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0620)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黄岚王航尹扬光邓梦杨黄浩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祖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祖细胞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衍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 1篇血小板衍生生...
  • 1篇衍生生长因子
  • 1篇再内皮化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脾脏
  • 1篇细胞培养
  • 1篇内皮化
  • 1篇过表达
  • 1篇干细胞

机构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邓梦杨
  • 2篇尹扬光
  • 2篇王航
  • 2篇黄岚
  • 1篇康华丽
  • 1篇朱晋坤
  • 1篇赵晓辉
  • 1篇陶剑群
  • 1篇黄浩
  • 1篇崔斌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大鼠脾脏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大鼠脾脏内皮祖细胞(EPC)的体外分离、定向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脾脏中单个核细胞,用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DMEM培养液培养,每4天更换培养基去除非贴壁细胞,观察经过不同时间培养后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结果培养4 d可发现梭形贴壁细胞,7 d后细胞呈集落状,14 d左右可观察到条索状、网状血管样结构,原代细胞培养21 d左右接近融合并呈典型的鹅卵石样排列。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培养7 d细胞CD31表达阳性,细胞DiI-LDL摄取和FITC-Lectin结合双阳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CD133及VEGFR2的阳性率分别为(53.2±3.5)%和(64.5±5.1)%。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筛选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导分化可以获得大鼠脾脏EPC。
邓梦杨陶剑群朱晋坤王航赵晓辉崔斌尹扬光黄岚
关键词:脾脏细胞培养内皮祖细胞
过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的小鼠内皮祖细胞有助于损伤后血管的再内皮化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观察高表达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的内皮祖细胞(EPC)修复损伤血管的功能.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使用含血管内皮细胞的专用培养基诱导脾源性EPC,使用基因转染的方法获取高表达PDGFR-β的EPC,并将其回输至脾切除后的颈动脉损伤模型中,以伊文思蓝染色评估血管再内皮化程度.结果 荧光双染鉴定显示培养的EPC阳性率在90%以上,荧光显微镜观察表明质粒转染效率为50%~ 60%,转染后EPC高表达PDGFR-β,伊文思蓝染色结果显示EPC尾静脉移植,有助于损伤后血管的再内皮化,PDGFR-β过表达EPC移植效果优于单纯EPC移植(P<0.01).结论 体外培养脾源性EPC切实可行,使用基因转染的方法可以有效上调PDGFR-β表达,而过表达PDGFR-β的EPC显著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早期血管再内皮化.
王航黄浩尹扬光邓梦杨康华丽黄岚
关键词: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