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754)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黄晓元任利成荆照政肖志强杨兴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杆菌
  • 2篇多糖
  • 2篇脂多糖
  • 2篇内毒
  • 2篇内毒素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个核细胞分...
  • 1篇正常人
  • 1篇正常人外周血
  • 1篇人外周血
  • 1篇髓系
  • 1篇髓系细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脓毒
  • 1篇脓毒症
  • 1篇脓毒症小鼠
  • 1篇人成纤维细胞
  • 1篇琥珀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任利成
  • 5篇黄晓元
  • 2篇肖志强
  • 2篇荆照政
  • 1篇宋达疆
  • 1篇王双
  • 1篇荆施展
  • 1篇肖目张
  • 1篇周捷
  • 1篇龙剑虹
  • 1篇杨兴华
  • 1篇唐寅

传媒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毛细管区带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内毒素被引量:1
2003年
荆照政荆施展任利成肖志强黄晓元
关键词:内毒素发病机制脂多糖细菌感染
脆弱类杆菌脂多糖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通过研究脆弱类杆菌脂多糖 (LPS)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白细胞介 4素 (IL 4 )的影响 ,探讨脆弱类杆菌感染的机制。 方法 采用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和标准菌株 (NCTC9343)提取的LPS ,以不同浓度作用于PBMC ,2 4h后收集培养细胞上清 ,运用ELISA法检测其IL 2和IL 4的含量变化。 结果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显著抑制作用 ,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 (r=0 .80 2 4 ,P <0 .0 1)。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 MC分泌IL 4有显著刺激作用 (P <0 .0 5 ) ,但无浓度依赖关系。脆弱类杆菌临床分离菌与标准菌株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和IL 4具有相同效应 ,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r =0 .10 95 ,P >0 .0 5 )。 结论 脆弱类杆菌LPS对正常人PBMC分泌IL 2有抑制作用 ,而对IL
周捷黄晓元任利成唐寅
关键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
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内毒素
2002年
目的 :应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 (CZE)测定脆弱类杆菌中的内毒素 (LPS) ,且对制备流程进行监控和对产品 (LPS)纯度进行检测 ,以便快速、高质量地提供科研用的内毒素。方法 :在样品中加入茶碱作内标 ,运用CZE在 30mmol·L-1的硼酸盐缓冲液 (pH 8.0 )里分离测定LPS。毛细管柱内径 75 μm ,长 5 7cm。电压 2 5kV ,电流 16 2 μA ,检测波长 2 30nm。结果 :首次在国内运用CZE分离和测定了从细菌中提取的内毒素 ,LPS浓度在 1~ 5 0mg·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6 )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 0 7%~ 10 1 0 0 % ,日内及日间变动系数 (CV)均小于 5 % ,最低检测限为 1 0mg·L-1。结论 :与鲎试剂法或凝胶电泳法相比 ,本法不受热源干扰 ,方法简便、快速、定量可靠 ,能即时监控纯化流程 。
荆照政肖志强任利成黄晓元
关键词:内毒素CZE脂多糖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慢病毒载体对脆弱拟杆菌脓毒症小鼠促炎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基因重组慢病毒短发夹RNA(vshRNA)载体对脆弱拟杆菌脓毒症小鼠促炎因子表达及小鼠存活率的影响。方法(1)构建TREM-1 vshRNA载体。经实验确定脓毒症小鼠模型制作条件:腹腔注射2.5×10^9CFU/mL灭活脆弱拟杆菌0.5mL,刺激12h。(2)115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对照组(3只)和脓毒症模型组、绿色荧光蛋白(GFP)干扰组、TREM-1干扰组、TREM-1半量干扰组。后4组每组28只,先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GFPvshRNA、TREM-1 vshRNA 2×10^8TU、TREM-1 vshRNA 1×10^8TU;1h后,将该4组小鼠制成脓毒症模型,健康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等渗盐水。12h后处死5组小鼠(每组3只),取血检测血浆TNF-α、IL-1β和IL-6含量;取肝组织标本检测TRE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后4组小鼠每组所余25只用于观察腹腔注射后72h的存活率。(3)另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125只,其中100只分别于腹腔注射后1、2、4、6h尾静脉注射TREM-1 vshRNA 2×10^8Tu(每时相点25只),余下25只尾静脉注射等渗盐水为对照组。计算尾静脉注射后72h小鼠存活率。结果(1)与脓毒症模型组比较,TREM-1干扰组、TREM-1半量干扰组小鼠血浆TNF-α、IL-1β、IL-6含量均下降(P〈0.05),以TREM-1干扰组下降最明显。GFP干扰组中各促炎因子含量与脓毒症模型组接近(P〉0.05)。(2)与GFP干扰组比较,TREM-1干扰组及其半量干扰组小鼠肝组织TREM-1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以TREM-1干扰组尤为明显(P〈0.05)。各组小鼠TREM-1蛋白表达情况与此一致。(3)脓毒症模型组、GFP干扰组小鼠腹腔注射后72h存活率均为16%。TREM-1干扰组及其半量干扰组分别为76%和44%(P〈0.05或P〈0.01)。(4)另建立的125只脓毒症小鼠模型中,对照组及腹腔注射后1、2、4、6h组其尾静脉注射后72h存活率分别为1
宋达疆黄晓元任利成杨兴华肖目张王双
关键词:脓毒症慢病毒载体
琥珀酸对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琥珀酸对人成纤维细胞损伤的机制及其在脆弱类杆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以 5、10、2 0、30mmol L(pH 5.5 )的琥珀酸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 ,2 4h后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率、培养上清中的胶原合成量及caspase 3的活性。以等渗盐水刺激的该细胞作为对照组 ,观察刺激前、后各指标的变化。 结果 随着琥珀酸浓度的增高 ,成纤维细胞增殖速度减慢 ,胶原合成量下降 ,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 3活性上升。当琥珀酸浓度为 10 30mmol L时 ,caspase 3的活性为 (0 .5 70 7± 0 .0 345 )(0.5 90 4± 0.0 16 8)U,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 5);当琥珀酸浓度为 2 0、30mmol L时 ,细胞活力及胶原合成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凋亡率则较之明显增高 (P <0.0 5)。 结论 琥珀酸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促进细胞凋亡。创面感染时 ,细菌可通过代谢产生琥珀酸抑制创面愈合 ,使感染持续存在。
任利成黄晓元龙剑虹
关键词:琥珀酸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杆菌感染胶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