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FZX011)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郗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主义
  • 3篇资本主义
  • 2篇哲学
  • 2篇唯物
  • 2篇唯物主义
  • 2篇历史唯物主义
  • 1篇当代中国社会
  • 1篇当代中国社会...
  • 1篇形而上学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关系
  • 1篇哲学革命
  • 1篇哲学解读
  • 1篇政治经济
  • 1篇政治经济学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主体哲学
  • 1篇资本批判
  • 1篇现代性批判
  • 1篇现代性思想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篇郗戈

传媒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高校理论战线
  • 1篇马克思主义列...
  • 1篇哲学门

年份

  • 6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问题被引量:5
2012年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来透视现代性问题的,他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主义批判紧密相关。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看作现代性赖以存在、发展的一种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现代性"。但这并不是指现代性就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定的发展形式或实现方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之外,还可能存在"社会主义现代性"等其他类型的现代性发展形式。马克思主要依据现代性的内在发展逻辑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寻求现代性的内在超越。
郗戈
主体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与“类本质”概念之语义关系的哲学解读
2012年
“劳动”和“类本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两个关键性的概念。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深入地解读这对概念之间微妙而复杂的矛盾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点从一个侧面揭示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思想的要旨与精髓。本文认为,“劳动”与“类本质”这两个概念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冲突,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马克思扬弃传统形而上学的主体哲学、同时重建新型主体哲学的理论动机。实践主体概念的生成与哲学的非形而上学化,是内在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两个交织的层面。正是实践主体哲学的建立,为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和共产主义革命学说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郗戈
关键词:拒斥形而上学
从哲学革命到资本批判——重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被引量:2
2012年
传统教科书模式系统地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性,因而也就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要超越这种片面的解释模式,亟需阐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的统一性,并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逻辑与实质等根本性问题。从历史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核心内容是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意识不断生成、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不断成熟的过程。从逻辑视角看,马克思哲学革命内含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主义批判三个理论层面,三者彼此交织,结合为一个理论整体。由此,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哲学—政治经济学"总体性革命,其核心在于哲学革命与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统一。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根本意旨并不在于建立某种包罗万象的思辨哲学体系,而是在于开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批判与内在超越的历史路径。
郗戈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哲学革命资本批判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内在超越”问题
2012年
马克思主要是通过资本主义来透视现代性问题的,他的现代性思想与资本主义批判紧密相关。马克思将资本主义看作现代性赖以存在、发展的一种社会形式即“资本主义现代性”。但这并不是指现代性就等同于资本主义,而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定的发展形式或实现方式。在资本主义现代性之外,还可能存在“社会主义现代性”等其他类型的现代性发展形式。马克思主要依据现代性的内在发展逻辑来展开对资本主义的内在批判,寻求现代性的内在超越。
郗戈
“中国特色现代性”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在于,马克思的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能够指导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在中国现实境遇中把握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价值,就必须深刻把握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特殊性",创造性地转化马克思的思想资源,自觉回应"反现代化论"与"西化论"等当代流行思潮的挑战,合理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正确发展方向。
郗戈
关键词:马克思现代性思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被引量:2
2012年
与传统哲学教科书模式所表述的"超历史"的"普遍原理体系"不同,历史唯物主义有其时代性的问题意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克服资本主义所导致的诸种对抗性、分裂性矛盾,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问题意识。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不是贯穿于任何历史时代、地域文明的"普遍历史过程",而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主旨主要不是发现、阐明超越时代差别的"普遍历史规律",而是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建构社会主义"新现代性"。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不是"纯粹历史哲学",而主要是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社会理论",其理论特性主要体现为: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性立场和超越现代学科分工的总体性视野。
郗戈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