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6-32)

作品数:4 被引量:257H指数:4
相关作者:曾燕武金岗邱新法谢志清杜银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气候
  • 3篇城市热岛
  • 2篇酸雨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气候倾向率
  • 2篇倾向率
  • 2篇热岛效应
  • 2篇城市热岛效应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蒸发
  • 1篇蒸发量
  • 1篇蒸发皿
  • 1篇蒸发皿蒸发量
  • 1篇水汽
  • 1篇水汽压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气温
  • 1篇热岛强度

机构

  • 7篇江苏省气象科...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江苏省气象局

作者

  • 6篇曾燕
  • 3篇杜银
  • 3篇武金岗
  • 3篇邱新法
  • 3篇谢志清
  • 1篇刘昌明
  • 1篇潘敖大
  • 1篇焦圣明
  • 1篇吴洪颜
  • 1篇施雅风
  • 1篇张喜亮
  • 1篇高苹
  • 1篇李亚春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1篇气象
  • 1篇水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961-2005年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被引量:21
2008年
以江苏省62个气象站1961—2005年降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了近45年来江苏省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61—2005年江苏省年降水量无显著变化趋势,秋季降水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冬季降水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全省年降水日数呈略有下降趋势,以小于10mm的降水日数下降尤为明显。夏季极端强降水总量、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率为增加趋势,秋季极端强降水事件强度为下降趋势。
邱新法张喜亮曾燕武金岗
关键词:降水气候变化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扩展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5
2007年
利用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和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结合NOAA/AVHRR、MODIS反演的月地表温度数据,定量考察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热岛增温效应对区域温度气候趋势的贡献,结果表明:①1992-2003年长江三角洲城市化经历了一个快速的空间扩展过程,宁镇扬、苏锡常、上海大城市区、杭州湾4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之”字形城市带,城市群之间出现城市化连片趋势,城市带区域内1961-2005年年平均气温增温速率为0.28~0.44oC/10a,显著高于非城市带区域。②城市热岛效应对区域平均温度的影响以夏秋季最强,春季次之,冬季最弱。③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热岛强度和城市总人口对数呈线性正相关关系。④城市带增温效应使得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在1961-2005年间增加了0.07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47°C;年最高气温升高了0.162°C,其中1991-2005年间增温幅度为0.083°C,表明1991-2005年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空间扩展正在改变区域温度变化趋势,且这种增温趋势显著。
谢志清杜银曾燕施雅风武金岗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城市带城市化进程
降水时空变化对中国南方强酸雨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6
2008年
利用SCIAMACHY、GOME卫星资料反演的SO2、NO2柱浓度和中国重点城市SO2排放量数据分析了中国酸雨前体物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气象观测资料探讨了在降水分布出现气候学时空尺度调整的背景下,降水长期变化对强酸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南方地区NO2、SO2排放量相对于降水的冲刷能力而言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为强酸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污染物条件。(2)1993-2004年间,以1999年为转折期,中国南方强酸雨分布形势经历了一个由强到弱到再次增强的过程。1999年后,西南强酸雨区强酸雨城市比例持续下降,江南强酸雨区强酸雨城市比例迅速增加,强酸雨东移扩大趋势明显。(3)中国南方强酸雨区的空间分布与1961-2006年冬夏季降水量线性增减速率超过10mm/10a的地区一致。以季节降水量线性增减速率超过10mm/10a为界,将江南及西南强酸雨区各季节降水量做线性趋势和突变分析,发现江南地区冬夏季降水量在1999年出现增减趋势转换,与强酸雨城市比例转折的时间一致。其中,1991-1999年江南强酸雨区冬季降水减少,夏季暴雨显著增加,有利于酸雨缓解,强酸雨范围缩小;而2000-2006年,冬季降水处于偏多时期,夏季降水却相对偏少,强酸雨覆盖范围扩大。西南强酸雨区春秋季降水量在1990年后持续减少,导致春秋季降水占年降水量比例下降,使得年降水pH值升高,强酸雨形势得到缓解。
谢志清杜银曾燕李亚春武金岗焦圣明
关键词:酸雨气候倾向率
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利用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气温资料,对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平均而言,南京市的热岛强度基本在0.5℃左右,热岛强度的高值体现在最低气温上,极端情况可能达到6℃左右;②南京城市热岛...
顾丽华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气温
文献传递
南京市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2006年1月-2006年12月份的南京市内17个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南京市的"热岛效应"的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一年四季均存在热岛现象,其中夏季热岛现象最强,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最弱。一天当中夜里的...
吴洪颜王伟丽曾燕
关键词:城市热岛
文献传递
降水时空变化对中国南方强酸雨分布的影响
酸雨作为酸性物质湿沉降方式,在一定量的污染物排放条件下,酸雨分布将受到降水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的影响。在中国降水分布出现气候学时空尺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探讨降水长期变化对酸雨分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CIAMACHY...
谢志清杜银曾燕李亚春武金岗焦圣明
关键词:酸雨气候倾向率
文献传递
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126
2007年
利用中国664个气象站1960-200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GIS,分析了中国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就中国平均而言,1960-2000年中国蒸发皿蒸发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蒸发皿蒸发量在20世纪80~90年代较60~70年代下降了99.8 mm,下降幅度为5.8%;不同季节对照发现,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春季、夏季和冬季,秋季不明显;对蒸发皿蒸发量气候变化的空间分析表明,年蒸发皿蒸发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华东和中南地区;对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原因分析表明,日照百分率下降从而导致太阳总辐射的下降可能是近年来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曾燕邱新法刘昌明潘敖大高苹
关键词:气候变化地理信息系统蒸发皿蒸发量
南京市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研究
利用4个气象站1961—2005年水汽压、相对湿度的资料,对南京市的城市干岛和湿岛效应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南京在年平均相对湿度和水汽压上表现为明显的干岛效应,干岛空间分布的范围以南京站和江宁站为中心;②南...
顾丽华邱新法曾燕
关键词:水汽压相对湿度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