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8AA05031)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2
相关作者:梁钦锋龚欣许建良刘海峰袁海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2篇气化
  • 2篇气化炉
  • 1篇熔融特性
  • 1篇气流床
  • 1篇气流床气化
  • 1篇气流床气化炉
  • 1篇区熔
  • 1篇热传导
  • 1篇助熔剂
  • 1篇温度
  • 1篇炉内
  • 1篇煤灰
  • 1篇煤灰熔融特性
  • 1篇灰熔融特性
  • 1篇高温测量
  • 1篇高温测量方法
  • 1篇SHELL气...
  • 1篇SHELL气...
  • 1篇CACO
  • 1篇测量方法

机构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梁钦锋
  • 2篇龚欣
  • 2篇许建良
  • 1篇袁海平
  • 1篇赵蒙
  • 1篇刘海峰
  • 1篇王剑

传媒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Shell粉煤气化炉渣口区熔渣流动与传热模型被引量:2
2012年
国内Shell粉煤气化炉在长周期运行中曾多次出现大块熔渣堵塞渣池出口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工业化装置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为了探讨大块熔渣形成的原因,以Shell粉煤气化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渣口区熔渣流动与传热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固态渣层厚度、液态渣层厚度和渣层表面温度等。结果表明:气化炉运行时,由于熔渣的沉积,在渣裙表面将形成一定厚度的固态渣层。开车初期,熔渣全部被冷凝成固态渣,当渣层表面温度超过渣的临界温度,液态渣层开始出现,此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固态和液态渣层都继续增厚直至达到稳定状态。离气化炉渣口处越远,渣层厚度和表面温度就越大。气化炉渣口温度和沉积率越低,固态渣层厚度就越大,所需要的特征时间也越长。
王剑梁钦锋许建良刘海峰
关键词:SHELL气化炉传热
CaCO_3对煤灰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为研究CaCO3在高温条件下对高灰熔点煤灰的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的影响,试验选取已应用于气流床气化装置的煤样A、B和C为原料,分别利用灰熔点仪和高温黏度计对添加CaCO3的煤灰样品进行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测量,并采用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 6.1中的Phase Diagram和Equilib模块进行热力学平衡计算。结果表明,Al2O3和SiO2含量较高的煤灰样品在熔融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莫来石,导致其灰熔点较高。CaCO3的添加可以有效抑制莫来石的生成,改变高温下煤灰中主固相物质的类型,降低固相物质的百分含量,降低煤灰的全液相温度,从而达到降低煤灰熔融性温度和黏度以及改变渣型的效果。数值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化学热力学反应平衡分析方法是研究灰渣熔融特性和黏温特性一种有效手段。
袁海平梁钦锋刘海峰龚欣
关键词:助熔剂熔融特性
基于热传导原理的气化炉内高温测量方法研究
2011年
受高温熔渣和气流影响,气流床气化炉内的温度测量往往十分困难,需要一种简单准确的方法来测量炉内温度。文中基于一维热传导原理,设计了带吹扫和水冷结构的气流床气化炉内高温测量装置。通过对气化炉壁面传热过程分析,提出了能够估算炉内温度的公式,并利用黑体炉中的实验数据拟合出了公式内的待定常数。在实验室小型水冷壁气化炉内用2种气化燃料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此方法能够较准确地估算炉膛温度,适合气化炉内高温测量。
赵蒙梁钦锋许建良刘海峰龚欣
关键词:气流床气化炉温度热传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