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30130)

作品数:34 被引量:138H指数:8
相关作者:刘迺发吴逸群文陇英闫永峰龙进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渭南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7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8篇蓝马鸡
  • 6篇控制区
  • 5篇线粒体
  • 5篇线粒体DNA...
  • 4篇鸟类
  • 4篇种群
  • 4篇主成分
  • 4篇主成分分析
  • 4篇线粒体DNA
  • 4篇繁殖
  • 4篇巢址
  • 3篇细胞色素B
  • 3篇林区
  • 3篇巢址选择
  • 2篇雪鸡
  • 2篇遗传分化
  • 2篇英文
  • 2篇石鸡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机构

  • 26篇兰州大学
  • 8篇渭南师范学院
  • 6篇乐山师范学院
  • 5篇商丘师范学院
  • 3篇井冈山学院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阿德莱德大学
  • 1篇四川省林业厅

作者

  • 19篇刘迺发
  • 8篇吴逸群
  • 6篇文陇英
  • 5篇闫永峰
  • 4篇黄族豪
  • 4篇龙进
  • 4篇包新康
  • 3篇肖宜安
  • 2篇刘廼发
  • 2篇周蓉
  • 2篇刘发
  • 2篇房峰杰
  • 2篇李佳琦
  • 2篇弓加文
  • 2篇阮禄章
  • 2篇施丽敏
  • 2篇苏东
  • 1篇孙式洪
  • 1篇张姣
  • 1篇王留臣

传媒

  • 5篇动物分类学报
  • 4篇Curren...
  • 3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动物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Chines...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河南林业科技
  • 1篇Integr...
  • 1篇Animal...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的巢址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2005年的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16个巢址。研究表明,喜马拉雅雪鸡的巢主要分布于3 301~3 500 m之间、多在灌丛草地和高山岩石草地、灌木下或草丛中及突出大石下、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26°~40°之间的阳坡和半阳坡上营巢。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可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捕食因子在雪鸡巢址选择中占据了首要地位。其主要因子依次为地面异质性、灌丛高度、灌丛宽度和附近(500 m内)悬崖的数量。
闫永峰刘迺发
关键词:巢址选择主成分分析
石鸡属鸟类研究现状被引量:2
2013年
石鸡属(Alectoris,Kaup 1829)鸟类隶属鸟纲,鸡形目(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全世界共有7种石鸡属鸟类。综合分类、生理生化、生态学、系统地理学和遗传学等方面的内容对石鸡属鸟类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侧重介绍了我国学者在石鸡属鸟类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石鸡属鸟类今后研究的方向。
宋森刘迺发
关键词:分子生态
角雉属分类地位的探讨被引量:6
2006年
角雉属Tragopan两性羽色不同,雄性具有艳丽的装饰性羽毛,这与一般雉族Phasianini相似;而尾较翅为短,尾羽的换羽从中央到外侧,这些特征又与鹑族Perdicini各属相同,形态特征上角雉属被划为鹑族。通过PCR扩增鸡形目Galliformes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等10个属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的部分基因,获取片段长度为828bp,以及从GenBank获取22种样本的相应序列,以角叫鸭Anhimacornuta和海龟Kachugadhongoka为外群,分别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对鸡形目和将雉科的15个属分为5个属及雉族和鹑族构建分子系统树,NJ和ME系统树中,都是角雉与雉类相聚。角雉出现形态解剖与基因分析分类地位的不一致,说明雉和鹑可能不是单系群。同时我们认为雌雄的色泽区别比尾羽的长短和换羽方式在对雉和鹑形态特征分类时更为重要。从分子水平分析的结果都是角雉属与雉聚类。因此角雉归为雉族更合理。
文陇英阮禄章刘迺发
关键词:雉科细胞色素B
以线粒体DNA Cytb确立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的分类地位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PCR技术获得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等物种的828bp Cytb基因片段,雉鹑属Tetraophasis可变位点为26个,并用MEGA3和K-Estimator6.1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之间序列差异为3.0%~3.1%,与其它属种间序列差异相比较,两种雉鹑之间的序列差异达到了种的水平;它们地理分布互相替代;形态差异稳定。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遗传特征均验证了它们应为两个独立的种。依据分子进化速率推测,两种雉鹑分歧时间距今2.0Myr左右,与早更新世冰期发生的时间一致。雉鹑起源于青藏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早更新世冰期气候变冷,寒温性针叶林的林线下移,大面积高原草甸出现,雉鹑的祖先种群被隔离进化,而形成了两种雉鹑。
文陇英包新康金园庭刘廼发
关键词:CYTB
雪鸡属分类地位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以5种鸡形目鸟类,包括4个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12个喜玛拉雅雪鸡T.himalayensis、1个阿尔泰雪鸡T.altaicus、1个石鸡Alectoris chuckar和1个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为材料。通过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513个碱基,同时从Gen Bank下载25种鸡形目鸟类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通过对鸡形目24个属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共有214个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184个。以鸿雁Anser cygnoides为外群,在运用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拓扑结构基础上,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和最大似然树(ML),结果表明鸡形目鸟类鹑族和雉族基本上是多系发生的。结合分子钟和遗传信息分析,可以得出雪鸡属在鹑族中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约在14.6Myr出现石鸡属的祖先种群;而在约12.6Myr雪鸡属和鹌鹑属开始出现。雪鸡属的祖先是起源于低海拔环境,后来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逐渐隆起和更新世冰期事件的发生各自演化形成现今各个种。
阮禄章文陇英张立勋刘发
关键词:细胞色素B系统发育
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育雏栖息地选择被引量:7
2010年
2005年4—7月,采用样方法和直接观察法,对甘肃省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喜马拉雅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育雏期的栖息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共测量了16个正在觅食、未受到干扰的雪鸡育雏栖息地和14个阴阳坡的对比样方。研究表明,育雏期的喜马拉雅雪鸡主要选择在海拔3301—3600m之间、中坡及中坡以上的坡位、坡度11—30°之间的灌丛草地活动,这有利于雏鸟获得足够的食物供应和更好的保护后代。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雪鸡育雏期栖息地选择的主要因子分为捕食因子和食物因子两类,其主要因子依次为灌丛长度、物种丰富度、地面异质性以及附近(500m内)的悬崖数量。喜马拉雅雪鸡对育雏栖息地的选择其实是最好的食物资源和最有利于逃避敌害之间的权衡,即捕食因子与食物因子之间权衡的结果,这可能是喜马拉雅雪鸡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避免被天敌捕食的行为适应,是高寒地区鸟类的一种生存策略。
闫永峰包新康刘迺发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繁殖生物学被引量:3
2011年
2007年和2008年在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野外发现12个巢址,其中后方隐蔽度最高,为90.83%,其次是上方隐蔽度、左侧隐蔽度、右侧隐蔽度、前方隐蔽度。窝卵数为9.67±1.15(n=3)。卵平均大小为(56.64±1.75)mm×(41.88±0.98)mm。卵体积为(50.39±2.64)cm3,卵重为(54.97±2.87)g。在4个繁殖巢中,只有1个巢成功孵化。营巢失败原因有人为干扰和天敌破坏。
吴逸群刘迺发
关键词:蓝马鸡繁殖生物学窝卵数巢址
甘肃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鸟类多样性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2004年4月~2005年1月,对兴隆山麻家寺保护站6种生境(灌丛、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人工林和农田)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69种.其中夏候鸟36种,冬候鸟2种,留鸟27种,旅鸟4种.在鸟类区系类型上,古北界44种,广布种22种,东洋界3种.麻家寺站鸟类物种数量存在季节变化,春季和夏季鸟类物种数量较秋季和冬季的多.影响麻家寺保护站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迁徙鸟类数量的变化.灌丛、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为森林砍伐后的4个不同演替阶段.灌丛为森林早期演替阶段,能较好地维持鸟类多样性;阔叶林为演替的第二阶段,鸟类多样性和物种总数除夏季外,在4个演替阶段中最低;混交林和针叶林居中.农田和人工林是森林砍伐后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两种生境,对鸟类多样性的维持起积极作用.
邵明勤陶继新孙式洪刘迺发张继增
关键词:鸟类多样性演替
Limited gene flow and partial isolation phylogeography of Himalayan snowcock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based on part mitochondrial D-loop sequences被引量:5
2011年
Xiaoli WANGJiangyong QUNaifa LIUXinkang BAOSen SONG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山雪鸡基因流动系统地理学
甘肃南部蓝马鸡的生存现状与保护
2011年
2007~2008年,在甘肃则岔林区对蓝马鸡种群生存状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鸦类和猛禽对繁殖期蓝马鸡的卵和雏鸟危害较大;林区内鸦类数量较多(78.7%),潜在威胁蓝马鸡野生种群;人类活动干扰和栖息地质量下降也会对蓝马鸡种群产生威胁。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提出相关保护对策。
吴逸群刘迺发
关键词:蓝马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