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2004CCA04000)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刘新才潘晶徐峰郭鹏举屠风华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冶金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篇快淬
  • 4篇快淬薄带
  • 4篇薄带
  • 3篇纳米
  • 3篇晶化
  • 3篇矫顽力
  • 3篇合金
  • 2篇等离子
  • 2篇永磁
  • 2篇永磁材料
  • 2篇晶化行为
  • 2篇放电等离子
  • 2篇放电等离子烧...
  • 2篇ND-FE-...
  • 2篇ND2FE1...
  • 2篇FE
  • 2篇磁材料
  • 2篇磁性能
  • 1篇等温
  • 1篇等温晶化

机构

  • 11篇宁波大学
  • 2篇南昌航空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宁...

作者

  • 11篇潘晶
  • 11篇刘新才
  • 6篇徐峰
  • 5篇郭鹏举
  • 3篇屠风华
  • 2篇张辉
  • 2篇肖军
  • 1篇崔平
  • 1篇谢忍
  • 1篇徐锋
  • 1篇李勇

传媒

  • 2篇功能材料
  • 2篇磁性材料及器...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稀土
  • 1篇稀有金属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热处理技术与...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3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放电等离子烧结永磁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烧结技术,近年来利用该技术进行材料制备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综述了利用SPS技术进行单相微米晶、纳米晶以及双相纳米永磁体烧结的研究进展。
张辉潘晶刘新才郭鹏举屠风华徐锋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永磁材料磁性能
SmCo_5和FeCo两种快淬薄带混合物机械研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在钼辊表面线速度V=35m/s条件下制备SmCo5和FeCo快淬薄带,对70(SmCo5)/30(FeCo)%(质量分数)的薄带混合物进行15~240min的短时间机械研磨实验,研究了该过程中研磨磁粉的微观组织演化和磁性能变化。XRD分析表明,机械研磨后的磁粉由SmCo5与α-(Fe,Co)两相构成;经过15min研磨后,SmCo5达到约6.5nm,而α-(Fe,Co)达到约23.9nm,而经过120min研磨的磁粉中两相的尺寸都〈10nm。VSM分析表明,经过60min机械研磨的磁粉的磁滞回线已呈现单一硬磁性相磁化的特征;在15~240min的机械研磨时间范围内,磁粉的饱和磁化强度随研磨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大,从研磨15min的0.92T到研磨240min后达到1.3T,而磁粉的剩磁和矫顽力都在研磨90min时达到极大值,分别为0.32T和9.6×10^4A/m。
潘晶屠风华刘新才郭鹏举张辉徐峰
关键词:快淬薄带机械研磨磁性能
Nd10.5Pr2.5Fe80Nb1B6非晶快淬薄带等温晶化行为及矫顽力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Nd10.5Pr2.5Fe80Nb1B6非晶快淬薄带在943,973和1003 K等温晶化与薄带组织和矫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在943 K等温晶化所需晶化孕育时间为12 min,973 K时为5 min,而1003 K时不足5 min。Nd10.5Pr2.5Fe75NbB6在1003 K晶化25 min后所得的(Nd,Pr)2Fe14B平均晶粒尺寸为163 nm,添加Nb显著延缓了Nd10.5Pr2.5Fe80Nb1B6快淬薄带晶化后的晶粒尺寸长大。加Nb,Pr能有效提高Nd10.5Pr2.5Fe80Nb1B6的矫顽力。在973 K晶化处理19 min时得到平均晶粒尺寸为96 nm的(Nd,Pr)2Fe14B单相组织,其最大矫顽力为1616 kA.m-1。
刘新才徐峰潘晶郭鹏举
关键词:ND-FE-B快淬薄带等温晶化矫顽力
冷却速度对低钕Nd-Fe-B合金的凝固行为影响的研究
对Nd8Fe86B6和Nd4.5Fe77818.5两种合金铸锭的非平衡凝固过程及组织、快淬速度对薄带相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8Fe86 B6铸锭相的组成为柱状品Nd2Fe14B、发达的树枝品α-Fe相和基本...
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凝固ND2FE14BΑ-FE快淬铸锭
文献传递
热压/热变形纳米磁体的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09年
综述了单合金和双合金热压/热变形纳米磁体的研究,分析了热变形参数对这两种磁体磁性能的影响,概括了贫稀土合金区的含量以及贫稀土和富稀土合金区的成分对双合金磁体磁性能的影响,双合金热变形磁体贫稀土、富稀土合金区域间的耦合机制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谢忍刘新才潘晶
关键词:双合金各向异性
快淬纳米RE2Fe(14)B/α-Fe双相稀土永磁材料的晶化行为被引量:5
2008年
综述了快淬纳米RE2Fe14B/α-Fe双相稀土永磁薄带工艺参数对非晶晶化行为的影响,介绍了薄带在磁场作用下的晶化、放电等离子晶化烧结和焦耳加热晶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多数文献表明,采用在两个快淬临界速度之间的辊速制备快淬薄带、再经过晶化的方法,易得到晶粒尺寸相对均匀、磁性稳定的纳米磁粉;随着晶化处理时加热速度的增加,磁性相非晶晶化转变温度逐步提高,进而由α-Fe和RE2Fe14B分别形核长大到两相在同一温度下晶化转变,晶化的纳米晶尺寸更加细小、均匀,中间相的转变受到抑制。磁场晶化、放电等离子晶化烧结和焦耳加热晶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徐峰潘晶刘新才
关键词:纳米双相稀土永磁材料快淬薄带非晶晶化相组成
Sm(Co0.68Fe0.20Cu0.08Zr0.04)z(z=10、12)合金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特征
2008年
在V=15m/s淬速下制备Sm(Co_(0.58)Fe_(0.20) Cu_(0.08)Zr_(0.04))_z(z=10、12)合金的快淬薄带,对薄带的相结构和微现形貌进行了研究。薄带自由表面SEM分析表明,微观组织由取向生长的胞柱晶束呈编织状构成,当z=10时,一个胞柱晶尺寸大约为(1~1.5)μm×(15~25)μm,而一个胞柱晶束的尺寸大约为(18~13)μm×(15~25)μm,当z值由10增大至12时,胞柱晶束变窄、变短.薄带自由表面XRD和EDAX分析显示,z=10的合金快淬薄带的微观组织以1:7H结构为主,伴有少量的2:17H结构,而z=12的合金快淬薄带相结构是2:17H.取向生长的胞柱晶的c轴[001]在薄带平面内取向,每一束胞柱晶内各柱晶的c轴是互相平行的,而不同胞柱晶束的c轴取向不同。
潘晶刘新才郭鹏举徐峰肖军
关键词:快淬薄带相结构
放电等离子烧结Nd-Fe-B过程特征
2008年
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放电等离子烧结的Nd-Fe-B永磁体在烧结过程中样品收缩量随温度的变化,讨论了提高样品密度的措施。放电等离子烧结的Nd-Fe-B永磁体晶粒细小且均匀,晶粒平均尺寸为3.8μm,为一般传统粉末烧结制备Nd-Fe-B磁体晶粒尺寸的1/4。
徐峰潘晶刘新才
关键词:放电等离子烧结微观结构
辊速及晶化工艺对(Nd,Pr)_(13)Fe_(80)Nb_1B_6快淬薄带组织和矫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用熔体快淬法制备(Nd,Pr)13Fe80Nb1B6快淬薄带并晶化处理,研究辊速和晶化条件对其组织和矫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20、25和35m/s分别得到纳米晶、部分非晶和完全非晶薄带,且在18m/s制备的薄带有较好的c轴各向异性。快淬态薄带的矫顽力随辊速(10-25m/s)的增大而增加。非晶薄带晶化后由(Nd,Pr)2Fe14B相和富稀土相组成,且完全非晶薄带晶化后比部分非晶薄带晶化后的矫顽力要高,这是由于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均匀的微结构造成的。非晶薄带晶化后矫顽力最大为1616kA/m,高的矫顽力与添加Pr和Nb有关。
刘新才郭鹏举潘晶徐峰李勇崔平
关键词:晶化矫顽力
纳米晶Sm-Co合金的矫顽力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7年
纳米晶Sm-Co永磁合金具有独特的矫顽力特性。综述了高能球磨和快淬两种工艺制备的纳米晶Sm-Co永磁合金的矫顽力与工艺过程、添加元素和显微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矫顽力机制进行的探讨。
潘晶肖军刘新才
关键词:纳米晶矫顽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