz、温度40℃、超声功率640W,在此工艺下铜离子的回收率达98.75%,所回收的铜粉呈枝晶状;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使铜粉从枝晶状转变为类球状。
吴佳张振忠赵芳霞
关键词:电镀废液超细铜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