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与生态安全预警系统研究

作品数:9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周伟刘淑珍曾云英鄢燕钟祥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九江学院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态风险
  • 1篇多样性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支持者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承载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安全
  • 1篇生态安全屏障
  • 1篇生态安全研究
  • 1篇生态风险评估
  • 1篇生态风险评价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功能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问题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九江学院
  • 2篇河海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成都山地灾害...

作者

  • 6篇周伟
  • 5篇刘淑珍
  • 4篇曾云英
  • 3篇鄢燕
  • 2篇王小丹
  • 2篇钟祥浩
  • 1篇刘宝元
  • 1篇李祥妹
  • 1篇张建国
  • 1篇麻泽龙
  • 1篇刘刚才
  • 1篇徐霞
  • 1篇李辉霞
  • 1篇周忠浩
  • 1篇张锦华
  • 1篇陈绍军
  • 1篇辜世贤
  • 1篇张新全

传媒

  • 2篇山地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西藏山南地区自然环境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以乃东县、琼结县、扎囊县与贡嘎县为例被引量:8
2007年
山南地区是西藏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土地资源的结构特点制约着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土地生产潜力的实现程度反映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揭示西藏山南地区土地利用人口承载力特点,综合分析了西藏山南地区贡嘎、乃东、琼结与扎囊四个县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区域特征;通过分析土地生产潜力和现实生产力水平,用粮食-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来评价和预测四个县在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及2010年的粮食、经济人口承载力。结果表明,目前四个县已达到人均粮食400kg,人均产值800元的温饱水平,并预测于2010年,四个县均能达到人均粮食500kg,人均产值1200元的富裕水平。
徐霞辜世贤刘宝元刘淑珍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生产潜力人口承载力
公路碾压干扰下群落植物多样性——以藏北矮嵩草草甸为例被引量:9
2006年
运用时空替换法,以空间变换替代时间变换,对公路碾压干扰下藏北矮嵩草草甸恢复演替中不同阶段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草地群落样方中共出现高等植物33种,其中菊、豆、禾本科和蔷薇科合计16种,占48.48%,在其自然恢复演替所起的作用最大;莎草科植物作为顶级群落的建群种具有重要作用。物种构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演替前期以1年生和2年生植物为主;中期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占据优势;后期矮嵩草成为单优势种;菊叶萎陵菜和二裂萎陵菜几乎贯穿始终。物种积聚主要是在演替前期和中期完成,其积聚过程符合二次曲线。演替后期群落植物多样性程度最高,多样性随演替进程表现为逻辑斯谛增长规律:前期群落物种丰富度较低,均匀度较高,生态优势度λ也比较高,但综合多样性较低;中期群落的均匀度下降,生态优势度也同时下降,综合多样性高;后期矮嵩草成为群落的单优势种,群落的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均下降,综合多样性仍然增加。
张锦华张新全刘淑珍鄢燕张建国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青藏公路矮嵩草草甸
西藏阿里典型耕地土壤的主要特征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西藏阿里地区耕地土壤的实地踏勘和采样分析,选取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土层厚度、pH值、物理粘粒含量、障碍层深度、地下水位、坡度等共10项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基于评价指标隶属度的模糊集加权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了耕地土壤具有质地的沙质性,团聚体的低质性,富有机质的低矿化特性,以及碱性环境下的养分较丰富性等特征。灌淤土的质量较好,其次是耕作草甸土和耕作亚高山草原土,最次的是潮土。
周忠浩孙继东尼玛洛卓王小丹刘淑珍刘刚才
关键词:青藏高原耕地土壤土壤质量评价
有关生态足迹在研究方法和应用上的争论被引量:17
2005年
衡量人口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占用是生态足迹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生态足迹方法经历了10余年的发展,一 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支持者与批评者就生态足迹在研究方法和应用上存在重大分歧。支 持者对生态足迹方法的辨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应用该方法,而批评者提出的生态足迹方法在CO2吸收、海洋与地下水的作 用、解释一些重要的生态环境间题、技术进步的影响、贸易的作用、动态分析和预测未来发展等方面存在着众多的缺陷,正 是其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周伟曾云英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环境问题批评者支持者CO2
西藏高原农牧区生态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以山南地区扎囊县为例被引量:6
2006年
在研究区界定—风险源分析—风险受体分析—风险暴露分析—风险危害分析—风险综合评价的框架内,评估了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的生态风险,并对风险容忍度分析—风险决策—抗风险措施实施策略等进行了讨论分析。扎囊县综合生态风险沿雅鲁藏布江呈现对称型分布,并由河谷农业区向高山牧业区逐渐降低;各亚区的主要风险源对风险受体的危害强度差异较大,干旱是共同的风险源,造成的农牧业生产损失最为严重;抗风险措施主要有在河谷地带采取工程措施以提高抗旱、防洪和固沙能力,在半山台地加强治理居民点及交通沿线的山地灾害,在多雹区进行人工消雹;在高寒牧区向牧民传播风险知识,以加强其风险意识,提高规避风险和灾后自救能力。
周伟钟祥浩曾云英
关键词:生态风险
西藏高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生态风险评价——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被引量:9
2007年
西藏高原脆弱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与环境产生了重大胁迫,因此在完成基建规划编制后,需要评估规划中潜在的生态风险。以西藏山南地区小康示范县为研究区域,对基建规划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生态风险区和自然生态脆弱区呈带状分布,略呈对称形,但二者的强度分布相反;(2)基建对轻度脆弱区的干扰最为强烈,与雅江宽谷区的人口快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最为活跃相对应,区内的灌丛草原和亚高山草原生态系将受到严重胁迫;(3)基建工程对土壤结构、植被、水土保持、高原景观和局部地质条件等构成很大威胁,道路、给排水和农牧水利工程的扰动面积较大;(4)生态与环境规划应当与基建规划衔接,要关注基建工程对区域景观格局及高原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并提出相应预警措施。
周伟曾云英陈绍军鄢燕
关键词:生态风险评估
草地灾害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以西藏那曲地区为例被引量:5
2006年
介绍了雪灾、风害、干旱、鼠虫草害、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六类主要的草地灾害类型,并分析了其对草地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灾害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对草地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加剧草地承载压力;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
鄢燕周伟刘淑珍
关键词:草地畜牧业高寒草地
当地知识在乡村发展规划中的应用——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
2006年
当地人关于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知识对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影响重大。规划内容与当地知识体系能否兼容,决定了规划方案的成败。在西藏山南地区的小康示范村(县)规划中,通过访问、画图、野外调查和阅读地方志充分挖掘了当地知识;选用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分析矩阵(SWOT)评估当地知识,筛选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的知识,将其融入规划方案。结果表明:①农牧区的当地知识具有感性强、双重性、传统性和发展滞后等特点,知识构成能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状况;②当地知识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增收、人居环境美化、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有积极的作用;③以当地知识为基础的乡村发展规划,经过规划人员、地方政府和农牧民的交流后,获得了农牧民的认可。
周伟曾云英麻泽龙
关键词:SWOT分析
西藏高原生态安全研究被引量:47
2010年
西藏高原是青藏高原的主体,其平均海拔达4727m,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高原地形与生态屏障作用对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生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西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和独特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协调,并对邻近区域环境起到安全保障作用为目的的生态安全进行研究,围绕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原理为指导,采用"3S"技术、野外调查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生态环境问题与成因、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区域分异,生态承载力与生态风险对生态安全影响等进行了系统调查与评价。通过多学科综合集成,揭示了生态环境脆弱度、人类干扰度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构建了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体系,为维护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和保障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钟祥浩刘淑珍王小丹李辉霞周伟李祥妹
关键词:生态安全生态安全屏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