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0592007-4)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相关作者:李秀桂孙贵娟唐振柱黄彦王红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沙门菌
  • 3篇脉冲场
  • 3篇分子
  • 3篇分子分型
  • 2篇电泳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脉冲场凝胶电...
  • 2篇分子流
  • 2篇分子流行病学
  • 1篇血清型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原子吸收光谱...
  • 1篇中毒
  • 1篇食品
  • 1篇食品安全
  • 1篇食物
  • 1篇食物中毒

机构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4篇王红
  • 4篇黄彦
  • 4篇唐振柱
  • 4篇孙贵娟
  • 4篇李秀桂
  • 1篇吕素玲
  • 1篇蒋东云
  • 1篇周亶
  • 1篇黄兆勇
  • 1篇韦程媛
  • 1篇崔林影

传媒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食品科技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广西农学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沙门菌携带者分离株血清学及PFGE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建立在健康携带者分离的沙门菌的血清型及PFGE分子型别图谱库,探讨其多态相关性关系。方法将预防性健康体检分离获得的21株沙门菌鉴定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将确定后的菌株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消化酶切其基因组DNA,在脉冲场凝胶电泳仪进行DNA电泳,所得的分子型别图谱用Bionumerics5.1软件建立图谱数据库,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1株沙门菌分属于O:4(B)、O:9(D1)和O:3,10(E1)3个菌群,8种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为主,共7株占所有分离株的占33.3%,其次为阿贡纳沙门菌19.1%(4/21),鼠伤寒沙门菌14.3%(3/21)。经比对分析,18株沙门菌分为15个PFGE型别,菌株间的相似值在53.9%~100%之间,同一血清型别的沙门菌可对应多个PFGE型别。结论沙门菌的PFGE型别呈现多样性,脉冲场凝胶电泳对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有较高的分型能力,可为沙门菌的日常监测和相关疫情的处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黄彦王红唐振柱李秀桂孙贵娟
关键词:沙门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
茶叶水中重金属铅、铜、锌、锰的浸出率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10年
以毛尖、普洱茶叶为研究对象,模拟实际生活中泡茶方式,考察了浸泡次数、浸泡时间、浸泡水温3种不同浸泡方式对铜、锌、锰金属元素浸出率的影响,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茶叶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2种茶叶中Pb含量很小,低于检出限,Cu、Zn、Mn的含量未超标,但是Mn含量高,毛尖、普洱茶叶Mn含量分别为696.0mg/kg和659.4mg/kg;浸泡时间为30min、浸泡水温为90℃时,第一次浸泡的茶水中铜、锌、锰的浸出率最高。
周亶蒋东云崔林影
关键词:茶叶茶水重金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实时荧光PCR在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建立沙门菌、志贺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5种致病菌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在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中推广应用。方法将菌株及样品经培养基增菌后,用热裂解法提取DNA,使用荧光定量PCR反应试剂盒,对该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验证,并在2006-2007年间,同时应用实时荧光PCR和传统方法对890份各类实际工作监测标本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时荧光PCR方法对19株不同种类标准菌株符合率为100%;对用传统方法检测分离到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符合率分别为:沙门菌96.6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92.30%,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100%;对890份监测标本检测结果表明,实时荧光PCR法对食品及临床标本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检出率略高于传统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时荧光PCR法可在3~36h内对目标样品作出结果判断。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成功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具有快速、特异和灵敏的特点,可作为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有效技术支撑。
唐振柱孙贵娟黄彦李秀桂王红吕素玲黄兆勇
关键词:实时荧光PCR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
脉冲场电泳在两起同期异地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两起相距210多公里乡镇同期发生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将两起食物中毒事件患者和剩余食物分离到的8株肠炎沙门菌进一步鉴定培养,挑取单个菌落增菌,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消化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的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5.1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指纹图谱聚类显示8株肠炎沙门菌分为两个分子型,D乡食物中毒分离到的5株肠炎沙门菌有相同的指纹图谱;P镇的3株分离株图谱也一致;两起食物中毒分离株图谱之间有4个条带的差异。结论两起食物中毒的暴发虽然都是肠炎沙门菌引起的,但具有不同的分子型别,食物中毒不是由同一种污染的食物源引起;脉冲场凝胶电泳可有效应用于食物中毒溯源分析及肠炎沙门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黄彦孙贵娟唐振柱李秀桂王红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脉冲场电泳食物中毒分子流行病学分子分型
兽药添加剂直接混饲在鸡体内的残留试验
2009年
以肉鸡为试验动物,选用禁用药物洛克沙胂和需制定休药期的氟苯尼考粉剂以及不需制定停药期的盐酸林可霉素粉作为试验添加药物,做含量梯度饲喂试验,阶段监测养殖产品胴体兽药残留情况。结果表明:禁用药物洛克沙胂在动物体内残留严重;氟苯尼考应用阶段有残留,休药期后残留消失;盐酸林可霉素残留不明显。说明兽药添加剂直接混饲要使用低残留、高效、无毒的药剂。
叶开富张兰邓锦毕朝斌
关键词:兽药添加剂
肠道沙门菌O:4(B)菌群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明确2010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的肠道沙门菌O:4(B)菌群的PFGE分子型别,探讨其多态性及其与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我们将分离获得的29株O:4(B)血清型沙门菌进一步鉴定培养,挑取单个菌落增菌,供试菌株基因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消化酶切后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所得结果用Bionumerics5.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根据电泳指纹图谱,可将29株肠道沙门菌O:4(B)菌群分为24个PFGE型别,菌株间的相似值在56.31%~100%之间,同一血清型别的沙门菌有多个PFGE型别。脉冲场凝胶电泳对O:4(B)群沙门菌有较高的分型能力,可有效的应用于食物中沙门菌溯源分析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王红黄彦唐振柱孙贵娟李秀桂韦程媛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子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