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1704)

作品数:82 被引量:705H指数:14
相关作者:杨关林张哲贾连群张会永宋囡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小型猪
  • 17篇心病
  • 17篇冠心病
  • 15篇动脉
  • 14篇动脉粥样硬化
  • 14篇巴马小型猪
  • 13篇中医
  • 8篇动物
  • 8篇高脂
  • 7篇动物模型
  • 7篇血管
  • 7篇粥样硬化模型
  • 7篇从脾论治
  • 6篇代谢
  • 6篇心肌
  • 5篇心绞痛
  • 5篇型心
  • 5篇绞痛
  • 4篇蛋白
  • 4篇型心绞痛

机构

  • 74篇辽宁中医药大...
  • 47篇辽宁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辽宁省中医研...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沈阳市食品药...
  • 1篇鞍钢集团总医...
  • 1篇广东省中医药...
  • 1篇温莎大学

作者

  • 65篇杨关林
  • 37篇张哲
  • 18篇张会永
  • 18篇贾连群
  • 13篇刘悦
  • 13篇宋囡
  • 11篇庞琳琳
  • 10篇张杰
  • 10篇孔德昭
  • 9篇王洋
  • 7篇尹妮
  • 7篇闵冬雨
  • 7篇张帆
  • 6篇陈智慧
  • 6篇高晓宇
  • 5篇裴宇鹏
  • 5篇刘光辉
  • 5篇吕美君
  • 5篇李芹
  • 4篇杨茗茜

传媒

  • 18篇辽宁中医药大...
  • 16篇中华中医药学...
  • 14篇中华中医药杂...
  • 10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8篇2019
  • 11篇2018
  • 19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杨关林“痰瘀学说”理论发挥被引量:26
2017年
中医"痰瘀学说"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发展日趋完善,杨关林教授是该学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率先提出"血脉病"理论,以"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互结,闭阻血脉"立论,较早提出"祛痰化瘀、和血通脉"法论治血脉病,充实和发展了"痰瘀"理论。
刘悦张哲张会永王洋张帆孔德昭高晓宇尹妮李佳杨关林
关键词:血脉病痰瘀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调查
李东垣伍用黄芪人参之经验探析被引量:4
2019年
李东垣,"金元四大家"之一,为"补土派"之代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理论,临证治疗时重视顾护脾胃,长于补气健脾,用药时尤擅用黄芪人参,文章选取李杲最具代表性的《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四部著作,对其中黄芪人参配伍应用的方剂进行归纳,发现黄芪人参共用的方剂共有79首,其中《内外伤辨惑论》载有7首,《脾胃论》16首,《兰室秘藏》46首,《医学发明》10首,除去1首方剂在多部书中出现的情况,共为65首,文章对上述方剂进行总结整理,以探析其在内外妇儿五官科等临床各科的价值及应用。
张东伟杨关林赵宏月
关键词:人参配伍
运用德尔菲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条目筛选的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1)筛选、优化条目并制定《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2)建立能体现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的疗效评价工具。方法:在参考国标、行标的基础上,结合专家会议意见形成《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运用德尔菲(Delphi)法向行业内50位专家发送2轮调查问卷,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问卷收回率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总体权威系数为85%,专家意见的总体协调系数W为0.296,P<0.05。共删除4个条目,确定将胸闷、胸痛、脘痞、便溏等16个条目及其轻重程度纳入中医证候计分表中。结论:参与调查的专家代表性和积极性均较高,其权威程度以及协调性较好。应用德尔菲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条目的筛选达成一致的专家共识。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实践来评价该证候计分表对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的作用价值。
孔德昭吕美君张哲王洋刘悦刘光辉陈雪娇杨关林
关键词:德尔菲心绞痛
中医脾脏象理论导源及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脾脏象理论亦是脏象理论研究的核心,中医脾脏象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渐次完善的历史过程,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整理已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理论,但随着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的发展,中医脾脏象理论仍需我们不断补充和完善。文章以时代为主线,厘清中医脾脏象理论的发展脉络和特点,以期促进中医脾脏象理论的发展和原始创新。
刘悦寇晓忱张会永唐晶陈智慧王洋孔德昭张帆高晓宇陈莹王琪格张哲杨关林
小型猪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饲料配方的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本实验中高脂饲料对血脂的影响及饲料组分的具体作用。方法:将55只巴马小型猪分为两组,正常组5只,手术组50只。正常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手术组予高脂喂饲,实验周期为48周。手术组于第2周行冠状动脉机械损伤术,各组于第24、28、36、48周分别测定血脂水平变化。结果:因手术组分为模型组和药物干预组,故仅对正常组和模型组进行统计,以便观察高脂喂饲对血脂的影响。第24、28、36、48周时,模型组TC、TG、LDL-C、ox-LDL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HDL-C水平在第24周明显高于正常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随后逐渐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组,在28、36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48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采用的高脂饲料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小型猪的高脂血症,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冯元洁尹妮高玉竹周鹤王双张哲杨关林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高脂饲料
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证大鼠的血清代谢物谱群特征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脾气虚证大鼠血清代谢物谱群变化,并探讨四君子汤对脾气虚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21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治疗组。运用LC-Q/TOF-MS技术对大鼠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应用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分析研究组间代谢物谱图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选取血清中与证型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结果:脾气虚组大鼠代谢谱图发生改变,与正常组相比,脾气虚组中苯丙氨酸等15个小分子代谢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油酸等18个小分子代谢物含量显著升高(P<0.05),通过给予四君子汤治疗,这些小分子代谢物的血清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5)。结论:脾气虚组大鼠出现不同于正常大鼠的血清代谢谱群特征,其存在多种代谢途径的异常,而四君子汤对这种紊乱状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甄毕贤贾连群杨关林
关键词:代谢组学脾气虚证四君子汤血清
基于Meta分析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VIP)等,检索时间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4月,搜集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西药常规比较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合计108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与单纯西药常规比较治疗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症状,提高心绞痛改善有效率[RR=1.23,95%CI(1.15,1.32)],改善心电图缺血[RR=1.23,95%CI(1.12,1.36)],减少硝酸甘油用量[RR=1.34,95%CI(1.19,1.51)],改善中医症状[RR=1.29,95%CI(1.19,1.41)],调节血脂(总胆固醇[MD=-0.41,95%CI(-0.65,-0.17)]和甘油三酯[MD=-0.29,95%CI(-0.46,-0.11)]),提高SAQ评分,但是贴敷疗法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疹、水泡等不良反应。结论:西药常规加中药穴位贴敷较单纯西药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是纳入研究数量偏少、质量偏低,期待有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对照试验纳入Meta分析以提高证据级别。
隋吉峰陈岩张哲李芹
关键词:穴位贴敷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9~12月龄实验用巴马小型猪生理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实验用9~12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巴马小型猪生理特征参考值。方法:选取9~12月龄雄性去势普通级小型猪8只高脂喂养,5只普通喂养,连续检测体尺值、耳温、肛温、心率、呼吸、血压4个月。分别统计分析高脂喂养和普通喂养9~12月龄小型猪的生理特征,及两种喂养方式在生理特征上的差异。结果:9~12月龄高脂组小型猪体尺值与正常组小型猪体尺值均有统计学差异,高脂组均大于同月龄正常组,提示高脂组增长快于正常组。高脂组体温(耳和肛)、心率、呼吸与正常组有一定差异,耳温、肛温、心率均高于正常组,而呼吸低于正常组,同时可见正常组体温随着月龄增长呈下降趋势。两组血压相当,但两组可见血压随着月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初步建立9~12月龄不同喂养方式巴马小型猪的生理特征参考值,为巴马小型猪进一步应用于实验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杨茗茜张会永苏晓琳庞琳琳杨关林
关键词:生理指标
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研究的思考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其研究方法在探索中取得系列成果,证候疗效评价日益受到关注和认同,但个体化辨证论治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如何进行群体化的临床疗效评价仍然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辨证方法的主观性导致在中医专业医生缺位条件下难以开展辨证论治,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医药的有效推广应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或许为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医原创思维与人工智能的恰当融合可能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临床诊断与疗效评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陈智慧张哲裴宇鹏张会永李芹孟晓媛段阿里杨关林刘继东
关键词:中医药辨证诊断疗效评价人工智能
冠心病痰浊证和血瘀证的生物学证候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冠心病以痰浊证和血瘀证为常见中医证型。文章从现代医学角度,阐述痰浊证和血瘀证辨证客观化进展。在血管内皮功能、炎症、脂肪因子、血脂、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面,痰浊证和血瘀证与其他证型间呈现差异性表达,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刘林任爽张杰
关键词: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辨证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