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GPL04-06)

作品数:6 被引量:73H指数:4
相关作者:郭建春李勇明赵金洲李崇喜唐林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学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压裂
  • 3篇气藏
  • 2篇油藏
  • 2篇正交
  • 2篇正交试验
  • 1篇导流能力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透油藏注...
  • 1篇底水
  • 1篇底水油藏
  • 1篇地质
  • 1篇压裂施工
  • 1篇压裂液
  • 1篇压裂液滤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藏注水
  • 1篇油藏注水开发
  • 1篇油气

机构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6篇李勇明
  • 6篇郭建春
  • 5篇赵金洲
  • 2篇李崇喜
  • 2篇唐林
  • 1篇王中武
  • 1篇李新勇
  • 1篇胡景宏
  • 1篇罗剑

传媒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钻采工艺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油气井测试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M气藏压裂施工砂堵原因剖析被引量:20
2008年
气井压裂施工过程中产生砂堵在影响压裂效果的同时将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考虑影响压裂施工的地层、压裂液、工程、设计等各种因素,剖析了压裂过程中产生砂堵的常见原因。针对M气藏6口压裂施工井的砂堵情况,结合压裂施工曲线、测井曲线、测井解释成果、压裂施工设计及实际施工参数对产生砂堵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M气藏压裂施工砂堵的具体建议。砂堵原因的深入认识和相关建议对M气藏后续压裂设计和施工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对其他类似的低渗砂岩气藏的压裂施工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砂堵压裂气藏
砂岩气藏压裂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2
2007年
S气藏在压裂过程中缝高扩展较快,致使缝长偏短甚至发生砂堵,严重影响压裂效果。在建立裂缝三维延伸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裂缝高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考虑施工排量、隔层应力差、压裂液粘度、杨氏模量、渗透率等5个参数,编制了正交方案。对影响S气藏压裂裂缝高度的因素进行了直观分析,得到了地层及施工参数等对缝高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隔层应力差→压裂液粘度→施工排量→杨氏模量→渗透率,对于S气藏控制缝高压裂设计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李勇明李崇喜郭建春
关键词:砂岩气藏压裂影响因素正交试验
底水油藏压裂产能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考虑毛管压力和重力作用,建立了三维油水两相渗流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利用研制的底水油藏压裂产能数值模拟软件,全面模拟分析了射孔厚度、压裂裂缝高度、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等对底水油藏压裂开采指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底水油藏进行射孔作业时应防止射开水层,采取控制裂缝高度的压裂工艺技术是确保底水油藏压裂有效的关键;在控制缝高的基础上,进行压裂施工规模的优化设计,以确定合理的裂缝长度和裂缝导流能力。
李勇明赵金洲郭建春胡景宏李新勇唐林
关键词:底水油藏压裂数值模拟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收率的正交试验分析研究被引量:21
2005年
针对启动压力梯度在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水驱油渗流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值求解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注水开发数值模拟软件。以反五点注采井网为例,引入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针对地层参数及注水开发参数对采收率的影响进行了直观分析,得到了这两项参数对采收率影响的主次关系,对于指导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方案的优化设计有一定实用意义。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油田开发设计中多参数问题的分析和优选。
李勇明李新勇郭建春赵金洲唐林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注水采收率正交试验法
介质变形和长期导流裂缝性气藏压裂产能模拟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在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孔隙压力的不断降低,使得介质变形而导致渗透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井的产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各种流体与固体耦合的数值模拟模型。然而,对于裂缝性储层和多相渗流问题,流固耦合模型中许多参数不易获取,且求解难度很大,使得耦合模型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很少有文献在气井产能模拟时将介质变形和就地的长期导流能力加以综合考虑。文章考虑介质变形引起的天然裂缝渗透率的变化和裂缝导流能力随时间递减的影响,建立了裂缝性气藏压裂后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推导出了数值计算模型;本模型易于编程求解,对于研究裂缝性气藏的渗流特征,特别是进行单井压后产能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计算表明:不考虑介质变形和导流能力递减所预测的气产量偏高;目前普遍使用的气藏数值模拟软件中,假定渗透率、裂缝导流能力为常数,以致模拟计算结果比实际偏高。
李勇明罗剑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裂缝性油气藏压裂导流能力
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煤层压裂液滤失计算被引量:4
2006年
建立了天然裂缝开启前、后的煤层压裂液滤失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解析解,并进行了计算分析,对于煤层压裂设计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李勇明王中武郭建春赵金洲
关键词:煤层气压裂压裂液滤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