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13DB12)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向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江苏省文化厅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艺术

主题

  • 3篇戏剧
  • 1篇演剧
  • 1篇始末
  • 1篇文明
  • 1篇文明戏
  • 1篇戏剧运动
  • 1篇现代戏
  • 1篇现代戏剧
  • 1篇摩登
  • 1篇奶奶
  • 1篇抄袭
  • 1篇陈大悲

机构

  • 2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省文化厅

作者

  • 3篇向阳

传媒

  • 1篇戏剧艺术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南大戏剧论丛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赵阎王》“抄袭”案与洪深剧运
2017年
1928年,《赵阎王》突然被指抄袭奥尼尔的《琼斯皇》,这已超出戏剧本身问题,实则关系到戏剧运动的领导权与方向转向问题。改编还是创造是双方指控、辩护的焦点,本文将事件置于戏剧运动背景下,在戏剧权力场域中,结合洪深自身际遇,还原此案始末,指出洪深经此事件完成了戏剧方向的转向,并形成了其戏剧观。
向阳
关键词:戏剧运动
1918~1922年间文明戏剧人与现代戏剧演剧规范的建构
2014年
文明戏剧人与现代演剧界的关系并不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伊始就已界限分明。新文化运动者提倡改良戏剧,批判旧戏,文明戏剧人纷纷北上,介入现代戏剧建设中,不但控制了游戏场领域,而且对学生演剧运动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新文化运动者在认识戏剧'规范',厘清现代戏剧的界限之后,转而批判文明戏。在现代演剧界排斥文明戏的情形下,文明戏的部分剧人自觉填补现代演剧界的空缺。《华奶奶之职业》演出失败之后,汪仲贤、徐半梅等意识到新剧本打破了文明戏演剧模式,需要建构新的演剧模式来与之相称,于是借鉴西方与日本小剧场演剧理论与实践活动,与新文人一起探讨'舞台上的戏剧'理论。
向阳
关键词:文明戏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始末考被引量:5
2014年
人艺戏剧专门学校应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建设现代戏剧"的要求而生,聘新文化健将为校董,培养现代演剧人才,创建新型戏剧学校体制,迈出了戏剧教育现代化的第一步。因师资匮乏,校长蒲伯英任陈大悲为主将。陈大悲力推男女合演、树立现代剧场观,但因受原来演剧习性束缚,致使演剧形式介乎文明戏与现代戏剧之间,尚属"过渡"形态,导致学生不满,夹杂着陈的个人恋爱事件及校务管理的失败,酿成了廿六名学生倒陈风潮。现代戏剧界正酝酿着变革,陈西滢、徐志摩对陈大悲的批评,既是文学界分门别户的开端,也是现代戏剧界排除异己、重新现代化的标志。在内外夹攻之下,剧专倒闭。
向阳
关键词:陈大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