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09A014)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相关作者:毕娅欣金国玺张士荣于磊周静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动脉内
  • 3篇动脉内膜
  • 3篇动脉内膜中层...
  • 3篇中层厚度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内膜
  • 3篇内膜中层厚度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内
  • 3篇颈动脉内膜
  • 3篇颈动脉内膜中...
  • 2篇血管
  • 2篇氧化氮
  • 2篇一氧化氮
  • 2篇糖尿病前期
  • 2篇皮素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机构

  • 4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4篇金国玺
  • 4篇毕娅欣
  • 3篇周静
  • 3篇于磊
  • 3篇张士荣
  • 2篇胡小磊
  • 1篇石彦
  • 1篇张琴
  • 1篇王路
  • 1篇张燕
  • 1篇梁冰
  • 1篇何刚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受损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测量30名成年人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45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组)者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临床指标,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IMT,检测2组的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IFG组的IMT、ET-1和NO均高于NGT组(P<0.01);IMT与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NO、甘油三酯(TG)、ET-1、空腹胰岛素(FINS)、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舒张压(DBP)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NO与IMT、SBP、ET-1、TG、FINS、HOMA-IR、HOMA胰岛细胞功能(HOMA-β)、DBP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ET-1与IMT、SBP、NO、BMI、FINS、HOMA-IR、HOMA-β及TG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IMT影响因素依次为NO、TG、空腹血糖、ET-1;ET-1的影响因素依次为NO、餐后2 h血糖;NO的影响因素依次为SBP、ET-1。结论:IFG人群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已发生变化;早期干预可以改善IFG人群的胰岛功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也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金国玺毕娅欣于磊胡小磊周静张士荣王路
关键词:血糖空腹血糖受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素-1一氧化氮
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就诊和体检人员,包括正常人20例,空腹血糖受损28例,糖耐量异常40例,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异常32例。采集患者年龄、吸烟史、BMI等,并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ET-1、NO等指标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结果①IFG、IGT、IFG+IGT三组在年龄、BMI、DBP、FBG、PBG、FINS、TG的值均高于NGT组(P<0.05),IFG+IGT在年龄上高于IFG和IGT组(P<0.05)。②IFG、IGT、IFG+IGT三组的IMT、ET-1、NO值均高于NGT组(P<0.05),IGT与IFG相比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IGT组与IFG组相比ET-1、NO两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发生IGT以及IFG+IGT、年龄、性别、吸烟、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TC、TG、ET-1、NO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PBG、TG、ET-1、和吸烟。结论糖尿病前期人群戒烟、严格控制血脂、血糖对大血管病变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于磊金国玺毕娅欣张士荣周静石彦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大血管病变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LOGISTIC回归分析
缺氧诱导因子1α Pro582Se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Pro582Ser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PCR-RFLP技术检测HIF-1α基因外显子1 285 bp位点多态性。结果 :HIF-1α外显子1 285 bp存在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使脯氨酸变为丝氨酸(Pro582Ser);糖尿病患者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该位点CT杂合子频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HbA1c、低HDL-c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Pro582Ser多态性未进入方程。结论:高HbA1c、低HDL-c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HIF-1αPro582Ser多态性可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但仍需进一步探讨。
张琴毕娅欣金国玺张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多态性
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均为≥60岁的老年人,包括26名正常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26例、糖耐量受损(IGT)40例及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30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临床指标,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颈动脉IMT;检测各组的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①IFG、IGT、IFG+IGT三组的IMT值、ET-1和NO值均高于NGT组(均P<0.01),IFG+IGT组的NO高于IGT组(P<0.05)。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NO、TG正相关(P<0.01);NO与FINS、2 h PBG、HOMAIR、IMT、ET-1、TC、TG正相关(P<0.01);ET-1与NO、TG正相关(P<0.01),与FINS、HOMA-IR、HOMA-β正相关(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MT影响因子依次为收缩压、TG、BMI;ET-1的影响因子依次为NO、SBP、TG;NO的影响因子依次为SBP、HOMA-IR、PBG、TG。结论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已发生变化;与IMT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与糖代谢紊乱有更好的相关性。
金国玺梁冰毕娅欣何刚于磊胡小磊张士荣周静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素-1一氧化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