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aZH020)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陆军宋吉涛汪文姝尹慧李玉萍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城市
  • 4篇地方政府
  • 4篇政府
  • 3篇世界城市
  • 3篇税收
  • 2篇人口
  • 2篇税收竞争
  • 2篇京津
  • 2篇城市化
  • 1篇地方财税
  • 1篇地方公共产品
  • 1篇地税
  • 1篇动力机制
  • 1篇都市
  • 1篇修治
  • 1篇研究导论
  • 1篇研究概观
  • 1篇直管
  • 1篇制度保障体系
  • 1篇制度失衡

机构

  • 13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3篇陆军
  • 3篇宋吉涛
  • 2篇汪文姝
  • 1篇杨志勇
  • 1篇尹慧
  • 1篇李玉萍

传媒

  • 2篇城市问题
  • 2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 1篇财贸经济
  • 1篇财经研究
  • 1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经济社会体制...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欧洲研究

年份

  • 11篇2010
  • 2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纽约、东京与伦敦的人口规模演变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对纽约、东京和伦敦三个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现状、特征及其增长变动情况进行归纳和数据分析,概括了世界城市人口规模的发展演化机理和一般性规律。研究显示,不同世界城市的人口增长变动规律具有近似性;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方式、技术经济条件以及全球政治经济背景等,是影响世界城市人口规模演变的核心因素。
陆军汪文姝宋吉涛
关键词:世界城市人口规模
论京津塘线型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发展战略--基于美国128公路的经验被引量:4
2010年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密切联结京津冀地区核心城市,提升区域交通运输和物流联系能力的一个区域共享型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基于区域的劳动分工与生产协作的内在推动,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高速公路沿线集中布局的趋势日益明朗。京津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实现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和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空间骨架,因此也被称之为京津冀地区的科技新干线。本文借鉴美国128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经验教训,对京津塘线型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背景、发展趋势与未来规划进行论述。
陆军
关键词:京津塘高速公路高新技术产业带128公路
当代德国人口困境与调控政策的修治导向被引量:2
2009年
德国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是困扰当代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人口现象的解释,与资源要素的地理禀赋、产业经济的动态演化、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以及民族种族的历史文化基础等评判因子有关,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德国人口问题的存在性及其消极影响的评估有较大分歧,在相应的对策研究与人口调控措施设计方面也莫衷一是。本文将依据当代德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资料与最新统计数据,从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三个维度分析当代德国人口困境的表象及其危害性,再以问题为导向,对未来德国人口调控政策的修治原则、导向与内容进行展望。
陆军
关键词:城市化人口空间分布
省直管县:一项地方政府分权实践中的隐性问题被引量:9
2010年
"省直管县"和"强县扩权"制度变革的方案孕育与实施准备,是中国地方政府分权改革实践的又一项重要举措。此举是对传统的市县分治地方制度的回归,或是对市县合制和市领导县发展模式的扬弃,以及此项制度安排的意义、机理与作用究竟如何,理论界主流给予了肯定的评判。本文以为,不应将省直管县仅视为地方财政管理制度完善的一项部门性的操作方案,其制度构建的应有之义,必然涉及中国现代化发展中"城市主导"还是"县域主导"的两条道路之争。本文采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对"省直管县"制度变革进程中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和潜在问题予以概述。
陆军
关键词:地方政府省直管县分权化改革
中国城镇集群的空间演化逻辑与制度保障体系被引量:5
2010年
城镇集群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由单体城市化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的标志。城镇集群组织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组织、社会福利、城市化模式、城乡一体化等众多因素。城市集群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对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空间组织演化的角度,通过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和空间结构运动的案例分析认为,城市群空间组织服从点—线—面—体的结构演化特征;同时,区域产业和人口发展规划、社会公共治理、财政制度改革、公共产品供给和行政区划调整等是中国城市集群发展的政策支撑条件。
陆军
关键词:京津冀
中国地方财税竞争与异质偏好劳动力的空间流动——以京津冀大都市区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文章通过对Hindriks、Rochet和Stole(2002)模型的拓展,将劳动力流动引入含有空间属性的区域财税竞争框架,研究异质性偏好的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决策,及其对地方税收竞争一般均衡的影响。文章解析了地方政府效用最大化的税收和支出组合条件、"罗尔斯式"政府效用与线性政府效用函数下均衡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均衡时要素流动性对地方政府效用和地方福利分配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集合、政府效用之间存在相互的决定和影响关系。在罗尔斯式的政府效用设定下,博弈均衡仅与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有关,但地方再分配的程度与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成反比。
陆军杨志勇
关键词:税收竞争劳动力流动
区域税收空间相关性的理论检验方法研究——以京津冀大都市区为例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运用2002—2006年面板数据,对京津冀大都市区的税收相关性及其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加权方式是影响反应相关性的重要因素:当使用地理距离变量加权时,空间相互作用与信息传递随距离递减,地区之间存在税收反应正相关;当使用经济变量加权时,若异质性较大的多个地区相互间竞争则出现负相关。此外,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等级会影响税收反应的程度,其中,核心地区可能比边缘地区反应程度更高,并相对其他地区形成"地域歧视"。
陆军李玉萍
关键词:税收竞争空间滞后模型
城市群条件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区位选择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中国已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东部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借助劳动分工、交通网络和产业合作等途径,率先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和城市集群化的趋势。区域性公共产品是区域城市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也是探索区域公共产品联合供给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物质载体。研究认为,只有多个地方政府联合生产公共设施时才会出现帕累托改进。本文在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在一个假定满足受益均衡目标的城镇群系统下,针对区域性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决策问题,提出一个简化的选址技术分析模型。
陆军尹慧
关键词:区域城市化城市群区位选择区域公共产品
世界城市的人口分布格局研究——以纽约、东京、伦敦为例被引量:14
2010年
本文采用最新的官方数据,分别研究了纽约、东京和伦敦三个世界城市人口分布及其演变的一般特征和规律,得出世界城市人口城市化的总体规律,认为:核心区出现逆城市化的时间均相对较早,且相对其他区域而言,核心区人口变动的剧烈程度更加明显;市域范围内核心外围式空间结构形态已被打破,进入多元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期,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通常保持在一定的上限之内,打破该极限,则此范围内的人口将仍然出现较高的不稳定性。
陆军宋吉涛汪文姝
关键词:人口世界城市
地方公共产品空间研究导论:一个即将的前沿领域被引量:2
2010年
地方公共产品是地方政府决策与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然而,传统公共经济与公共财政学的理论体系仅强调了时间的作用,并未从空间维度构建出地方公共部门行为研究的框架体系。事实表明,自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全球范围内经济壁垒的日益消除,地方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供给以及地方公共资源的分配活动,已经由行政辖区属地内部的独立经济行为上升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外部性事件。因此,在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亟待从空间供求、空间消费、外部空间关系和空间治理四个层面,重构基于时间与空间融合统一的现代地方公共产品的核心理论体系,以指导地方公共空间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陆军
关键词:地方公共产品地方政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