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8JA720022)

作品数:12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再林张少倩王磊程秋君黄萌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肯塔基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哲学
  • 3篇生命
  • 2篇形上学
  • 2篇哲学视野
  • 2篇身体
  • 1篇形而上学
  • 1篇意蕴
  • 1篇阴阳
  • 1篇幽明
  • 1篇语言
  • 1篇证法
  • 1篇至诚
  • 1篇中国古代美学
  • 1篇中国式
  • 1篇中国哲学
  • 1篇儒家
  • 1篇儒家思想
  • 1篇身体性
  • 1篇身体语言
  • 1篇身体哲学

机构

  • 1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肯塔基大学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北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张再林
  • 1篇刘学智
  • 1篇黄萌
  • 1篇程秋君
  • 1篇燕连福
  • 1篇张少倩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江海学刊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河北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符号与传媒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知性伦理”到“家本伦理”——关于中西传统伦理学的一个比较
2009年
如果说,肇始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伦理学由于以意识化的认知为起点,以祛性化的契约思想为原则,指向还原论式的规范伦理,体现为一种无家性的"知性伦理"的话,那么,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伦理学,则由于以身体主义的安身为起点,以肇端于夫妇的对话伦理为原则,指向家谱化、示范型的躬行伦理学,体现为一种明确的"家本伦理"。在"自然家园"日渐丧失、"家庭伦理"日益失落、"离家出走"日趋频现的今天,当"知性伦理"日渐显得捉襟见肘时,重新发现并构筑一种"家本主义"伦理学,也许可以为人类走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及个人伦理方面的困境,提供一些颇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
张再林燕连福
《论语》为何多讲“信”而少言“诚”——兼论“诚”的形上学意蕴被引量:1
2014年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却多言"信"而少言"诚"。《论语》为何多讲"信"而少言"诚"?此绝非一般的言多言少的问题,其不仅涉及"信"与"诚"的意义差别,更涉及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其间从孔子到思孟学派的思想深化,特别是"诚"的形上学内涵与其作为道德心性论范畴的思想特质,是理解这一现象的关键。
黄萌刘学智
关键词:忠信论语儒家思想
身体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生命辩证法——兼论中西辩证法的理论之辨被引量:9
2013年
我们自身的"身体"视野的开显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而又极其重要的维度。这种身体新视野在中国哲学中的开显,不仅最终决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是一种有别于西方意识性哲学的身体性哲学,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传统辩证法作为一种生命辩证法而与西方的思维辩证法迥然异趣。这种迥然异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未脱思辨的原罪而具有纯思性,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立足于切身的生命关怀而具有涉身性;(2)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以正题、反题的正反型为其逻辑原型,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以阴性、阳性的阴阳型为其生理原型;(3)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最终为我们指向了一种坚持整体取代个体、预成取代生成的总体论,而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则最终为我们指向了一种坚持个体即整体、坚持生命不断生生的全子论。无疑,在人类正在从知识型文明步向生态型文明的今天,对有别于西方式的思维的辩证法的中国式的生命的辩证法的理论实质的重新揭示,显然具有积极的理论和时代意义。
张再林
关键词:身体哲学
“死而不亡”如何成为可能?——张载“气化生死观”的现代解读被引量:3
2012年
张载的生死观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对生死本身的思考,它是循着认识论→本体论→人生论这一理路展开的。如果说在认识论上它在"幽明之辨"名下提出一种象的显微无间的现象学,并由此进入到一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话,那么,这种气的聚散一体的本体论的推出,则进而以天人合一的方式,使人的生死无间的生死观思想得以破显。张载所谓气的聚散也即所谓气的阴阳的气化生死观,既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周易的乾坤之道相接,又以"乾称父,坤称母"的"天亲合一"的方式,体现了向"家本主义"的周礼的宗法思想的历史回归。故张载的生死观的理论深旨,乃是以其直切生命本身的智慧,实现了对"内在超越型"的中国古老的宗教传统的深刻揭示和忠实皈依。
张再林
作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中国古代审美中身体性维度的探析被引量:5
2011年
从身体出发的中国哲学不仅导致了中国古人对身体的生命欲望的积极肯定,而且也进而从"欲"到"食"、从"食"到"味"地使"味道"作为"原道"地位得以确定。把这一理解用于审美领域,则使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即:对于中国古人来说,美与其说是一种贝尔所谓的视觉化的"有意味的形式"(significant form),不如说是一种我们所谓的味觉化的"有味道的形式"(tasty form)。同时,这种作为"有味道的形式"的美,一如对味道本身的分析所示,其具有"亲体性"、"咸和性"以及"品味性"这三个主要理论特征。这些特征表明,与中国古老的大易之道一致,并与业已趋于唯心化的西方传统的美学理论迥然异趣,中国古代美学代表了人类文化中的一种更忠实于我们自身生命的,也更为原生态的美的理论。
张再林张少倩
关键词:中国古代美学
身心一体:郭店竹简的“一贯之道”被引量:3
2012年
正如其文本中的""("仁")字一字点破的那样,郭店竹简是以身心一体为其思想主旨,并借以构建其整个学说和体系的。竹简不仅为我们推出了其天人观上的内生外成的"天人合一"思想,推出了其伦理观上的"诚于中,形于外"的"至诚之道",还使其亦心亦身、亦心理亦生理的"情"之本体得以豁然揭晓。因此,在整个竹简中,身心一体毋宁说已成为其真正的"一以贯之"之道。而该道身心的如如朗现,既体现了对中国古老的无间身心的大一、大化之原道的历史回归,又以其与后儒唯心主义的"心性论"道统思想的分道扬镳,以其之于中国式"宏大叙事"的根本的、彻底的颠覆,为我们开启了中国思想史的一种全新的诠释和深度的检讨。
张再林
关键词:天人合一情本体
身体语言的缺失与哲学的“无家性”被引量:1
2012年
"家庭危机"与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话语中的"无家性"问题关联。西方"无家性"哲学是以"知识—存在"为存在论,以"精神—伦理"为伦理学核心的体系,其缺陷在于离开与人生命天然相连的家庭,囿于知识、精神话语表达人伦情感。从身体语言思考哲学的"无家性"问题,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哲学因"重身"进而"重家",继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而西方传统主流哲学因"灵-肉"二分,并把身体对象化为没有灵性的物质实体,进而导致理论上的"轻家"、"祛家",以至于灵魂漂泊,"无处安家"。要重建以家庭为中心的现代文化,中国传统哲学"身-家-天下"的一体化范式,可望提供有益的参照。
王磊程秋君
关键词:家庭家庭危机身体
再造“太极图”——重构中国传统哲学理论体系的一点设想被引量:5
2013年
现今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建设面临着和宋明理学兴起前夜几乎同样的时代语境、时代课题,由此,一种既顺应时代潮流,又坚持中国文化本色的中国哲学全新理论体系的开出成为当务之急。这种全新理论体系不仅首先要对中国传统的哲学方法论给予重新反思,使"直觉式"方法与"工具式"方法在中国哲学中均予以确立,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即工夫即本体地最终使一种以"身"为本而非以"思"为本,体用并重、道体与器用兼综的中国本体论的理论图式得以生动展示。我们相信,惟有这一新"太极图"图式的真正推出,才能使中国哲学理论以一种"返本开新"的方式,在昂首走向现代世界的同时,真正实现向自己古老的而又充满活力的传统的历史回归。
张再林
关键词:宋明理学
以“家”为归——罗近溪哲学主旨探微被引量:2
2013年
罗近溪哲学的主旨并非仅仅在于其对所谓"赤子之心"的发明,也并非可简单地概括为所谓的"求仁为宗",而那种近溪学说"近禅"的说法则更是流于对其思想的不可原谅的误读。与所有这些解读不同,一种更为深入的分析表明,其主旨应体现为近溪思想作为泰州学派"身道"的真正光大者,在把身体的"亲亲"之知体还原为"生生"之本体的同时,还与此一致地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身向家的生成"这一生命谱系的衍化活动及衍化过程,从而开显出中国哲学思想所特有的"家本"的理论深髓。这使得近溪学说的推出既可视为一种"后理学"意义上的对中国哲学的理论开新,又直续《易》、《礼》,代表了在中国文化业已步入"家道中落"乃至"无家可归"的历史境遇之际,新一代思想家对中国古老而悠久的"宗亲之道"、"宗法之道"的历史回归。
张再林
器:“备物致用”与“备而不用”之间——一种比较哲学视野下的中国式“用具形上学”的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从一种比较哲学视野出发,本文指出和西方一样,中国传统哲学中亦存在着一种"用具的形而上学",与此同时,还为我们揭示出了中西"用具的形而上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如果说西方传统的"用具的形而上学"的"用具"仅为"有用"的"用具"的话,那么中国传统的"用具"则体现为"备物致用"的"用具"(用器)与"备而不用"的"用具"(礼器)二者兼而有之;进而,如果说前者基于"用器"之用,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而为我们更多地彰显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的话,那么,后者则基于"用具"的"用"与"无用"的二重性,以一种"道以器显"的方式,使中国哲学既走向了合乎"目的性"的"人"之道,又走向了"目的性"消解的"天"之道,而游刃有余、从容中道于"天"、"人"之间。无疑,中国哲学的"器"的二重性的揭示,不仅以一种体用不二的方式使其亦"天"亦"人"之道的哲学之谜得以破译,也为"器的文明"旗帜下的现代人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器用实践方式的借鉴。
张再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