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2009437)

作品数:7 被引量:69H指数:6
相关作者:张金玉赵彦鹏葛明晓邓伟民林德伟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受精
  • 7篇体外
  • 7篇体外受精
  • 7篇胚胎
  • 7篇胚胎移植
  • 3篇益气
  • 3篇益气血
  • 3篇气血
  • 3篇综合征
  • 3篇卵巢
  • 3篇卵巢过度刺激
  • 3篇卵巢过度刺激...
  • 2篇性激素
  • 2篇性激素水平
  • 2篇妊娠
  • 2篇妊娠率
  • 2篇生成素
  • 2篇周期
  • 2篇黄体生成
  • 2篇黄体生成素

机构

  • 7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葛明晓
  • 7篇赵彦鹏
  • 7篇张金玉
  • 6篇邓伟民
  • 4篇林德伟
  • 2篇郭新宇
  • 1篇李海霞
  • 1篇袁启龙
  • 1篇于妍
  • 1篇梁欣媚

传媒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结合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行IVF-ET患者249例随机分成中药组(115例)及对照组(134例),两组均采用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治疗,中药组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同时给予中药促黄体颗粒1周,给予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加用经后增殖颗粒至HCG日;取卵后继续给予促黄体颗粒1周;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对两组临床资料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HCG日E2、P、LH水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取辅助生育技术的同时,运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邓伟民赵彦鹏葛明晓张金玉郭新宇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
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卵泡液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研究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卵泡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行IVF-ET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中药组(45例)及对照组(41例),中药组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同时口服中药促黄体颗粒1周,给予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口服中药经后增殖颗粒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促排卵治疗不加用中药,两组均于取卵日留卵泡液,用酶联免疫反应法(ELISA)测定TGFβ1,放射免疫法测定雌二醇(E2)及孕酮(P)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结果 中药组卵泡液TGFβ1[(3.25±1.11)pg/L]和LH水平[(0.89±0.45)IU/L]明显高于对照组[(2.21±1.08)pg/L,(0.57±0.42)IU/L,P<0.05]。结论 益气血补肝肾法能显著提高卵泡液TGFβ1和LH水平,从而提高胚胎的种植率。
葛明晓张金玉赵彦鹏林德伟邓伟民
关键词:促黄体生成素
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辅助生育技术结合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再次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ET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41例)及对照组(41例),中药组在第2次IVF开始前3个月经周期及IVF周期中均给予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则不予中药,IVF周期开始后2组均采用标准长方案降调节超促排卵方案。对两组临床资料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获卵数、优质胚胎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在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患者的HCG日8~13 mm内膜所占百分比大于对照组(P<0.05);中药组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采取辅助生育技术的同时,运用中药益气血补肝肾法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胚胎种植率和妊娠率。
邓伟民赵彦鹏葛明晓张金玉郭新宇
关键词: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妊娠率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中医证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方法分析58例OHS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Golan分度的关系。结果 OHSS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肾两虚兼水湿内停证为主。随着病情的加重,脾肾两虚证、脾肾两虚兼水湿内停证、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兼气滞血瘀证依次呈递进关系。轻度患者以脾肾两虚和脾肾两虚兼水湿内停为主要证型,这2个证型在OHSS轻度患者中所占比例相当;中度OHSS患者以脾肾两虚兼水湿内停为主要证型;10例重度OHSS患者均为脾肾两虚水湿内停兼气滞血瘀证。结论 OHSS中医证型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
赵彦鹏葛明晓张金玉邓伟民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中医证型
益气血补肝肾法对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观察垂体降调节超促排卵周期加用益气血补肝肾中药对体外受精(IVF)周期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行周期标准长方案垂体降调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101例)和对照组(106例),中药组于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曲普瑞林)降调节时加用促黄体颗粒1周,于应用促性腺激素(Gn)促排卵时加用经后增殖颗粒至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取卵后继续给予促黄体颗粒1周。对照组采用标准方案治疗不加用中药。主要观察2组一般资料、HCG日血清性激素水平及临床结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不孕因素构成比例、平均年龄、不孕年限、获卵数、受精方式、受精率、平均移植胚胎数、黄体酮用量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中药组平均Gn天数和Gn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01),HCG日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中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0.47)U/L和(1.06±0.53)U/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种植率和双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妊娠率及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益气血补肝肾中药能适当提高垂体降调节后HCG日的LH水平,减少Gn用量和使用天数,增加胚胎种植率。
葛明晓赵彦鹏张金玉林德伟于妍李海霞袁启龙邓伟民
关键词:促黄体生成素
促黄体颗粒治疗轻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促黄体颗粒治疗轻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黄体支持的基础上用促黄体颗粒治疗,对照组只给予黄体支持。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8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促黄体颗粒治疗轻中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疗效确切。
赵荣赵彦鹏林德伟葛明晓张金玉
关键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补肾健脾利湿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利湿中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防治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效果。【方法】筛查IVF-ET超促排卵周期OHSS高危因素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中药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应用相同的超促排卵方案,中药组加用补肾健脾利湿中药。比较2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及OHSS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性腺激素(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HCG日)雌二醇(E2)水平及临床妊娠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日中药组OHSS发生率(21.6%)显著低于对照组(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率(94.6%)显著高于对照组(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19例患者为了预防中、重度OHSS的发生进行了全部胚胎冻存。【结论】对于IVF-ET周期OHSS高危患者加用补肾健脾利湿中药,能显著降低OHSS发生率和OHSS严重程度,增加OHSS高危患者新鲜周期胚胎移植率。
葛明晓张金玉邓伟民赵彦鹏梁欣媚林德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