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5104)

作品数:2 被引量:10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婷婷张美根刘庆阳刘艳菊杨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特征
  • 2篇颗粒物
  • 1篇沙尘
  • 1篇沙尘暴
  • 1篇能见度
  • 1篇污染特征分析
  • 1篇尘暴
  • 1篇春季
  • 1篇大气颗粒
  • 1篇大气颗粒物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麋鹿生态...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1篇张家口市环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刘艳菊
  • 2篇刘庆阳
  • 2篇张美根
  • 2篇张婷婷
  • 1篇钟震宇
  • 1篇杨峥
  • 1篇赵强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北京城郊冬季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颗粒物的污染特征被引量:69
2014年
本研究分析了北京冬季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的颗粒物污染特征,通过数学统计方法分析了其形成的可能原因.观测于2013年1月24—31日进行,在西三环城区和大兴郊区使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并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了PM2.5上的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浓度.结果表明,本次重污染天气的大气日均能见度低于3.0 km.PM10和PM2.5质量浓度日均最大值分别为675.5和453.4μg·m-3,平均质量浓度为349.2和260.8μ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所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通过比较PM2.5上化学成分的浓度发现,在城区和郊区,此次天气形成的共同污染源为冬季燃煤燃烧、汽车尾气排放和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而土壤/沙尘对郊区污染天气的形成有部分贡献.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对数负相关关系.
刘庆阳刘艳菊杨峥张婷婷张美根钟震宇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能见度
2012年春季京津冀地区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分析被引量:39
2014年
本研究表征了2012年春季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中京津冀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污染特征.借助PM10的水溶性元素、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浓度,分析推断沙尘暴天气过程中矿物气溶胶对城市气溶胶污染的交汇叠加作用.使用中流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于2012年4月1日~5月24日,在北京市西三环、天津空港经济区和张家口火车南站附近同时采集可吸入颗粒物(PM10),采用离子色谱和元素碳/有机碳分析仪分析获取其水溶性离子、元素碳和有机碳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北京、天津和张家口这3个采样点PM10质量浓度的日均值分别为233.82、279.64和238.13μg·m-3.4月27~29日,3个地区发生了沙尘暴天气,PM10质量浓度的最大日均值分别达755.54、831.32、582.82μg·m-3.沙尘暴期PM10的有机碳(OC)浓度、二次有机碳(SOC)/OC的比值、硝酸根(NO-3)和硫酸根(SO2-4)浓度均高于非沙尘暴期间.采用电荷平衡计算证明沙尘暴期间大气颗粒物表明呈碱性,说明外来沙尘暴与本地污染相互叠加,矿物元素改变了颗粒物表面的酸碱性,沙尘暴和有机物发生耦合,促进了二次有机物的转化.
刘庆阳刘艳菊赵强张婷婷张美根王存美
关键词:沙尘暴春季污染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