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作品数:400 被引量:3,932H指数:28
相关作者:周琪狄军贞高乃云赵建夫汪承润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2篇化学工程
  • 38篇理学
  • 30篇建筑科学
  • 15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3篇污染
  • 39篇降解
  • 32篇污泥
  • 32篇废水
  • 27篇催化
  • 21篇水处理
  • 20篇污水
  • 18篇土壤
  • 17篇重金
  • 17篇活性炭
  • 16篇重金属
  • 14篇纳米
  • 14篇沉积物
  • 13篇光催化
  • 11篇动力学
  • 11篇水体
  • 11篇污染物
  • 11篇膜污染
  • 11篇好氧
  • 8篇有机物

机构

  • 97篇同济大学
  • 92篇南京大学
  • 20篇合肥工业大学
  • 1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5篇南京工业大学
  • 14篇华南理工大学
  • 13篇华东理工大学
  • 12篇辽宁工程技术...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0篇河海大学
  • 10篇东南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华东师范大学
  • 9篇江南大学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扬州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7篇海南师范大学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4篇周琪
  • 12篇狄军贞
  • 11篇高乃云
  • 10篇汪承润
  • 10篇赵建夫
  • 10篇牛晓君
  • 10篇孙亚兵
  • 10篇袁守军
  • 9篇赵朝成
  • 9篇刘芳
  • 9篇冯景伟
  • 9篇高士祥
  • 9篇张旭
  • 9篇陈玲
  • 8篇夏四清
  • 7篇张小朋
  • 7篇王连生
  • 7篇李睿华
  • 7篇周翔
  • 6篇任洪强

传媒

  • 27篇环境科学
  • 25篇环境工程学报
  • 23篇中国给水排水
  • 15篇环境化学
  • 1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3篇农业环境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学报
  • 12篇工业水处理
  • 1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0篇环境科学与技...
  • 8篇化工进展
  • 7篇水处理技术
  • 6篇净水技术
  • 6篇广州化工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环境工程
  • 4篇应用化工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4篇2023
  • 19篇2022
  • 20篇2021
  • 13篇2020
  • 22篇2019
  • 9篇2018
  • 21篇2017
  • 19篇2016
  • 24篇2015
  • 20篇2014
  • 25篇2013
  • 29篇2012
  • 25篇2011
  • 26篇2010
  • 27篇2009
  • 18篇2008
  • 14篇2007
  • 16篇2006
  • 15篇2005
  • 10篇2004
4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玄武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垂向分布及污染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了南京玄武湖3个不同湖区沉积物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Cd、Cr、Cu、Mn、Ni、Pb、Zn)的浓度,对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湖区沉积物(0~20 cm)样品中重金属含量顺序为北湖〉东南湖〉西南湖,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元素浓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Mn〉Zn〉Pb〉Ni〉Cr〉Cu〉Cd,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重金属浓度呈减小趋势;重金属Cd、Pb、Zn的平均浓度分别在1.1~1.7、33~38和150~400mg/kg的范围内波动,均大于南京土壤环境中的背景值;地累积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北湖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最严重,产生污染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为Cd和Zn,污染分级分别是中度和轻度偏中度污染。
赵大勇黄睿马婷冀永般曾巾王猛崔冬梅王子璐
关键词:重金属沉积物地质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多环芳烃分析方法研究被引量:76
2005年
采用超声提取的前处理方法并结合HPLC/UV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多环芳烃(PAHs)分析方法。结果表明,植物样品中供试6种PAHs的方法回收率为76.00% ̄103.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4.1%。土壤样品(干土或湿土,湿土含水量为50%田间持水量)中6种PAHs的方法回收率均高于85%,RSD则低于3.1%;但干土的方法回收率要高于湿土,RSD则比湿土略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的优点,有可接受的回收率和较好的重复性,可用于污染土壤和植物样品的PAHs检测分析。
高彦征朱利中凌婉婷熊巍
关键词:土壤植物多环芳烃分析方法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比较被引量:20
2011年
采用加热法、NaOH法、硫酸法、阳离子交换树脂(CER)法、甲醛-NaOH法对3个污水厂的5种生物膜和活性污泥的胞外聚合物(EPS)进行提取实验研究,并以常规高速离心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同一种污泥的EPS各组分构成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提取总量按从多到少排列如下:NaOH法>加热法>甲醛-NaOH法>硫酸法>CER法>常规高速离心.其中,甲醛-NaOH法提取总量与加热法相近,但各组分的含量两者却有较大差别.甲醛的去除过程对EPS中组分的测定有干扰.NaOH法提取的EPS中DNA的含量远大于其他各种方法,通过甲醛-NaOH法的对比实验,可见NaOH法对细胞存在着一定的破坏.
刘翔黄映恩刘燕代瑞华
关键词:活性污泥生物膜
Fe-PTFE-nano-PbO_2/Ti电极电催化氧化对硝基酚废水研究
2012年
研究了模拟废水对硝基酚(p-NP)的电化学降解情况,实验中以Fe-PTFE-nano-PbO2/Ti为阳极,石墨为阴极,讨论了电流密度、p-NP初始浓度、电解质(Na2SO4)浓度、溶液初始pH这些因素对p-NP降解的影响。实验表明,电流密度越大,生成的·OH更多,去除效果越好;p-NP初始浓度越小,电解速度高于扩散速度,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产生的更难降解的与p-NP竞争有机物中间产物越多,反应速率越低;Na2SO4浓度越大,SO42-产生的中间产物因具有氧化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有机物的降解;溶液pH越小,析氧电位越低,越不容易发生析氧副反应,提高降解效率,有利于有机物降解。实验中电流密度20 mA/cm2,p-NP起始浓度100 mg/L,Na2SO4浓度0.02 mg/L,pH为5.1时条件最优,有机物降解效果较好,120 min时p-NP去除率99.23%,COD去除率77.38%,矿化率较高。
缪虹孙亚兵王瑾瑜徐建华
关键词:电催化氧化对硝基酚
环境控制能力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实验研究
对于室内人员心理上的差异是否能改善其自身的热感觉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本文设计了环境参数完全相同仅控制手段不同的心理学实验,受试者分别参加"无空调"、"免费空调"和"收费空调"工况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环境控制...
周翔朱颖心欧阳沁张旭
关键词:热感觉热舒适心理应激
文献传递
由剩余污泥合成生物可降解性塑料PHAs的研究
聚β-羟基脂肪酸酯是临时储存于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性塑料。论文利用在SBR反应器中除磷后的剩余污泥作为菌源,以葡萄糖为碳源合成PHAs。经2h厌氧污泥PHAs的含量由12.6m...
龙妮任源韦朝海
关键词:活性污泥
文献传递
铁氧磁体纳米颗粒去除水体中新型污染物双氯芬酸被引量:4
2018年
本研究采用5种商用铁氧磁体纳米颗粒ZnFe_2O_4、NiFe_2O_4、CoFe_2O_4、MnFe_2O_4、CuFe_2O_4去除水体中的新型污染物双氯芬酸(DFC).研究结果表明,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DFC.进一步考察了溶液pH、水体中共存阴离子、天然有机质等因素对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2—10)对此2种纳米颗粒去除水体中DFC的效果几乎无影响,而水体中共存阴离子(10mmol·L^(-1))和天然有机质(2—20mg·L^(-1))则使DFC的去除效果均有所降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NiFe_2O_4纳米颗粒对水体中DFC的吸附过程,而MnFe_2O_4纳米颗粒对水体中DFC的吸附过程则由准二级动力学描述更优.等温吸附研究表明,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均能够描述NiFe_2O_4和MnFe_2O_4纳米颗粒对DFC的吸附过程,且随着DFC平衡浓度的增加,2种铁氧磁体对DFC的饱和吸附量均随之增加.
曹双双段艳平涂耀仁蒲雅丽
关键词:双氯芬酸
锆基吸附剂去除水体磷酸盐的研究进展
2023年
过量的磷流入水体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去除水体磷酸盐对缓解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在除磷方法中,吸附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将锆运用到吸附材料中,可以提高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锆基吸附剂去除水体中磷酸盐的研究进展,包括锆氧化物/氢氧化物、锆基碳材料、锆基黏土材料、锆基生物质材料和其他锆基材料,其吸附机理、吸附容量、pH值与回收情况等也进行了相应的讨论。总结了锆基吸附剂吸附磷酸盐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朱锦琦刘涛芮婷苇游亦文申栋王明明
关键词:磷酸盐
镧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联合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附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镧(La)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HDTMA-Cl)对活性炭进行联合改性,并考察了La和HDTMA联合改性活性炭(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磷酸盐和硝酸盐具备一定的吸附去除能力.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平衡数据可以采用Langmuir、Freundlich和Dubinin-Radushkevich(D-R)等温吸附模型加以描述.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磷酸盐和硝酸盐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15 mg·g-1和11.2 mg·g-1.当p H值由4增加到8时,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增加;当p H值超过8时,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则下降.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硝酸盐的吸附能力随p H值的增加而下降.水中共存的Cl-、HCO-3和SO2-4等阴离子会抑制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附.水中共存的硝酸盐会抑制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磷酸盐的吸附,共存的磷酸盐亦会抑制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硝酸盐的吸附.采用1 mol·L-1Na OH溶液可以使71%吸附剂上的磷酸盐解吸下来,采用1 mol·L-1的Na Cl溶液可以使97%吸附剂上的硝酸盐解吸下来.La-HDTMA改性活性炭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是阴离子交换、静电吸引、配位体交换作用和路易斯酸碱反应,对硝酸盐的吸附机制主要是阴离子交换和静电吸引作用.
郑雯婧林建伟詹艳慧杨孟娟方巧
关键词:磷酸盐硝酸盐
四种混凝剂复配处理造纸黑液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单一混凝剂的最佳pH和最佳用量的混凝实验,对四种混凝剂逐级进行复配,并研究了在优选pH和pH不变两种情况下,复配混凝剂对造纸黑液的处理效果.实验表明:四种混凝剂的最佳复配比例为:硫酸铁∶硫酸铝∶聚氯化铝铁∶硫酸铝钾=1∶0.4∶1.4∶1.4(体积比),且优选pH为6.pH=6时,投加用量分别为硫酸铁、硫酸铝、聚氯化铝铁、硫酸铝钾=0.95 g/L、0.4 g/L、1.35 g/L、0.65 g/L的复配混凝剂溶液,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7.78%和97.74%.当黑液pH不变(即pH=7.8)时,CODcr和色度去除率均不大,说明pH对复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潘永江荣少鹏孙亚兵张艳
关键词:造纸黑液复合混凝剂污水处理
共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