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2777)

作品数:18 被引量:78H指数:6
相关作者:黄振平陆燕杨丽萍陈祥菲王春红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角膜
  • 10篇激光
  • 10篇角膜移植
  • 10篇飞秒
  • 9篇飞秒激光
  • 9篇板层
  • 9篇板层角膜
  • 9篇板层角膜移植
  • 7篇圆锥角膜
  • 7篇深板层角膜移...
  • 6篇移植术
  • 6篇角膜移植术
  • 5篇板层角膜移植...
  • 4篇深板层角膜移...
  • 3篇视觉质量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植入
  • 2篇散光
  • 2篇内障

机构

  • 15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6篇黄振平
  • 13篇陆燕
  • 9篇杨丽萍
  • 7篇陈祥菲
  • 7篇王春红
  • 4篇孟虎
  • 4篇侯培莉
  • 4篇曹茜
  • 3篇葛轶睿
  • 3篇朱小敏
  • 2篇兰文
  • 2篇曹谦
  • 1篇余婷
  • 1篇候培莉
  • 1篇刘佳
  • 1篇薛春燕
  • 1篇闫峰
  • 1篇卢玉文
  • 1篇叶芬
  • 1篇张利

传媒

  • 5篇眼科新进展
  • 4篇中华实验眼科...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角膜基质病变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治疗角膜基质病变的早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列病例研究。13例(14眼)各种角膜基质病变患者(外伤后角膜瘢痕1眼,角膜炎后角膜瘢痕8眼,角膜基质层营养不良5眼)采用飞秒激光辅助的DALK术进行治疗。评价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内皮细胞密度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7.3±3.8)个月(2—14个月)。与术前相比,有11眼裸眼视力提高(78.6%),平均提高1.7行(未变~6行);所有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平均提高2.4行(1—8行)。有3眼采用治疗性准分子激光消融术进行辅助治疗,最后一次随访时统计,内皮细胞密度丢失率为1%,未见植片排斥、感染、上皮植入等并发症。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DALK术可提高各种角膜基质病变患者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飞秒激光可透过混浊的角膜进行基质深层的有效光滑的切割。
陆燕陈祥菲曹茜杨丽萍王春红黄振平
关键词:飞秒激光角膜移植
飞秒激光辅助的大气泡法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早期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圆锥角膜是角膜中央或旁中央变薄且呈锥形向前凸起,造成高度近视和不规则散光的角膜病变。以往穿透性角膜移植(penetratingkeratoplasty,PKP)是治疗圆锥角膜的主要术式,但可导致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及内皮型排斥反应,最终导致植片失代偿…。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deepanteriorlamellarkeratoplasty,DALK)可避免上述缺点。DALK是用供体的角膜板层代替病变角膜整个基质层(DeseemetieDALK)或75%以上的基质层(pre—DescemeticDALK),大气泡技术则是分离角膜基质层与后弹力层的主要方法之一。
陆燕余婷段娴艺曹茜杨丽萍陈祥菲王春红黄振平
关键词: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圆锥角膜角膜基质层不规则散光
来源于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微透镜摘除术的基质层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与鉴定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体外培养与鉴定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微透镜摘除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的近视患者角膜基质层来源的人角膜成纤维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8例16眼行SMILE的近视患者的角膜基质层组织分别进行组织块培养,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结果 8例SMILE来源的基质层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全部原代培养成功并稳定传代,细胞呈长梭形或三角形;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而角蛋白、结蛋白、S-100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SMILE来源的近视患者的角膜基质层是人角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的方便的组织来源。
陆燕孟虎侯培莉黄振平
关键词:角膜成纤维细胞
骨桥蛋白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眼部新生血管是眼部疾病中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致盲眼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感染性角膜炎等均与新生血管存在一定的关系.骨桥蛋白(OPN)是一种能够促进血管再生与组织修复的糖蛋白,在角膜、脉络膜和视网膜新生血管中表达增多,能够促进新生血管的发生.OPN与新生血管的关系为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从OPN促进角膜新生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3个方面对OPN与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孟虎黄振平
关键词:骨桥蛋白角膜新生血管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及角膜扩张症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 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及角膜扩张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9例10眼患者(8眼为圆锥角膜,2眼为LASlK术后角膜扩张症)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进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术前超声测量角膜厚度为319.00~454.00(393.90±49.85)μm,术前裸眼视力:0.01~0.20(0.09±0.07),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2-~1.00(0.40±0.30),供体及受体角膜均采用飞秒激光进行切削,供体角膜直径比受体直径大0.2mm,供体直径为7.30~8.00(7.73±0.21)mm,供体切割厚度为300.00—510.00(399.00±55.27)μm,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0~13.00(7.65±4.28)个月。结果术后早期所有角膜植片透明。1例患者术中出现后弹力层微穿孔。角膜厚度为389.00~598.00(483.40±53.70)μm,角膜地形图恢复正常形态。术后最后一次随访裸眼视力为0.10~0.60(0.25±0.17),最佳矫正视力为0.20~1.00(0.49±0.25)。随访(7.65±4.28)个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6%。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对于圆锥角膜及角膜扩张症患者来说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陆燕杨丽萍葛轶睿薛春燕陈祥菲王春红黄振平
关键词:飞秒激光深板层角膜移植圆锥角膜
角膜新生血管与微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在多种病理状态下毛细血管由角膜缘向角膜中央生长形成角膜新生血管(CNV),CNV破坏角膜正常微环境,降低角膜透明性,严重影响视力,而且导致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角膜新生血管的微环境包括炎性介质、细胞、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ECM)。近年来研究显示CNV处于周围复杂的微环境之中,角膜微环境变化与CNV具有密切关系。CNV形成过程中,角膜微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就CNV与微环境变化作一综述。
侯培莉陆燕黄振平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微环境细胞外基质
青年近视患者客观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近视对健康青年人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近视和正视健康青年人共93例,按照屈光不正度数将其分为正视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均选择右眼为研究对象,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进行视觉质量测量。结果正视、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三组间的视觉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MTFcutoff、SR、OSI、OV100%、OV20%、OV9%与年龄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MTFcutoff、SR、OV100%、OV20%、OV9%与SE之间呈正相关,OSI与SE之间呈负相关(P<0.01)。结论青年高度近视的视觉质量低于低、中度近视的视觉质量,近视患者的视觉质量随近视度数的增加而降低。
夏风杰徐欢欢闫峰李梦荻朱小敏朱欣悦黄振平
关键词:视觉质量近视双通道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初步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采用飞秒激光辅助进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治疗5例(6只眼)圆锥角膜患者.术前A超测量角膜厚度及角膜最薄点,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量视力,供体及受体角膜均采用飞秒激光进行切削.平均随访时间为(8.9±2.3)个月.对术前、术后的UCVA、BCVA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术前平均角膜厚度为(385±48) μm(380~ 460 μm),术前平均裸眼视力为0.06±0.06(0.01~0.15),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为0.41±0.35(0.12~1.00),供体直径比受体直径大0.2 mm,供体平均直径为(7.8±0.2) mm(7.3 ~8.0 mm),供体厚度大于受体切割厚度,供体平均厚度为(372±40) μm(350 ~ 400 μm),术后早期所有角膜植片透明,角膜平均厚度为(459±36) μm(389~488 μm),术后最后一次随访,平均UCVA为0.32±0.19(0.12 ~0.6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33,P<0.01),BCVA为0.58±0.29(0.20~ 1.00),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48,P<0.05).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的深板层角膜移植对于圆锥角膜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陆燕段娴艺陈祥菲葛轶睿杨丽萍黄振平
关键词:圆锥角膜角膜移植
VisuMax飞秒激光辅助的穿透性角膜移植16例临床效果
2015年
目的 观察16例VisuMax飞秒激光辅助的穿透性角膜移植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16例(16眼)患者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眼科行VisuMax飞秒激光辅助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500 kHz飞秒激光进行供体及受体角膜的90°垂直边切.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散光度、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计数等.随访时间为(9.6±5.6)个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UCVA从术前的光感~0.15提高到术后的手动~0.5,BCVA从术前的光感~0.3提高到术后的手动~0.8,平均散光度为(2.91±2.57)D,中央角膜厚度为(554.9±23.3) μm,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433±322)cells/mm2.结论 VisuMax飞秒激光辅助的穿透性角膜移植由于切口对合精确,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较小,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陆燕朱小敏曹谦杨丽萍王春红黄振平
关键词:角膜移植术
调制传递函数对全飞秒激光近视屈光手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 全飞秒激光辅助的屈光手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其术后术眼视觉质量的改善情况是临床医师关注的主要问题.调制传递函数(MTF)是评价视觉质量的主要指标. 目的 研究近视患者行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后在明暗条件下(3 mm或6 mm瞳孔直径)MTF的变化,以评价术后的早期视觉质量. 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10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行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中低度近视[等效球镜度(SE)为-2.25 ~-5.75 D]患者23例40眼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术眼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的视力变化;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术眼3 mm和6 mm瞳孔直径下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总像差、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MTF值,比较3 mm和6 mm瞳孔直径间不同像差MTF的差异.分别对瞳孔直径3 mm或6 mm时在最佳矫正视力(BCVA)状态下测量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间在5、10、15、20、25 c/d空间频率下的MTF值进行比较. 结果 与术前裸眼视力和BCVA比较,术眼术后1d、1周、1个月的视力逐渐提高,各时间点间视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41,P=0.000);术眼术后屈光度平均矫正量为3.795 D.术后1d、1周、1个月,3 mm瞳孔直径下总像差、高阶像差和低阶像差下MTF值随时间的延长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 mm艟孔直径下术后各时间点总像差、低阶像差下MTF值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高阶像差MTF值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60,P=0.854).与3 mm瞳孔直径下比较,术眼术前及术后1个月6 mm瞳孔直径下低阶像差和高阶像差的MTF值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前:P=0.050、0.001;术后:P=0.012、0.001).3 mm瞳孔直径下各空间频率的MT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6 mm瞳孔直径下各时间点10、15、20、25 c/d空�
孟虎陆燕候培莉黄振平
关键词:调制传递函数视觉质量屈光不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