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7026)

作品数:45 被引量:232H指数:10
相关作者:董相廷王进贤刘桂霞于文生徐淑芝更多>>
相关机构:长春理工大学通辽第五中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理学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2篇纳米
  • 25篇电纺
  • 25篇电纺丝
  • 25篇静电纺
  • 25篇静电纺丝
  • 25篇纺丝
  • 17篇电纺丝技术
  • 17篇纳米纤维
  • 17篇静电纺丝技术
  • 17篇纺丝技术
  • 10篇发光
  • 10篇EU
  • 7篇光催化
  • 7篇催化
  • 5篇稀土
  • 5篇TIO
  • 5篇GD
  • 4篇纳米材料
  • 4篇纳米带
  • 4篇光材料

机构

  • 43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通辽第五中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通化市第一中...

作者

  • 43篇董相廷
  • 41篇王进贤
  • 40篇刘桂霞
  • 9篇于文生
  • 5篇范立佳
  • 5篇徐淑芝
  • 4篇刘莉
  • 4篇高续波
  • 3篇鲁统晓
  • 3篇张贺
  • 3篇盖广清
  • 2篇徐佳
  • 2篇高萍
  • 2篇王艳丽
  • 2篇王莹熇
  • 2篇孙霞
  • 2篇张颂
  • 2篇秦菲
  • 2篇侯远
  • 2篇宋超

传媒

  • 9篇高等学校化学...
  • 7篇中国稀土学报
  • 3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化学学报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2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稀土氟化物微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0年
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光、电、磁性质,在光学器件、显示、生物标记、光学晶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研究者已用沉淀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超声波法、前驱体热解法、静电纺丝法等成功地制备出了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膜、多面体纳米晶、复合结构纳米晶、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等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本文总结了上述几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优缺点,并结合课题组在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工作,对纳米稀土氟化物制备方法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侯远董相廷王进贤刘桂霞
关键词:稀土氟化物纳米材料
ZnO@SiO_2同轴纳米电缆的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硝酸锌、正硅酸乙酯(C8H20O4Si)、无水乙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N,N-Z-甲基甲酰胺(DMF)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大量的ZnO@SiO2同轴纳米电缆。用TG—DTA,XRD,SEM,TEM,FTIR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ZnO@SiO2同轴纳米电缆的壳层为无定型SiO2,厚度为50nm,芯轴为晶态ZnO,电缆直径为300-450nm,长度大于300μm。探讨了ZnO@SiO2同轴纳米电缆的形成机理。
王进贤张贺董相廷刘桂霞
关键词:同轴纳米电缆纳米电缆氧化锌
Er^(3+),Yb^(3+):Y_3Al_5O_(12)上转换发光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获得新形貌的上转换发光纳米纤维材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Al(NO3)3+Er(NO3)3+Yb(NO3)3]复合纳米纤维,将其进行热处理,获得了Er3+,Yb3+∶Y3Al5O12(Er3+,Yb3+∶YAG)上转换发光纳米纤维。热分析(TG-DTA)表明,当焙烧温度高于550℃时,PVP/[Y(NO3)3+Al(NO3)3+Er(NO3)3+Yb(NO3)3]复合纳米纤维中水分、有机物和硝酸盐分解挥发完毕,样品不再失重,总失重率为90.2%。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PVP/[Y(NO3)3+Al(NO3)3+Er(NO3)3+Yb(NO3)3]复合纳米纤维为非晶态,经900℃焙烧10 h后,获得了单相石榴石型的Er3+,Yb3+∶YAG发光纳米纤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当焙烧温度为900℃时,生成了Er3+,Yb3+∶YAG纳米纤维。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Er3+,Yb3+∶YAG纳米纤维的直径约75 nm,长度大于100μm。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纤维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22 nm和554 nm的绿色和650 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S3/2→4Il5/2跃迁和4F9/2→4Il5/2跃迁。对Er3+,Yb3+∶YAG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该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其他稀土石榴石型化合物纳米纤维。
董相廷高续波王进贤范立佳刘桂霞
关键词:光学材料纳米纤维YAG上转换发光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Gd_2O_3:Eu^(3+)发光纳米纤维与表征被引量:13
2010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Gd(NO3)3+Eu(NO3)3]复合纳米纤维,并将其进行热处理,得到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复合纤维为无定型,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 3。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约为200 nm,经过800℃焙烧后,获得了直径约50 nm的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差热-热重分析表明,温度高于600℃时,复合纳米纤维中水份、有机物和硝酸盐分解挥发完毕,样品不再失重,总失重率为71.9%。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的红外光谱与纯聚乙烯醇的红外光谱基本一致,600℃以上生成了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251 nm紫外光激发下,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发射出Eu3+离子特征的609 nm明亮红光。讨论了Gd2O3:Eu3+发光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该技术可以推广用于制备其他稀土氧化物发光纳米纤维。
王进贤车红锐董相廷刘莉刘桂霞
关键词:光学材料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发光GD2O3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TiO_2纳米纤维与表征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T(iSO4)2复合纳米纤维.将PVP/T(iSO4)2复合纳米纤维在700℃焙烧10h,获得了晶态的TiO2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700℃煅烧后得到的是以金红石型为主的混晶型TiO2.SEM分析结果表明,TiO2纳米纤维的直径为80nm.
王艳丽张立斌潘婧董相廷
关键词:TIO2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Y_2O_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及其表征被引量:23
2010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A/[Y(NO3)3+Yb(NO3)3+Er(NO3)3]复合纳米纤维,将其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得到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XRD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为无定形,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空间群为Ia3.SEM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约为150nm;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纤维直径逐渐减小.经过600℃焙烧后,获得了直径约60nm的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TG-DTA分析表明,当焙烧温度高于600℃时,复合纳米纤维中水分、有机物和硝酸盐分解挥发完毕,样品不再失重,总失重率为83%.FTIR分析表明,复合纳米纤维与纯PVA的红外光谱一致,当焙烧温度高于600℃时,生成了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该纤维在980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21,562nm的绿色和656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S3/2→4Il5/2跃迁和4F9/2→4Il5/2跃迁.对Y2O3∶Yb3+,Er3+上转换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董相廷刘莉王进贤刘桂霞
关键词:静电纺丝
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制备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2年
阐述了纳米四氧化三铁在磁性材料、多功能材料、催化材料以及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制备方法如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与溶剂热法、热分解法、静电纺丝法等做了介绍。分析了各种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的形态如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线、纳米膜、杂化、核壳结构纳米晶等的适用领域。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结合作者课题组在纳米四氧化三铁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对纳米四氧化三铁的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制备特殊形貌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材料、减少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团聚和氧化、多种制备方法的结合以及如何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马千里董相廷王进贤刘桂霞于文生
关键词: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
用双坩埚硫化法制备Y_2O_2S:Eu^(3+)纳米纤维
2013年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Y(NO3)3+Eu(NO3)3]复合纳米纤维,在700℃焙烧后得到Y2O3:Eu3+纳米纤维,然后采用双坩埚法硫化Y2O3:Eu3+纳米纤维,得到Y2O2S:Eu3+纳米纤维,并将其与固-固合成法得到的Y2O2S:Eu3+颗粒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双坩埚硫化法是一种重要的硫化方法,既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得到纯六方晶系的Y2O2S:Eu3+,又保持了Y2 O3:Eu3+纳米纤维的形貌。详细地讨论了双坩埚硫化方法的反应机理。
杨利颖王进贤董相廷于文生刘桂霞
关键词:红色发光材料纳米纤维Y2O2S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BaFe_(12)O_(19)纳米纤维与表征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VP/[BaCl2+Fe(NO3)3]复合纳米纤维,将其进行热处理,获得了单相BaFe12O19纳米纤维。差热-热重分析(TG-DTA)表明,当焙烧温度高于450℃时,PVP/[BaCl2+Fe(NO3)3]复合纳米纤维中溶剂、有机物和无机盐分解挥发完毕,样品不再失重,总失重率为90.5%.X射线衍射分析(XRD)与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PVP/[BaCl2+Fe(NO3)3]复合纳米纤维为非晶态,经900℃焙烧5h后,获得了单相磁铅石型的BaFe12O19纳米纤维。经扫瞄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表明,经过900℃焙烧后,获得了直径约80 nm的BaFe12O19纳米纤维,长度大于200μm.对BaFe12O19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该技术可以用来制备其他铁氧体纳米纤维。
范立佳董相廷高续波王进贤刘桂霞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BAFE12O19铁氧体纳米纤维静电纺丝
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Y_2O_3:Eu^(3+)@SiO_2豆角状纳米电缆与表征被引量:10
2010年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以氧化钇、氧化铕、正硅酸乙酯(C8H20O4Si)、无水乙醇、PVP和DMF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大量的Y2O3:Eu3+@SiO2豆角状纳米电缆.用TG-DTA,XRD,SEM,TEM和荧光光谱等分析技术对样品进行了系统地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产物为Y2O3:Eu3+@SiO2豆角状纳米电缆,以无定型SiO2为壳层,晶态Y2O3:Eu3+球为芯,电缆直径约为200nm,内部球平均直径约150nm,壳层厚度约为25nm,电缆长度>300μm.纳米电缆内部为球状结构,沿着纤维长度方向有序排列,形貌均一.Y2O3:Eu3+@SiO2豆角状纳米电缆在246nm紫外光激发下,发射出Eu3+离子特征的波长为614nm的明亮红光.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王进贤张贺董相廷徐淑芝刘桂霞
关键词:氧化钇氧化铕二氧化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