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TQ018)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6
相关作者:张美芳马翀郭莉珠唐跃进李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民生银行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档案
  • 2篇档案文献
  • 2篇档案文献遗产
  • 2篇文献遗产
  • 2篇文献遗产保护
  • 1篇档案保护
  • 1篇档案文献遗产...
  • 1篇典籍
  • 1篇典籍文献
  • 1篇中国档案
  • 1篇中国档案文献...
  • 1篇数字化
  • 1篇抢救
  • 1篇抢救过程
  • 1篇文化遗产保护
  • 1篇历史档案
  • 1篇毁损

机构

  • 8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中国民生银行
  • 1篇中央档案馆

作者

  • 3篇张美芳
  • 3篇马翀
  • 2篇唐跃进
  • 2篇李婧
  • 2篇郭莉珠
  • 1篇王宜欣
  • 1篇秦佳心
  • 1篇张建华

传媒

  • 6篇档案学通讯
  • 2篇档案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9
  • 5篇2007
  • 2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思考被引量:8
2007年
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当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唐跃进
关键词:档案文献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基本对策被引量:8
2006年
本文从档案文献质地、创造最佳保存环境及进行养护性修复三方面论述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基本对策。
郭莉珠
关键词: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我国濒危历史档案的抢救与保护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统计和总结,指出目前我国濒危历史档案抢救与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与对策。
郭莉珠唐跃进张美芳马翀王宜欣张建华李婧
关键词:档案保护
纳西东巴经数字化抢救过程中的技术保障措施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是抢救和保护东巴经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东巴经数字化保护技术方案中技术措施和技术要求,分析在数字化过程中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以确保东巴经典籍文献数字化的质量和要求。
张美芳秦佳心
试论濒危历史档案的界定及其划分标准被引量:7
2007年
本文从载体濒危和档案所含信息的濒危两方面界定了“濒危历史档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并且从两个方面对濒危历史档案的划分原则进行了较为细致的阐述。
马翀
纸质历史档案文献毁损原因的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纸质历史档案文献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步毁损是一客观现实,为了降低纸张老化的速度,首先应了解历史档案文献的破损现状及破损机理。本文从纸张原料、加工工艺等内因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分析其对纸张破损的影响,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这些影响因素,延长纸张的寿命,更好地利用历史档案文献。
张美芳
历史档案分级保护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11
2007年
本文从构建历史档案分级保护体系的重要性出发,分别提出了历史档案的载体损坏等级和信息价值等级。重点讨论了普查工作以及载体损坏等级的划分标准。
马翀
关键词:历史档案
西藏濒危历史档案的成因与保护探析被引量:3
2007年
本文阐述了西藏濒危历史档案的损毁原因,并针对藏文历史档案的特点,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抢救与保护措施。
李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