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Probe-02-04)

作品数:4 被引量:93H指数:4
相关作者:谢成良魏文博金胜张乐天叶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电性
  • 5篇地电
  • 5篇电性结构
  • 5篇青藏高原
  • 5篇大地电磁
  • 4篇电磁测深
  • 4篇测深
  • 4篇磁测
  • 4篇大地电磁测深
  • 3篇导电性
  • 3篇地幔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上地幔
  • 3篇青藏高原东缘
  • 3篇壳幔
  • 2篇断裂带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盆地
  • 2篇裂带

机构

  • 9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篇魏文博
  • 6篇张乐天
  • 6篇金胜
  • 5篇叶高峰
  • 5篇谢成良
  • 3篇董浩
  • 3篇王辉
  • 3篇张帆
  • 2篇景建恩
  • 2篇刘国兴
  • 2篇韩江涛
  • 2篇李波
  • 1篇蔡建超
  • 1篇赵亮亮
  • 1篇韩凯
  • 1篇张兴洲
  • 1篇胡祥云
  • 1篇段书新
  • 1篇王宗起
  • 1篇彭荣华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岩石学报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丽水—海丰断裂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及演化模式初探
<正>本文将政和—大埔断裂南段(龙岩以南)及南延至广东部分称之为丽水—海丰断裂带南段。其东西界限为:东段经尤溪、华安、南靖入广东,西界经浦城东、昌东、永安、永定一线进入广东,总体走向呈NE30°左右展布,宽约40~50k...
韩江涛刘国兴韩凯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岩石圈电性结构的二/三维反演对比研究
<正>青藏高原东北缘与华北板块的阿拉善块体相接,是中-新生代高原与古老地块的交接区,构造作用十分强烈,其块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与高原内部各地块体有明显差异,断裂活动性质也有别于高原北缘和东缘,青藏高原东北缘对探索青藏高...
李俊秀; 张乐天; 金胜; 魏文博; 叶高峰;
文献传递
基于电性结构模型的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深部物质结构对于理解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扩张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将青藏高原东缘实测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反演所得的岩石圈电性结构模型与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测得的上地幔矿物和熔融体导电性定量关系相结合,通过Hashin-Shtrikman(HS)边界条件建立上地幔电导率与温度、熔融百分比等参数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了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热结构及熔融百分比分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通过大地电磁测深方法所探测到的上地幔低阻体可以解释为由高温作用所产生的局部熔融区域.其中,松潘—甘孜地块上地幔高导体对应的温度介于1300~1500℃之间,熔融百分比可高达10%,支持前人将松潘—甘孜地块内部的低阻体解释为局部熔融的观点.龙门山断裂带以东、四川盆地西缘的上地幔高导体温度介于1200~1400℃之间,熔融百分比介于1%~5%左右,表明扬子克拉通的西缘可能正在经历一定程度的活化作用.龙门山断裂带下方的上地幔高阻体温度介于1100℃附近,基本没有发生局部熔融,具有较冷的刚性块体特征,与该区域频发的地震活动相吻合.四川盆地东部的扬子上地幔温度介于800~900℃之间,没有发生局部熔融,符合古老稳定的克拉通块体的基本特征.
李宝春张乐天叶高峰金胜魏文博谢成良陈显荣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幔电性结构热结构大地电磁测深
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研究
<正>在青藏高原北缘柴达木盆地完成了一条南起格尔木水泥厂,北至绿草山的大地电磁测深(MT)深探测剖面。利用大地电磁测深(MT)二维共轭梯度反演方法得到了剖面的二维电性结构模型,格尔木以南,地壳至上地幔主要表现为高阻体,但...
谢成良魏文博金胜叶高峰景建恩张乐天董浩张帆王辉李波
文献传递
大地电磁测深揭示的华南地区壳幔电性结构
<正>华南地区的大地构造基本格局可以表述为'两陆夹一盆'。'两陆'分别指位于西北的扬子地块以及位于东南的华夏地块,'一盆'是指位于两大地块之间的残洋盆地,即形成于加里东期的江南褶皱造山带。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均为非常古老的...
金胜张乐天魏文博叶高峰景建恩董浩张帆谢成良王辉李波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
<正>自从2008年Ms8.0级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
张乐天金胜魏文博叶高峰景建恩董浩张帆谢成良王辉李波
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壳幔导电性结构研究
<正>华南地区的大地构造基本格局主要由扬子地块、华夏地块以及位于二者之间的江南造山带所组成。扬子地块北邻华北克拉通,西邻青藏高原东缘,华夏地块东邻太平洋板块,关于这一地区的构造研究对于理解整个亚洲大陆的形成机制具有重要意...
金胜张乐天魏文博叶高峰景建恩张帆段书新谢成良王辉王刚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壳幔导电性结构研究被引量:64
2012年
自从2008年MS8.0级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青藏高原东缘便成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的热点区域.该区域的龙门山断裂带标志着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边界.汶川地震即发生于龙门山断裂带内的映秀—北川断裂上.该地区现有的研究工作多集中于青藏高原东缘及四川盆地的西部,对四川盆地东部构造情况的研究目前较少.在SinoProbe项目的资助下,完成了一条跨越青藏高原东缘及整个四川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该剖面自西北始于青藏高原内部的松潘—甘孜地块,向东南延伸穿过龙门山断裂带、四川盆地内部及四川盆地东部的华蓥山断裂,最终止于重庆东南的川东滑脱褶皱带附近.维性分析表明剖面数据整体二维性较好,通过二维反演得到了最终的电性结构模型.该模型表明,从电性结构上看,沿剖面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电性结构单元,分别为:浅部高阻、中下地壳低阻的松潘—甘孜地块,浅部低阻、中下地壳相对高阻的四川盆地,以及华蓥山以东整体为高阻特征的扬子克拉通地块.龙门山断裂带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倾角较缓、北西倾向的逆冲低阻体,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相对四川盆地的推覆作用.其在地下向青藏高原内部延伸,深度约为20km左右.在标志逆冲推覆滑脱面的低阻层下存在一电性梯度带,表征着低阻的青藏高原中下地壳与高阻的扬子地壳之间的电性转换.位于四川盆地东边界的华蓥山断裂在电性结构上表现为一倾向为南东向的低阻体插入高阻的扬子克拉通结晶基底,切割深度约为30km左右.这一结构反映出华蓥山向西的推覆作用.在电性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青藏高原东缘的壳内物质流、青藏块体与扬子块体的深部关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隆升机制等构造问题.
张乐天金胜魏文博叶高峰段书新董浩张帆谢成良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龙门山断裂带
武夷隆起带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及动力学初探
<正>武夷隆起带位于华夏地块北部,是华南板块陆缘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经历了多期次的岩浆活动。其中,加里东期花岗岩分布于武夷山主脉及西侧,燕山期花岗岩遍布全区。关于该区花岗岩的成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地电磁测深法作...
毕奔腾胡祥云李丽清
文献传递
华南东部吉安—福州剖面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为了研究华南东部地区岩浆活动的深部构造背景,对吉安一福州宽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处理,并利用非线性共轭梯度法进行二维反演,得到了武夷隆起带及周缘地区的岩石圈电性结构;结合区域重磁资料,详细分析了研究区内地壳、上地幔电性结构特征及地质含义.结果表明:华南东部地区岩石圈电性结构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并且壳内普遍发育不同成因的高导层,揭示出华南东部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岩浆活动具有不同的成岩构造背景.其中,东南沿海褶皱带深部热侵蚀活跃,岩石圈物质和结构被强烈改造,电阻率普遍较低,软流圈上涌并伴随玄武岩浆底侵,导致岩石圈、地壳剧烈减薄;而武夷隆起带岩石圈电阻率相对较高,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变形的构造形迹明显,晚中生代岩石圈拉张伸展作用对该地区岩石圈的物质结构有一定的改造.
胡祥云毕奔腾刘国兴韩江涛蔡建超彭荣华徐珊
关键词:华南东部大地电磁测深岩石圈电性结构高导层岩浆活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