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2698)

作品数:17 被引量:255H指数:7
相关作者:方邦江陈宝瑾黄金阳裴新军周爽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结石
  • 6篇养肝
  • 5篇胆固醇
  • 5篇胆固醇结石
  • 5篇胆囊
  • 5篇固醇
  • 4篇胆结石
  • 4篇护理
  • 3篇胆囊胆固醇结...
  • 3篇胆石
  • 3篇胆石症
  • 3篇穴位
  • 3篇养肝利胆颗粒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中医
  • 3篇利胆
  • 3篇利胆颗粒
  • 3篇干预作用
  • 2篇蛋白

机构

  • 10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方邦江
  • 5篇黄金阳
  • 5篇陈宝瑾
  • 4篇周爽
  • 4篇裴新军
  • 3篇朱培庭
  • 3篇张静喆
  • 3篇杨洪萍
  • 2篇耿赟
  • 2篇高炬
  • 1篇张嗣博
  • 1篇邹长鹏
  • 1篇张奕缨
  • 1篇王宏
  • 1篇王佑华
  • 1篇王晓辉
  • 1篇杨丽坤
  • 1篇张丽朵
  • 1篇田雨
  • 1篇李炯

传媒

  • 7篇长春中医药大...
  • 3篇中西医结合学...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固醇结石豚鼠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探讨养肝柔肝法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80只豚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养肝利胆组和熊去氧胆酸组。建立豚鼠胆囊胆固醇结石动物模型,并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各组动物均于第7周末取材,测定胆结石成石率及空腹血糖(FPG)、血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模型组成石率为83.25%,其成石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熊去氧胆酸组和养肝利胆组的FPG及FINS水平相对于模型组均有所降低,ISI明显提高(P<0.01);养肝利胆组的FPG、FINS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而ISI高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熊去氧胆酸组和养肝利胆组的TG、TC、FFA相对于模型组而言均降低,但TG、TC熊去氧胆酸组和模型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养肝利胆组与模型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养肝利胆组明显均低于熊去氧胆酸组(P<0.05);FFA两药物组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但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结论:养肝利胆颗粒能显著降低豚鼠胆固醇结石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G、TC、FFA,改善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抵抗有关。
方邦江周爽裴新军黄金阳陈宝瑾耿赟王宏
关键词:养肝利胆颗粒胆石症胰岛素敏感指数
中药三伏穴位贴敷配合特色护理对哮喘稳定期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三伏穴位贴敷配合特色护理对哮喘稳定期的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药三伏穴位贴敷并进行中医特色护理,2组均以12个月为1疗程,护理2个疗程。检测CD4^+、CD4^+/CD8^+、Ig E等免疫细胞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比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为68.89%(P<0.05);2组CD4^+、CD4^+/CD8^+、IgE等免疫细胞指标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中药三伏穴位贴敷配合特色护理治疗哮喘稳定期,能提高患者免疫细胞活性,增强抵抗力,明显改善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慢性症状。
胡婷婷
关键词:穴位贴敷三伏天免疫功能护理
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19
2017年
目的探究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情况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护理结束后,比较2组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产妇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经护理后2组产妇心理状态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发生率及产后SAS、SDS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时间<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的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感及镇痛分娩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导乐分娩能够降低初产妇抑郁及焦虑评分,改善心理状态,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疼痛和产后出血量,减少对新生儿的影响。
杨洪萍
关键词:穴位按摩导乐分娩心理状态产程
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在骨科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术后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等常规抗凝药物进行防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预防。2组均护理16 d。护理结束后检测2组DVT发生率,观察伤肢肿胀程度,并对比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4例DVT,发生率为11.11%,观察组出现1例DVT,发生率为2.78%(P<0.05);2组伤肢肿胀程度均有所减少,但观察组较对照组肿胀程度减少明显(P<0.05);2组护理前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能够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全血黏稠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血液高度凝结状态,从根本上预防骨科术后DVT形成。
刘丽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科术后中医护理疏血通注射液
双气消滞散对G豚鼠致石后胆囊调宁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双气消滞散促进胆管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受试豚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双气消滞散(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后3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并使其发生继发性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实验性治疗,连续7周后,分别对引起实验性豚鼠胆囊运动功能障碍的胆囊组织调宁蛋白(Cap)表达进行观察。[结果]中药组能有效促进胆囊动力(与模型组比较P<0.01),并且其效果优于西药组(P<0.01)。模型组动物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虽均高于正常组(分别P<0.01、<0.05),但与模型组比较,其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中药、西药2组胆囊组织Cap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气消滞散能显著促进胆囊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胆囊平滑肌组织Cap水平,提高胆囊平滑肌收缩能力有关。
郑嘉岗方邦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动力学调宁蛋白
针灸联合康复护理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护理对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康复护理,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灸治疗,30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总有效率,证候积分、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40%,对照组65.12%(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均有所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改善膀胱功能。
崔颖郭宝
关键词:针灸疗法康复护理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穴位贴敷配合补液法治疗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被引量:27
2016年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补液法护理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法及常规护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及中医护理法治疗。均7 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尿酮体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73.68%(P<0.05);2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尿酮体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配合补液法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加以中医护理,可明显减轻脾胃虚弱型妊娠剧吐所引起的各种症状,显著改善尿酮体水平。
杨洪萍
关键词:妊娠剧吐脾胃虚弱穴位贴敷
胆结石豚鼠胆囊平滑肌细胞IP_3含量的变化及养肝柔肝中药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实验豚鼠胆囊组织三磷酸肌醇(IP3)含量的变化,探讨养肝柔肝中药防治胆石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受试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养肝柔肝中药组(中药组)、熊去氧胆酸西药组(西药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食饵诱发法建立豚鼠胆结石动物模型,其中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7周后,分别对实验豚鼠胆结石生成情况、胆囊组织IP3含量进行观察。结果养肝柔肝中药组能有效防止胆结石的生成,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效果优于熊去氧胆酸西药组(P<0.01)。模型组动物胆囊平滑肌细胞IP3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养肝柔肝中药可明显升高胆结石豚鼠胆囊平滑肌细胞内IP3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养肝柔肝中药能显著降低胆结石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胆囊平滑肌组织IP3的水平,激活肌醇脂质IP3/Ca2+信号转导系统,使胆囊平滑肌细胞内Ca2+释放增加进而促进胆囊的收缩有关。
高炬方邦江朱培庭张静喆陈浩张英兰郭全田雨曹敏邹长鹏
关键词:胆结石三磷酸肌醇
中医药抗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8年
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减低,是指胰岛素在糖摄取和利用方面受损,单位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是糖尿病、肥胖症、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变等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研究十分活跃。中医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的分子作用机制包括作用于胰岛素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3方面。
黄金阳陈宝瑾方邦江周爽
关键词:糖尿病
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养肝利胆颗粒对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胰岛素抵抗的调节作用。方法:选用80只豚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共4组。用高脂高胆固醇饲养法建立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模型。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中药治疗组灌服养肝利胆颗粒,西药组灌服熊去氧胆酸。造模第49天每组各取8只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于实验期间测定葡萄糖输注率。实验结束处死豚鼠取材,观察胆结石成石率。结果:经胆结石红外光谱定性分析,豚鼠胆囊结石均为胆固醇结石。模型组成石率为83.25%。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中模型组豚鼠葡萄糖输注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养肝利胆组与熊去氧胆酸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升高,且养肝利胆组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养肝利胆颗粒可以明显升高葡萄糖输注率,改善胆囊胆固醇结石豚鼠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方邦江周爽裴新军黄金阳陈宝瑾耿赟杨丽坤
关键词:中药复方养肝利胆颗粒胆石症葡萄糖钳制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