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70756)

作品数:41 被引量:191H指数:8
相关作者:吴军罗高兴易绍萱陈希炜贺伟峰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重庆市科委院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细胞
  • 13篇CTLA4I...
  • 12篇腺病
  • 12篇腺病毒
  • 11篇免疫
  • 11篇基因
  • 10篇排斥
  • 10篇排斥反应
  • 10篇重组腺病毒
  • 9篇免疫耐受
  • 7篇病毒载体
  • 6篇异体
  • 6篇腺病毒载体
  • 6篇T细胞
  • 5篇体外
  • 5篇小鼠
  • 5篇活化
  • 5篇基因治疗
  • 5篇存活
  • 4篇重组腺病毒载...

机构

  • 3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贵阳医学院

作者

  • 30篇吴军
  • 28篇罗高兴
  • 25篇陈希炜
  • 25篇易绍萱
  • 22篇贺伟峰
  • 9篇黄赤兵
  • 8篇周立新
  • 8篇张宁
  • 8篇杨世昕
  • 8篇郑峻松
  • 7篇马兵
  • 6篇罗洋
  • 4篇郝飞
  • 3篇曹川
  • 3篇王珍祥
  • 3篇李世荣
  • 3篇孙志成
  • 3篇钟白玉
  • 3篇方玉华
  • 3篇张小蓉

传媒

  • 19篇重庆医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3篇2004
  • 4篇2003
  • 20篇2002
  • 12篇2001
  • 2篇2000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TLA4Ig基因表达对鼠皮肤移植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CTLA4Ig腺病毒后在大鼠体内的表达和对同种异体移植皮肤存活的影响 ,以及该载体应用的安全性 ,为该基因治疗方法在抑制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供体SD大鼠皮肤移植前 1周 ,用腺病毒作载体将CTLA4Ig导入Wistar大鼠体内 ,用蛋白质斑点印迹实验检测血清中CTLA4Ig的表达 ,用腺病毒荧光抗体检测腺病毒在脏器的分布。同时还观测了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及移植物生存时间。结果 CTLA4Ig腺病毒在肝、脾、心、肺、肾均有明显分布 ,但实质细胞均未见严重损伤性改变。CTLA4Ig基因能在血清中的表达高峰时间一般在 7d左右 ,移植皮肤的生存显著长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从静脉注射导入的CTLA4Ig基因能在大鼠体内表达并对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杨世昕吴军卞修武易绍萱罗高兴贺伟峰黄赤兵周立新
关键词:腺病毒CTLA4IG皮肤移植
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异种移植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1年
目的 探索重组腺病毒载体 (Recombinantadenovirus ,rAdv)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的分子机制。方法 构建CTLA4Ig重组腺病毒载体 ,转染猪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DC) ,以猪表皮细胞匀浆液为刺激原 ,观察DC递呈猪表皮抗原刺激人T细胞增殖、活化及信号转导的影响 ;同时 ,以CTLA4Ig rAdv转染小鼠DC细胞 ,观察该DC膜表面分子CD40、CD80表达。结果 CTLA4Ig转染DC能显著抑制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P <0 .0 1)和T细胞肌醇磷脂信号系统转导活性 ,IL 2分泌亦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转染CTLA4Ig的小鼠DC膜表面分子CD80表达降低 (P <0 .0 5 )。结论 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猪皮能诱导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
郑峻松吴军马兵罗高兴易绍萱贺伟峰陈希炜
关键词:CTLA4IG异种移植免疫耐受皮肤移植
小鼠异体皮移植创面使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Ig重组腺病毒载体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在小鼠背部移植异体皮后局部使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 4 Ig(CTLA4 Ig)重组腺病毒载体 ,观察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 6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A)组、CTLA4 Ig转染 (B)组及正常对照 (C)组 ,每组 2 0只。A、B组小鼠制作 1 .5cm× 1.5cm创面 ,移植同创面大小的C57BL小鼠皮肤后 ,A组小鼠创面涂抹不含腺病毒的交联聚丙烯酸树脂 (卡波姆霜 )0 .1g;B组小鼠创面涂抹含腺病毒的卡波姆霜 0 .1g,病毒滴度 5× 1 0 9/L。C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术后 1d分别向 3组小鼠腹腔内注射体积分数 1 0 %绵羊红细胞 (SRBC)1ml。术后 7、1 4、2 1、2 8d收集血清进行凝集试验 ,检测SRBC抗体的效价 ,同时取BALB/c、C57BL及昆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观察CTLA4 Ig对脾淋巴细胞的抗原识别特异性及再次应答的影响。结果3组小鼠抗SRBC抗体效价组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0 5 )。术后 1 4d内与A组比较 ,B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对C57BL小鼠脾淋巴细胞表现出特异性低反应 (P <0.0 5);1 4d后 ,A、B组的再次应答达到或超过C组 (P >0.0 5 )。结论 局部使用CTLA4 Ig重组腺病毒不影响小鼠的体液免疫功能 ,但可能引起系统性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耐受。
袁军罗高兴易绍萱陈希炜郑峻松解志杰彭双发吴军
关键词:创面CTLA4-IG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重组腺病毒载体脾淋巴细胞
应用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人CTLA4Ig融合蛋白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在实验室水平制备并鉴定人CTLA4Ig融合蛋白。方法 将人CTLA4IgcDNA片段构入重组腺病毒载体中 ,用该表达载体感染 2 93细胞并在其中表达人CTLA4Ig ,再应用SPA亲合层析柱自细胞培养上清中纯化出该融合蛋白 ,以WEST ERN印迹验证后 ,观察了所制备CTLA4Ig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影响。结果 经亲合层析柱洗下的蛋白为分子量为 5 3.0kd的单一组分 ,经WESTERN印迹证实为CTLA4Ig ,并发现所制备CTLA4Ig能呈剂量依赖性抑制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 本法成功制备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重组人CTLA4Ig融合蛋白。
罗高兴吴军陈希炜贺伟峰易绍萱周立新张宁杨世新张小蓉
关键词:腺病毒载体同源重组
大鼠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及鉴定被引量:30
2002年
目的 探讨诱导及纯化大鼠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 ,DC)的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特性及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方法。方法 应用重组大鼠rGM CSF、IL 4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前体细胞获得大量DCs,经标抗大鼠OX62单抗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的DCs经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功能学实验鉴定。结果 大鼠骨髓来源的DC在体外培养 12~ 14d后完全成熟 ,99 3 6%培养纯化后DC表达大鼠特异性表面标志OX62 ;典型的成熟大鼠DC形态上类似于小鼠和人类的DC ,表型为MHCⅡ + + ,OX62 + + ,FcγR(CD3 2 ) + / -,CD80 + / -,CD86+ + ,体外功能分析显示该DC能够强烈刺激MLR并有效递呈可溶性抗原OVA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增殖。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体外大量扩增大鼠骨髓DC的方法 。
贺伟峰吴军罗高兴易绍萱黄赤兵陈希炜郑峻松马兵雷晓
关键词:体外分离纯化树突状细胞异种移植免疫耐受功能学
IL-2在免疫耐受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1年
IL 2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 ,它通过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而促进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但新近研究表明 :IL 2还在维持机体稳定状态、延长移植物存活。
陈希炜罗高兴黄文华
关键词:IL-2免疫耐受T细胞活化细胞凋亡
rhCTLA4Ig对烧伤创面异基因移植皮肤存活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重组CTLA4Ig蛋白延长烧伤创面异基因移植皮肤存活情况。方法 在大鼠背部烧伤创面移植人断层皮肤 ,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rhCTLA4Ig对移植皮肤存活情况的影响。 结果 rhCTLA4Ig能一定剂量依赖性延长大鼠烧伤创面移植人断层皮肤的存活时间 ,且存活时间及病理学检查均发现术后 2 4h给药较术后立即给药效果更好。
罗高兴吴军陈希炜贺伟峰易绍萱郑峻松杨世昕朱瑾张小蓉周立新
关键词:烧伤存活期免疫排斥反应T细胞活化
转hCTLA4Ig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 ,探讨转人CTLA4Ig(hCTLA4Ig)树突状细胞 (DCsRev)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的可能性。方法 通过重组逆转录病毒将目的基因hCTLA4Ig转染到大鼠骨髓来源的DCs中 ,通过流式细胞检测目的基因hCTLA4Ig表达及DCs表面分子的改变 ;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检测DCsRev抑制T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 结果 重组逆转录病毒转染DCs的最大效率为 91 2 5 % ;在功能上 ,DCsRev不但丧失了刺激MLR的能力 ,并且能够强烈抑制MLR中反应T细胞的增殖 ,而且抑制率与加入DCsRev的数量和DCsRev预处理反应T细胞的时间长短有关。具体来说 ,DCsRev数量在 10 3 ~ 10 4之间时 ,抑制率与剂量呈正相关 ,最高为 71 96%。而当DCsRev数量达到 5× 10 4抑制率下降为 5 9 2 %。在 12~ 48h之间 ,随着预处理时间的延长 ,抑制率却不断下降 ,预处理 12h抑制率最高 ,为 99 6%。但不做预处理 ,在反应开始时同时加入DCsRev ,则抑制率明显降低 ,仅为 5 9 2 %。对腹腔注射DCsRev大鼠脾T淋巴细胞体外分析表明 ,DCsRev也能在动物体内诱导耐受 ,但这种免疫耐受状态不能维持终身。结论 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CTLA4Ig转染DCs,不但DCs表面CD86分子被CTLA4Ig有效的封闭 。
贺伟峰吴军易绍萱罗高兴陈希炜郑峻松马兵雷晓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细胞免疫耐受逆转录病毒载体
CTLA4Ig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2年
罗高兴吴军
关键词:CTLA4IG基因治疗共刺激信号淋巴细胞
CTLA-4Ig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控制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以及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之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直是医学科学领域的难题。传统采用一些非特异的免疫抑制剂比如激素、环孢霉素进行治疗 ,其作用有限 ,而且会导致全身感染、肿瘤发生等副作用。CTLA 4Ig是人CTLA 4分子胞外区与人免疫球蛋白γ1绞链区、CH2、CH3区组成的融合蛋白 ,与B7有高度的亲和力 ,可以阻断B7与CD2 8的结合。它不但可以封闭B7,导致免疫耐受 ,而且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分化 ,调节免疫反应。因而 ,作为一种人类基因工程生物制剂 ,它在抗移植排斥反应、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杨世昕张晓庆吴军
关键词:CTLA-4IG器官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