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374015)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3
相关作者:徐礼胜王昊何殿宁刘佳郝丽玲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教育部沈阳东软智能医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脉搏波
  • 2篇非接触
  • 1篇大学生
  • 1篇电图
  • 1篇调制
  • 1篇跌倒
  • 1篇跌倒检测
  • 1篇动脉系统
  • 1篇动态时间规整
  • 1篇心电
  • 1篇心电信号
  • 1篇心动脉
  • 1篇心动周期
  • 1篇心血管
  • 1篇心音
  • 1篇信噪比
  • 1篇血管

机构

  • 11篇东北大学
  • 4篇教育部
  • 2篇沈阳东软智能...
  • 1篇天津大学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宁夏理工学院
  • 1篇沈阳广播电视...
  • 1篇沈阳恒德医疗...

作者

  • 11篇徐礼胜
  • 2篇刘佳
  • 2篇王璐
  • 2篇何殿宁
  • 2篇王昊
  • 2篇郝丽玲
  • 1篇侴丽萍
  • 1篇章星
  • 1篇关德君
  • 1篇张柯欣
  • 1篇李青春
  • 1篇鲍楠
  • 1篇伏全海
  • 1篇许小俊
  • 1篇黄芳
  • 1篇李刚
  • 1篇姚阳
  • 1篇张亚慧
  • 1篇吕文龙
  • 1篇赵军超

传媒

  • 4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信号处理
  • 1篇辽宁体育科技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跌倒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迅速发展,针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安全监护的需求日益增加。跌倒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检测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并及时报警,保护老年人的健康及安全。方法:对一些常见的跌倒检测的系统、算法、设备及其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关于系统评价标准设定的建议。结果:本文将跌倒检测系统分为基于视频图像的跌倒检测系统、可穿戴式的跌倒检测系统和环境式的跌倒检测系统三大类,并从舒适性、实用性、准确率等方面进行比较,还从实验对象选择、实验环境设置、样本动作分类和检测指标确立四个方面对建立跌倒检测系统的评价标准进行了阐述。结论:本文进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概述了跌倒检测系统的常见技术和算法,提出了其评价标准的基础框架,对于其进一步的研究设计、商品化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郑娱鲍楠徐礼胜林晓州黄停窦元珠
关键词:跌倒检测视频图像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低成本心音采集系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心脏疾病,降低电子听诊器成本,本文设计与实现了基于智能终端的低成本心音采集系统。方法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实现了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心音采集、传输和分析。本系统硬件部分将心音的模拟信号通过AV线传输给智能手机。手机上的心音采集软件实时显示心音图,并将数据保存为wav格式,便于传输和后续服务器端的分析。同时,本文采用主、客观测评方法,将本系统与目前市场常用的两款应用于临床的听诊器所采集心音的质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该系统不仅能随时实时捕获心音,而且采集的心音信号质量好,心音图清晰、准确。与另两款商业听诊器对比,本系统性能可靠,能满足临床要求。结论本系统能方便、准确地采集心音信号,极大地降低了成本,而且并能通过智能终端将心音数据发送给医生,方便诊断。
徐礼胜吕文龙薄红瑞康宏宇柳家进张柯欣王强
关键词:听诊器心音移动终端
基于血管弹性腔模型的脉搏波发生器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14年
脉搏波中包含着人体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已有的脉搏波检测设备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很大帮助。为实现对脉搏波检测设备性能指标的测试,需要获得准确的波形;然而,现有的信号发生器不能提供精确对应多种生理、病理状态的脉搏波输入信号。本文基于弹性腔理论设计了一种脉搏波发生器,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建模,得到四种不同阻力条件下波形输出,同时添加噪声选择、设置信噪比(SNR)等功能。由于需要系统具有便携、动态响应好、可扩展性强、低功耗等特点,所以本文采用了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在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开发流程下,完成了脉搏波生成算法设计、外围存储器及用户接口控制。通过液晶屏和触摸屏,用户可通过输入关键参数设定想要的脉搏波,在液晶屏上显示波形,同时输出低电压电压模拟信号。本文设计的脉搏波发生器结构简单,为脉搏波的教学与科研以及采集与诊断设备的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王昊伏全海徐礼胜刘佳何殿宁李青春
关键词:脉搏波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片上系统
基于皮肤电极的ERG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2017年
视觉电生理已有国际电生理临床检查标准。其中,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检查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为了减轻传统ERG采集方法对人眼造成的危害以及克服该方法的一些不足。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皮肤电极的ERG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视网膜刺激器、模拟滤波和放大电路、24位模数转换模块和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并选择了10名志愿者来接受视网膜电图检测。最后将得到的视网膜电图与标准的视网膜电图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外表皮肤电极采集到的ERG信号和临床实践的角膜ERG电极采集到的ERG信号有着基本相同的特征信息。
徐礼胜刘文彦钱伟王璐郝丽玲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眼电图眼科疾病
不同频次有氧健身操运动对大学生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2016年
为探索不同频次的有氧健身操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在东北大学健美操课中进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验研究,并监测学生中心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后心率、射血时间(ED)和心内膜下心肌活力率(SEVR)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自身前后心率有显著性降低;对照组学生实验前后SEVR显著性降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运动使得增强指数、中心动脉压小幅度下降:血管弹性得到改善。
侴丽萍张亚慧徐礼胜黄芳
关键词:有氧健身操血流动力学
用不同外周动脉波形重建主动脉波形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采用盲系统辨识技术可以通过两路外周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主动脉波形,但如何选择外周动脉需要进行研究.本文使用基于子空间方法的盲系统辨识算法,同步采集人体左右两侧的桡动脉压力波形和足背动脉压力波形,按照4种不同组合进行主动脉压力波形重建,使用动态时间规整方法评判重建效果,确定外周动脉波形辨识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足背动脉与桡动脉组合对主动脉压力波形重建无显著性影响(P>0.5),而仅使用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无法有效重建.
徐礼胜宋代远刘文彦王瑜璠
关键词:子空间方法动态时间规整
基于双弹性腔模型与整心动周期脉搏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估计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同时也为进行心脏辅助装置的设计及评价提供有利的工具,提出了基于双弹性腔模型和整心动周期脉搏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估计方法,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Levenberg-Marqurdt算法对实测脉搏波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动脉系统的模型参数,即人体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外周阻力、动脉顺应性和血流惯性).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结合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建立的左心与动脉系统耦合的动力学电路模型得到的仿真结果与人体实测脉搏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用该方法估计的参数结果符合生理参数范围,且效果优于传统的舒张期估计方法,其中主动脉顺应性参数的估计结果误差降低了50%,参数带入模型得到的仿真结果与实测脉搏波之间的误差也降低了20%左右.
徐礼胜刘佳何殿宁王昊关德君
关键词:参数估计脉搏波血流动力学
低成本非接触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过采样技术的低成本非接触式生理信号的高精度采集系统。由于传统采样ADC精度较低,而高精度采样ADC成本较高,本文采用过采样技术实现低成本、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搭建。过采样是用采样速度换取数据精度的技术,因此,对于微弱生命信号的采集,过采样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本文主要通过信号的信噪比与动态范围两个参数来系统地量化比较传统采样与过采样技术之间的优劣性。通过使用过采样技术,生理信号的采样量化噪声降低约40dB,提升了系统分辨率和动态范围。同时,本文实现了生理参数的非接触采集,使系统实用性有了较大提高。
范应威徐礼胜章星杜尚杰李刚窦元珠
关键词:过采样噪声调制信噪比
基于肱动脉的中心动脉压力波无创检测仪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运用传递函数法通过外周肱动脉脉搏来估测中心动脉压力波,并联合心音、心电信号辅助估测中心动脉的血流动力学重要参数。方法中心动脉压力波对分析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至关重要,然而它却不能直接无创测量。本文首先针对每个个体建立了从肱动脉到中心动脉的个体化传递函数模型,然后将个体模型整合成为通用的传递函数模型。结果通过临床实验评估,发现运用传递函数法能很好的重建中心动脉压力波形。结论该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现无创检测中心动脉参数的简单手段。
玉荆泉付强姚阳柳程奕赵军超王璐郝丽玲徐礼胜
关键词:传递函数法肱动脉ARX模型
射频微功率雷达在智能睡眠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越来越关注;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增加,睡眠成了困扰许多人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将会增加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多导睡眠图仪是传统的监测睡眠的仪器,但是由于对病人检测的生理信号比较多,因此对病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2.45 GHz微波技术的非接触式睡眠监测系统i Sleep,该系统通过自行设计的射频运动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信号,然后通过相关算法从采集的射频信号分离出体动、呼吸和心跳信号,提取相关特征参数实现睡眠分期,从而实现了智能睡眠的管理以及低生理和心理负荷下的睡眠监测。
窦元珠许小俊薄红瑞徐礼胜
关键词:微波技术睡眠分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