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7JA770006)

作品数:3 被引量:58H指数:3
相关作者:郭培贵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明代
  • 2篇科举
  • 1篇庶吉士
  • 1篇文官
  • 1篇历史贡献
  • 1篇明代科举
  • 1篇明代文官
  • 1篇考试
  • 1篇科举研究
  • 1篇出身

机构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郭培贵

传媒

  • 1篇历史研究
  • 1篇暨南学报(哲...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明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发展特点与启示
<正>明代文官铨选制度无论在程序还是在具体方法上,都达到空前完备的程度,且奠定了清代文官铨选制度的基础,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学术界已有若干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潘星辉《明代文官...
郭培贵
文献传递
关于明代科举研究中几个流行观点的商榷被引量:18
2009年
明代科举在宋、元科举三级考试的基础上,又进而形成了包括科考、乡试、会试、殿试和庶吉士考选在内的五级考试体系,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科举考试的难度和规范程度,而且为提高选才质量提供了条件。明代"童生"考试只是决定童生即未入儒学的士人能否成为府、州、县学生员的入学考试,而非参加科举必经的一级考试,故严格意义上不属于科举考试。明代科举并非"必由学校",其考生除主要来源于"国子学生及府、州、县学生员之学成者"外,还有"儒士之未仕者、官之未入流"者和"吏员"、"医士"、"军士"等"杂流"入试。崇祯十三年"赐特用"仅为赐予破格任用,而非赐予出身,故不应称之为"科"和"出身"。
郭培贵
关键词:明代科举
明代东莞地区的科举群体及其历史贡献被引量:7
2008年
明代东莞共考出举人529名、进士76名,在广东各州、县排名中皆为第四;考出庶吉士6名,与南海县并列第三;六次摘取解元桂冠,在各州县名列第五;还出现了18个三代之内至少产生了两个以上举人的科举家族,排名第四;另外,东莞举人在明代初期、中期和后期广东举人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呈持续上升趋势,反映了科举实力的不断加强。明代东莞科举群体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在任官行政、教书育人和著书立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历史贡献。
郭培贵
关键词:明代科举
明代庶吉士群体构成及其特点被引量:37
2011年
庶吉士是明代出现的一个仅次于一甲进士的高科名群体,成为阁臣等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之一。依其产生方式和任务等不同,大致可分为六类。其中,经"考选"产生的"进学"类是其主体。庶吉士地域和户类来源都十分广泛;且具有很高的社会流动率,82.48%的庶吉士出自非进士家族,而出自进士家族的庶吉士又以一代进士家族为主,庶吉士家族绝无超过三代者。庶吉士考选成为明廷吸纳各阶层、各地区尤其是北方、西北、西南地区和其他边远省份人才进入统治高层的最主要通道,不仅对统治高层实现不同特点人才的优势互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增强朝廷凝聚力、稳定社会和巩固统一,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郭培贵
关键词:庶吉士出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