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W045)
- 作品数:16 被引量:4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玮丁晓原朱晓进何平江锡铨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江苏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 文学语言变革与乡土小说的早期形态被引量:1
- 2010年
- 肇始于语言变革的文学革命催生了中国的乡土小说,因此,中国乡土小说的基本形态与新的语言载体有着直接的联系,文学语言变革的目的决定了早期乡土小说的体裁选择,文学语言变革的实践确立了早期乡土小说的议论风格及悲剧模式。同时,在以现代性和科学性为追求的语言实践中,早期乡土小说作者摒弃旧式文人叙事中自我把玩的文字和技巧,吸收、借鉴中外小说具有艺术生命力的形式、技巧和观念,从而创立了中国乡土小说的早期形态。
- 余荣虎
- 关键词:乡土小说
- 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当前如何深化叶圣陶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叶圣陶在不同时期提出的种种教育命题至今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强调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对于深化叶圣陶研究极有意义。随着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阐释及价值和意义的认识还会有新的发现。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的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是推动叶圣陶研究发展和持续深入的前提;拓展思路,寻找新的研究角度和研究范式,是发现和发掘叶圣陶教育思想新的价值和意义的有效途径。叶圣陶研究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要从现实的文化教育发展需求中,不断激发对叶圣陶研究的新的激情,认识叶圣陶教育思想价值的可增值性;要在不断的新的阐释中,通过对其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发现,不断生发出新的话题,寻找新的研究生长点;要让叶圣陶研究在已成历史研究对象的叶圣陶与当代教育之间筑起沟通的桥梁,使学者们书斋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现实的民族文化"重造"的重要资源。
- 朱晓进
- 关键词:叶圣陶教育思想
- “白话”特性与“格律”建设——论新月派格律探索中的语言问题被引量:2
- 2011年
- 新诗音韵美的建设是新诗发展尚未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新月派的新诗格律化的探索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格律理论主张的提出,还是格律实践,无论是对于西文诗格律形式的借鉴,还是处理音韵和意蕴的关系,"白话"语言特性都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可见新诗的格律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于"白话"语言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这一结论的揭示对于认识新诗的发展规律和动向具有重要意义。
- 李玮
- 关键词:白话新诗格律新月派
- 语言变革与早期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确立被引量:1
- 2011年
- 历经对传统戏曲的语言形态及其艺术形式的摒弃,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探索,中国现代写实话剧确立了自身的语言范式。通过对中国现代写实话剧语言范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戏剧形态的确立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从一个侧面去准确地把握中国现代话剧语言及其形式发展的动因。
- 陈留生
- 关键词:中国现代戏剧语言变革
- 论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被引量:12
- 2008年
- 研究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现代汉语的变革史。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决不是文学形式对文学语言一边倒的简单顺应,而是文学不断以自身语言的"文学性"推动了现代语言的丰富和发展。从文学语言的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关系的角度,能够观察和揭示白话文运动到底以何种方式,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中国的现代文学形式的变化,文学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如何左右、影响乃至决定了文学形式的基本走向以及文学形式的基本的甚至是主要的状况和特征,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规律。
- 朱晓进何平
- 关键词:文学语言白话文运动文学形式文学体裁文学文体
- 从“诗文合一”到“诗文划界”——论文学革命发生后新诗语言调整与文体发展的互动被引量:2
- 2008年
- 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随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诗歌和散文文体界限不清的问题引起了创作界和理论界的重视,对诗歌文体独特性的追求促使作家们对新诗语言进行调整和加工。通过对诗歌语言"形象的加工"和"声音的加工"的自觉追求,新诗语言逐渐与口语拉开了距离,这有力地推动了新诗文体的完善。从"诗文合一"到"诗文划界",这一现象揭示了文学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文体形式发展的关系,这也包括现代文学的文体发展对文学语言变革的反作用。
- 李玮
- 关键词:文学革命新诗文体发展
- “过渡语言”与晚清散文文体的变异被引量:1
- 2011年
- 晚清之际是一个多质杂糅的"过渡时代"。其独特的历史"过渡性"规定了语言的"过渡性"。在一个既成的古汉语系统中,衍生出新的属于现代汉语的某些语言因素。就散文文体而言,它的书写方式,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典范文言,也不是标准的现代汉语,而是一种文白相间亦旧亦新的"复式"语言。新文体和域外行旅散文是以"过渡语言"书写的典型体类,它们标示了中国散文现代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一节。
- 丁晓原
- 关键词:散文文体过渡语言晚清现代汉语语言因素
- “文口融合”周作人的“新诗情结”所系被引量:3
- 2010年
-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些写过新诗,研究过新诗,但最终没有成为诗人的作家,他们在其他文学形式的写作获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依然关注着新诗的命运与发展,形成了所谓"新诗情结",而这些"情结"往往又集中于新诗发展的关键问题——诗歌语言变革。周作人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本文着重考察周作人的诗歌文学活动,论析他的以"文口融合"为中心的诗歌语言理论创见和艺术实践,试图从中透视他的探索对于破解新诗艺术发展难题的启示意义。
- 江锡铨
- 关键词:中国新诗诗歌语言
- 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被引量:3
- 2008年
- 晚清与"五四"尽管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但是两个时段(这里主要是指晚清和"五四"前期)的散文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逻辑联系:创作主体的跨代关联;"文界革命"与"文学革命"指涉散丈的部分互通;主流散文,作为报刊散文的型态,话语空间建构、异质因素导入、写作价值诉求等多有可链接之处,"体"的承接—"新民体"与"随感录",都是一种以论议为主的思想表达的"快捷方式"。"五四"散文在应合晚清散文中,实现了语言工具、精神品格、审美形态等的超越。
- 丁晓原
- 关键词:逻辑联系散文晚清社会历史
- 文学语言变革与“儿歌”文体的自觉被引量:6
- 2011年
- 在现代文学发生期,思想变革为"儿歌"的诞生提供了契机,而文学语言变革则是决定"儿歌"能否获得"自觉"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分析文言制约下"儿歌"发展的困境、文学革命作用下"儿歌"文体规约的确定和文学性对于思想性的超越,揭示出"儿歌"文体自觉与文学语言变革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革命对于儿童文学发生的作用。
- 李玮
- 关键词:儿歌文学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