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2424)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彭双清郭家彬冯敏黄昌李梨更多>>
相关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重庆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细胞
  • 8篇线粒体毒性
  • 5篇蛋白
  • 5篇药物
  • 5篇线粒体
  • 5篇金属硫蛋白
  • 5篇PGC-1Α
  • 4篇通路
  • 3篇毒性
  • 3篇多柔比星
  • 3篇心肌
  • 3篇心肌细胞
  • 3篇星形
  • 3篇星形胶质
  • 3篇星形胶质细胞
  • 3篇药物发现
  • 3篇缺血
  • 3篇脑缺血
  • 3篇介导
  • 3篇肌细胞

机构

  • 1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郭家彬
  • 16篇彭双清
  • 10篇张廷芬
  • 10篇袁海涛
  • 9篇赵君
  • 6篇侯明月
  • 5篇冯敏
  • 4篇黄昌
  • 3篇李慕
  • 2篇崔岚
  • 2篇候明月
  • 2篇刘杰
  • 2篇李利忠
  • 1篇张丽
  • 1篇郭茜
  • 1篇李梨

传媒

  • 3篇2013年(...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毒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GC-1α介导的转录网络通过维持线粒体稳态对抗阿霉素诱导的心脏毒性
<正>自美国国家研究咨询委员会于2007年发布《21世纪毒性测试:愿景与策略》(简称TT21C)以来,在毒理学研究中,毒性测试由传统的基于整体动物的测试方法迅速转向基于人源细胞或细胞系检测毒性通路扰动的体外测试方法。而通...
袁海涛Qiang Zhang郭家彬张廷芬张丽崔岚殷建Jin LiPaul Carmichael赵君彭双清
文献传递
药物线粒体毒性的评价策略与方法及其作用机制
目的 线粒体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线粒体毒性已经成为多种药物研发失败或临床应用受限的重要因素。一些国际大型制药公司和管理机构纷纷将线粒体毒性评价作为候选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针对药物致靶器...
郭家彬袁海涛张廷芬侯明月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线粒体毒性药物发现靶器官毒性测试
药物致线粒体毒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主要来源之一。线粒体损伤是许多药物毒性作用的重要靶标,线粒体毒性已经成为多种药物研发失败或临床应用受限的重要因素。已有多个候选药物因存在严重的线粒体毒...
郭家彬袁海涛张廷芬侯明月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线粒体毒性药物发现临床前评价靶标药物筛选
毒性通路扰动与线粒体毒性AOP及其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有害结局路径(adverse outcomes pathways,AOPs)旨在描述一个已知的直接分子起始事件(molecular initiating event,MIE)与在生物系统所出现的与风险评估相关的'有害结局...
郭家彬袁海涛张廷芬候明月崔岚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AOPMIE
文献传递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metallothlonein-Ⅰ/Ⅱagainst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正>Aim:Metallothioneins are ubiquitous low molecular weight,cysteine-rich and metal binding proteins in mammal...
Min FENGChang HUANGJia-bin GUOMu LIJun ZHAOShuang-qing PENG
关键词:METALLOTHIONEINASTROCYTESINJURY
文献传递
金属硫蛋白-Ⅰ/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体内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小分子量金属结合蛋白。其中MT-Ⅰ/Ⅱ为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主要异构形式,存储于星形胶质细胞。近年来,MT-Ⅰ/Ⅱ在CNS中的生物学功能引起了...
冯敏黄昌郭家彬李慕赵君李利忠彭双清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脑缺血再灌注星形胶质细胞
金属硫蛋白-Ⅰ/Ⅱ对丙烯酰胺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4年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Ⅰ/Ⅱ(MetallothioneinⅠ/Ⅱ,MTⅠ/Ⅱ)对丙烯酰胺诱导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新生C57野生型(MT+/+)和MT敲除型(MT-/-)小鼠进行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培养,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纯度。MT+/+和MT-/-两种细胞分别给予0.01、0.1和1 mmol/L丙烯酰胺处理,于不同时间点检测其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结果细胞培养至15 d,两种细胞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细胞纯度达到90%以上。丙烯酰胺低剂量组(0.01 mmol/L)作用24 h后,MT-/-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MT+/+,高剂量组(1 mmol/L)作用时间短于24 h,可见MT+/+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MT-/-,随着作用时间延长后,未见明显差异。丙烯酰胺作用24 h后,LDH漏出率和细胞凋亡率均随剂量依赖性增加,且丙烯酰胺中低剂量组(0.01和0.1 mmol/L)MT-/-细胞LDH漏出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MT+/+细胞。结论 MTⅠ/ⅡI对丙烯酰胺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冯敏郭家彬黄昌袁海涛李慕赵君彭双清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星形胶质细胞丙烯酰胺
金属硫蛋白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金属硫蛋白(MT)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低分子量金属连接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有MT-Ⅰ,Ⅱ和Ⅲ亚型。MT可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生长、自主防御反应、免疫调节和脑损伤修复等活动。MT具有清除自由基、调节脑细胞离子稳态、重金属解毒、抗炎症和抗细胞凋亡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脑缺血应激可显著诱导脑组织细胞MT的表达。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T对脑缺血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或)治疗脑缺血疾病的重要靶点。本文简要综述中枢神经系统中MT的表达与调控特点以及脑缺血应激对MT表达的影响,重点讨论MT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郭家彬冯敏张丽彭双清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中枢神经系统脑缺血
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成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正>目的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其过量服用可引起严重的肝脏损伤,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研究显示,APAP引起肝损伤的重要靶标是线粒体,APAP所致肝细胞毒性的早期事件可...
张廷芬郭家彬彭双清
文献传递
对乙酰氨基酚对肝细胞PGC-1α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生成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正>目的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但是其过量服用可引起严重的肝脏损伤,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研究显示,APAP引起肝损伤的重要靶标是线粒体,APAP所致肝细胞毒性的早期事件可...
张廷芬郭家彬彭双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