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5130)

作品数:5 被引量:72H指数:3
相关作者:曹文志王飞飞苏彩霞李颖陈劲松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龙江流域
  • 2篇九龙江流域
  • 1篇氮矿化
  • 1篇氮循环
  • 1篇虚拟水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盐
  • 1篇水资源
  • 1篇水资源评价
  • 1篇水足迹
  • 1篇内源释放
  • 1篇资源评价
  • 1篇总磷
  • 1篇硝化
  • 1篇硝化作用
  • 1篇矿化
  • 1篇矿化作用
  • 1篇反硝化
  • 1篇富营养化
  • 1篇氨化作用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曹文志
  • 4篇苏彩霞
  • 4篇王飞飞
  • 3篇李颖
  • 2篇陈劲松
  • 1篇万显会
  • 1篇李文权
  • 1篇潘文俊
  • 1篇曹娣
  • 1篇方婧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亚热带资源与...
  • 1篇环境科学导刊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被引量:55
2012年
以虚拟水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概念,本文运用该理论对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进行了水足迹计算,并应用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结论和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水足迹计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人均水足迹计算值为1440.695m3/(capy)。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自给率为96.26%,进口依赖度仅为3.74%,对内部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内部效益均不大,万吨水足迹人口密度为6.94人/万t,水足迹经济效益23.81元/m3,水足迹土地密度为36.4万m3/km2;水资源净贸易输出量为3.53亿m3,贡献率为3.80%,呈现较高的外向型;水资源匮乏指数为54%,水资源压力指数为57.80%。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足迹计算值显著大于水资源公报数据,人均水足迹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水匮乏度极低,水自给率较高。总体而言,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潘文俊曹文志王飞飞陈劲松曹娣
关键词:虚拟水水足迹水资源评价九龙江流域
南方丘陵地区竹林河岸系统的氮矿化、反硝化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原位培养法和乙炔抑制-静态土柱培养法,对南方丘陵地区竹林河岸系统的矿化、反硝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氮矿化速率为-0.28~0.30mg·kg-1·d-1(以N计,下同),且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在系统中,与入口区与中部区的土壤氮矿化作用平均强度相比,毗邻河道的河岸区更为强烈.土壤氨化速率为-0.43~0.35mg·kg-1·d-1,硝化速率为-0.32~0.61mg·kg-1·d-1.其中,硝化作用产生的硝态氮占原地土壤硝态氮的24%~80%,平均为56%.反硝化作用强度为0.03~3.88mg·m-2·d-1,降雨期间土壤的反硝化水平显著高于无降雨期间,平均强度表现为:河岸出口>河岸入口>河岸中部,并呈现出较大的时空差异.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存在较强的耦合作用.较河岸区入口处和中部区而言,毗邻河道的河岸区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更为活跃.
方婧曹文志苏彩霞
关键词:矿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
九龙江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机制被引量:10
2012年
基于对九龙江上游龙潭湖富营养化水体和沉积物现状的监测结果,通过与国内富营养化深水湖库和流域下游大型富营养化浅水湖泊进行对比,深入探讨了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发生的原因及主导机制.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具有外源污染物输入较少的特点,较下游大型浅水湖泊更易受温度等气候条件和沉积物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以及外源输入总磷控制具有较强的滞后效应,因此对流域上游浅水湖泊富营养化的控制必须重视内源营养盐释放,特别是结合态磷的内源释放问题.
李颖曹文志张玉珍李文权苏彩霞王飞飞陈克华
关键词:富营养化沉积物总磷内源释放
九龙江库区河段的营养盐滞留效应被引量:4
2012年
通过估算2007年我国南方溪流九龙江流域库区河段的NH4-N和TP的输送通量,探讨水库对营养盐的滞留效应。该河段径流量和营养盐通量均表现出丰水期高枯水期低的季节性特征。系统对NH4-N存在较强的正滞留效应,滞留率为32%,对总磷的滞留率为-10%,可能是河流"湖库化"导致河流沉积物中磷大量释放。
苏彩霞曹文志李颖王飞飞万显会
关键词:营养盐
中国东南地区源头溪流五川流域的氮饱和特征
2012年
以九龙江流域典型的农业源头溪流——五川溪为研究区域,开展每月一次共2年的NO3-采样用于溪流氮饱和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和2007年溪流的NO3-浓度分别为35.5~319.5μeqL-1和5.0~353.6μeqL-1,根据Stoddard和Traaen提出的氮饱和划分准则,五川流域分别处于氮饱和阶段2/3和阶段2,接近氮饱和.氮饱和阶段随着NO3-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五川溪流的氮饱和阶段存在着时间上的变化.河流生态系统中氮负荷增加,使河流达到氮饱和状态,并最终改变溪流系统硝化和反硝化等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随着NO3-浓度的增加,五川源头溪流已成为流域内重要的NO3-源.
王飞飞曹文志李颖苏彩霞陈劲松
关键词:氮循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