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31B06)

作品数:19 被引量:106H指数:7
相关作者:黄显会曾振灵魏海涛赵永达方秋华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药动学
  • 3篇液相色谱
  • 3篇制剂
  • 3篇色谱
  • 3篇兽药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氟苯尼考
  • 3篇安全性
  • 2篇药物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 2篇溶血性
  • 2篇色谱法
  • 2篇色谱法测定
  • 2篇生物利用度
  • 2篇生物利用度研...
  • 2篇兽用
  • 2篇头孢噻呋

机构

  • 18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兽医药品...

作者

  • 15篇黄显会
  • 14篇曾振灵
  • 5篇魏海涛
  • 4篇赵永达
  • 3篇徐士新
  • 3篇方秋华
  • 3篇杨大伟
  • 2篇于慧敏
  • 2篇刘帅帅
  • 2篇宋敏
  • 2篇郭桂芳
  • 2篇骆飚
  • 2篇倪姮佳
  • 2篇曾东平
  • 2篇倪恒佳
  • 1篇章敏
  • 1篇焦晓军
  • 1篇亢继俊
  • 1篇钟家林
  • 1篇聂严

传媒

  • 8篇中国兽药杂志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动物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2010年
对目前动物性食品中大环内酯抗生素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指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动物性食品中大环内酯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
田兴国曾东平曾振灵
关键词:动物性食品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
氟苯尼考注射液对猪的安全性研究
2011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20%)对靶动物猪的安全性。选取24头健康猪,分为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给药组,给药组颈部肌肉注射氟苯尼考注射液分别为每公斤体重100、60和20 mg,且在第1天和第3天连续给药2次。比较给药前后的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并观察给药后动物的临床表现。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各组猪临床表现正常,只有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猪在给药第3天或第4天出现了腹泻现象,但随后亦慢慢恢复正常;各给药组给药后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给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性(P>0.05)。本试验结果说明氟苯尼考注射液(20%)通过肌注给药对猪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郭桂芳粱先明杨大伟宋敏倪恒佳魏海涛曾振灵徐士新黄显会
关键词:氟苯尼考安全性
泰拉霉素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研究并比较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泰拉霉素注射液和瑞可新注射液在猪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30头健康猪,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次给药剂量(2.5mg·kg-1)静注、肌注泰拉霉素注射液和肌注瑞可新注射液,前腔静脉采血,HPLC-ESI-MS/MS法检测猪血浆中泰拉霉素的浓度,罗红霉素做内标。采用药动学软件WinnonlinTM的非房室模型分析方法,计算出有关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猪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非房室模型,静脉注射给药后,血浆清除率为158.3mL·kg-1·h-1,稳态表观分布容积为14.9L·kg-1,消除半衰期为65.8h。肌注泰拉霉素注射液(河南惠中)和肌注瑞可新注射液(美国辉瑞)后,吸收迅速,注射给药后15min,血药浓度达峰值,Cmax分别为839.22ng·mL-1、746.31ng·mL-1。血浆中平均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0.3h和65.1h;采用统计分析软件Excel 2003和SPSS 16.0分析各项药动学参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者药动学特征相似。与瑞可新注射液(美国辉瑞)相比,国产的泰拉霉素注射液,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7%,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2%,说明肌注给药吸收较完全,消除缓慢,生物利用度高。【结论】泰拉霉素肌注后在猪体内具有吸收迅速,体内分布广,达峰迅速,消除较慢,与肌注瑞可新注射液(辉瑞)药动学特征相似。
赵永达刘帅帅焦晓军倪姮佳于慧敏贺湘仁王斯帆曾振灵黄显会
关键词:药物代谢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生物等效性
伊维菌素药动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综述了伊维菌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以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以期为伊维菌素的临床用药和新兽药开发提供依据。
魏海涛倪姮佳方秋华卢成就曾振灵黄显会
关键词:伊维菌素药动学
兽用可注射缓释制剂研究进展
综述了兽药可注射型缓释制剂的产生与发展、特点、处方及工艺概况,并阐述了缓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开发情况,分析了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伍冶金中辉廖峰
关键词:兽用缓释制剂可注射
文献传递
两种头孢噻呋注射液在猪体内的比较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研究了两种头孢噻呋注射液给猪肌注后的比较药物动力学特征。选用12头健康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头,分别肌注上海公谊兽药厂生产的长效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和美国辉瑞生产的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速解灵注射液),每头5 mg/kg。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猪血浆中头孢噻呋的的药物浓度,用Winnonlin 5.2药动学分析软件非房室模型处理药时数据,模型200处理肌注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健康猪肌注两种注射液后,参数MRT、Cmax、tmax统计差异极显著(P<0.01),长效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单剂量肌注给药较速解灵注射液吸收慢,达峰时间显著延迟,达峰浓度显著降低,平均驻留时间显著延长;参数AUC、Kel、t1/2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0.05),长效盐酸头孢噻呋注射液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1%,与速解灵注射液的生物利用度相当。本研究可为头孢噻呋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陈启友廖雪玲赵永达杨刚方秋华章敏黄显会
关键词:药动学
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复方混悬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测定被引量:1
2011年
建立了测定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复方油混悬注射液中盐酸林可霉素与盐酸大观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检测林可霉素的流动相为0.05mol/L硼砂溶液(用850 mL/L磷酸调节pH至5.0)-甲醇-乙腈(60∶36∶4),检测波长为214 nm;检测大观霉素的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30∶35∶35),检测波长为415 nm。结果表明,在10μg/mL^40μg/mL浓度范围内,林可霉素和大观霉素均呈良好线性关系,二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8%和99.10%,平均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0.93%和0.86%,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1.68%和0.98%。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林可霉素-大观霉素复方油混悬注射液含量的测定。
王忠王立琦刘小琴范惠敏黄显会曾振灵
关键词:盐酸林可霉素盐酸大观霉素
兽药新剂型的研发现状与方向被引量:11
2009年
随着药剂学与其他学科理论和先进的技术相结合,缓释制剂、控释制剂、透皮剂等新型给药系统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本文结合目前国内外兽药产业的发展,介绍几种比较新的药物剂型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曾振灵刘义明黄显会
关键词:兽药新剂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苯尼考悬浮乳剂含量被引量:7
2009年
建立了测定氟苯尼考悬浮乳剂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3 nm,进样量20μL,柱温为室温。氟苯尼考浓度在40~60μg/mL时,其峰面积与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无杂质干扰,平均回收率为100.18%,平均批内变异系数为0.82%,批间变异系数为0.22%。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适用于氟苯尼考悬浮乳剂的含量测定。
魏海涛唐兴刚于文刚骆飚曾振灵黄显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长效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猪体内残留的消除规律被引量:6
2011年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对35头健康成年猪按10 mg/kg体质量的剂量肌肉注射10%长效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为48 h。第2次给药后12 h及2、5、9、14、192、5 d分别屠宰5头猪,分别采取每头猪的肌肉、肝脏、肾脏、皮肤+脂肪和注射位点肌肉等5种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残留量测定。结果表明:在第2次给药后19 d,多西环素在各组织均能检测到,且残留均低于残留限量。多西环素残留浓度大小顺序:注射部位(肾脏(肝脏(皮脂(肌肉。采用WT1.4软件制定的统计方法来处理猪组织中药物浓度-时间数据,以制定休药期。
李媚刘伟坚黄显会曾振灵
关键词:多西环素猪组织休药期高效液相色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