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RK021)

作品数:13 被引量:11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婷缪小林吕昭河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面上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城镇化
  • 4篇中国城
  • 4篇适度人口
  • 4篇城市
  • 3篇中国城镇化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人口
  • 2篇人口红利
  • 2篇红利
  • 1篇代际流动
  • 1篇短板
  • 1篇多目标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演进
  • 1篇演进逻辑
  • 1篇云南县域经济
  • 1篇中国城市化
  • 1篇中国城市化进...
  • 1篇省际
  • 1篇省际数据

机构

  • 12篇云南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作者

  • 12篇王婷
  • 3篇缪小林
  • 1篇吕昭河

传媒

  • 4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西北人口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人口与经济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学术探索
  • 1篇人口与社会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背景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与贡献——基于代际流动模型的Shapley值分解被引量:5
2018年
围绕家庭背景与居民个体特征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路径,构建城镇居民收入决定的代际流动模型,分离出家庭背景对城镇居民收入的代际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镇居民收入代际流动模型进行估计,并采用Shapley值分解法测算家庭背景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流动贡献。结果表明: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经济背景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存在较高的代际流动贡献,家庭政治背景代际流动贡献较弱。其中,家庭教育背景相对贡献度为52%~64%,主要通过子女工作年限和担任领导发挥作用;家庭经济背景相对贡献度为45%~80%,主要通过子女户口是否本地发挥作用。最后,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王婷李科宏
关键词:家庭背景代际流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SHAPLEY值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与效益研究——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评价与比较被引量:9
2015年
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为了人"和"依靠人"相互统一的城镇化发展,统一的核心是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而衡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标准是质量与效益。其中,新型城镇化质量表现为城镇化的进程和公共服务特征,新型城镇化效益表现为城镇化的进程与公共服务供需间的契合度。围绕这一理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省际间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发现:从新型城镇化质量来看,呈现出东中西高低梯度差异,但东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资源和环境上的劣势,从新型城镇化效益来看,无论是总体效率还是技术效率,东部和西部较高,中部最低,规模效率显示,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进程与公共服务供需相互协调,即规模报酬绝对有效的全国仅有5个地区,其余地区要么是城镇化的进程水平较快,要么是公共服务供需能力较差。
缪小林王婷程李娜
中国区域间人口红利差异分解及解释——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被引量:7
2012年
劳动力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其配置效率差异加剧了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失衡。文章从人均经济产出公式出发,构建了一个涵盖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影响因素的人口红利实现模型,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2006~2010年中国各地区人口红利实现的相对效率进行测度与分解,利用Tobit模型对其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解释。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地区人口红利实现效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从人口红利实现的技术效率来看,主要受教育水平及聚集效应、劳动参与水平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0102和0.0149;从人口红利实现的规模效率来看,主要受教育水平及聚集效应、资本积累的产业环境、物质资本形成效应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1549、0.1234和0.0371。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王婷吕昭河
关键词:人口红利数据包络分析
云南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下的城镇化时空效应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城镇化是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推力,2000年以来云南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但与之相伴随的是人均GDP、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居民消费等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逐年下滑。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城镇化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以2005~2012年云南省106个县域地区面板数据为例,从总体效应、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三个角度检验云南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论显示:总体上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仅依赖于投资传导,没有开启消费传导通道;从时间上看,2008年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后,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促进效应开始变得明显;从空间上看,仅有滇中地区通过投资传导发挥城镇化的积极作用,而在其他地区无论是通过消费还是投资都没有起到有效的传导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打通云南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通道的对策建议。
王婷缪小林高跃光
关键词:城镇化县域经济
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化被引量:67
2013年
文章构建以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为解释变量,以消费、投资为控制变量的经济增长解释模型,并采用1996~201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进行估计。结果显示: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主要通过投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没有形成对消费的推动。从时间上看,2007年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后,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明显提升,尤其是开启对消费的传导,空间城镇化通过投资传导对经济的促进效应也明显提升。从空间上看,东部人口及空间城镇化主要通过投资传导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而在中西部,除中部人口城镇化通过投资传导略拉动经济增长外,其余人口城镇化作用均不显著,另外,空间城镇化虽然也能通过投资传导促进经济增长,但仍不足以抵消通过消费传导产生的抑制作用。
王婷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增长
适度人口测度与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兼论我国城市适度人口测度被引量:4
2017年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将是我国城市规划和城市化推进的重要基础,围绕适度人口测度方法、区域适度人口测度模型和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形成关于我国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的四个观点:一是城市适度人口测度是建立在既定目标基础上,且要从单一经济目标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元化目标拓展,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的短板因素;二是就城市适度人口的确定原则来看,借鉴供需均衡和可能满意度等理念,考虑以城市人口为核心的边际社会收益和边际社会成本原则;三是在适度人口确定理念上要从静态适度人口过渡到动态适度人口,尤其是要考虑系统外生变量对特定条件下的城市适度人口影响;四是根据多目标条件下的动态适度人口测度技术方法,在因素的选择上要围绕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展开,同时要考虑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
王婷
关键词:适度人口资源环境
国内外适度人口理论讨论与再认识——兼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被引量:2
2017年
适度人口乃是人类社会生产中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自身生产相适应并对应着既定目标条件的人口数量,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在于实现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本文在系统回顾国内外适度人口思想与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具体实践,提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既要坚持"依靠人"和"为了人"相统一的决定机制,又要同不同阶段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相适应。为了实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适度人口,解决城市化发展问题、推动城市化不断升级,须从基本内涵、依赖条件、运行目标、实现重点和保障核心等五个方面反思与重构城市适度人口理论体系。
王婷
关键词:适度人口城市化
老龄化对人口红利的影响研究——基于供给侧视角被引量:4
2017年
如何激活二次人口红利,是当前中国经济应对老龄化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微观层面的人口时间配置和人口收入配置为出发点,从企业生产供给视角构建一个以人口为中心的经济运行体系。理论分析得出,人口老龄化分别基于消费结构、劳动力占比和储蓄倾向三类效应路径影响人口红利。基于中国2000~2014年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1)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红利产生负向影响;(2)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影响依赖于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人均资本存量、储蓄投资转化率、城市化率、二三产业占比和人均公共服务支出。据此,文章从激励教育发展、资本积累、城镇化战略、产业转型和政府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五个方面,提出了降低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红利抑制的政策建议。
王婷李科宏
关键词:老龄化人口红利
中国城镇化的“U”型传导影响及拐点识别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筛选出3类资源消耗指标和4类污染排放指标,分别与城镇化水平以及相关传导控制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并基于1996-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实证结论显示:城市供水总量、建成区面积分别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间存在正“U”型关系,拐点分别为64.38%和81.55%;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分别与人口城镇化水平间存在倒“U”型关系,拐点分别为81.28%、66.57%、76.02%、63.61%和72.37%。通过与当前实际城镇化率比较,全国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4个省区超过相关拐点,进入城镇化发展集约型阶段,而其余省区城镇化率离拐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距离。最后,围绕研究结论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王婷潘鹤思
关键词:城镇化
中国城镇化:演进逻辑与政策启示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城镇化演进历程,归纳我国城镇化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政策启示。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经历了起步、失常、稳定和高速四个阶段,对城镇化趋势和波动分解发现我国城镇化进程主要表现为,中央强制性政策推动下的地方政府非公共利益无序驱动。未来,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应该坚持:一是中央政策要协调好发展需求"拉力"和政策制度"推力"的关系,防止新型城镇化脱离客观规律;二是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扭转地方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非社会利益行为;三是地方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从拆迁等强制性推动向诱导性推进转型,诱导性推进要体现公共服务先行;四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镇化进程的自动均衡。
王婷缪小林
关键词:城镇化演进逻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