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0NZ0002)

作品数:17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刘朋虎赵雅静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精密仪器农业测试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农业
  • 7篇生态
  • 6篇生态农业
  • 3篇精准
  • 3篇扶贫
  • 2篇生态循环
  • 2篇水解度
  • 2篇同创
  • 2篇农业科技
  • 2篇农业转型
  • 2篇农业转型升级
  • 2篇琼胶
  • 2篇琼胶酶
  • 2篇协同创新
  • 2篇高效生态
  • 2篇产生菌
  • 2篇创业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酶解

机构

  • 16篇福建省农业科...
  • 5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省精密仪...

作者

  • 12篇翁伯琦
  • 10篇仇秀丽
  • 6篇张艳芳
  • 5篇赵雅静
  • 5篇刘朋虎
  • 4篇王义祥
  • 3篇黄颖
  • 2篇黄薇
  • 2篇张海峰
  • 2篇汤浩
  • 2篇宋永康
  • 2篇姚清华
  • 2篇林虬
  • 2篇张伟利
  • 2篇缪伏荣
  • 1篇卢礼斌
  • 1篇罗旭辉
  • 1篇马宏敏
  • 1篇陈华
  • 1篇苏德森

传媒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海峡科学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共福建省委...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环境与可持续...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蛋白酶酶解大豆蛋白的过程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选择6种蛋白酶(Alcalase、胰蛋白酶、Protex.7L、Protamex、Flavourzyme和木瓜蛋白酶),对酶解大豆蛋白制备大豆蛋白水解液的过程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水解度、可溶性蛋白得率、多肽得率、寡肽得率及游离氨基酸得率为指标对酶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calase水解大豆蛋白的能力最强,生成的多肽、寡肽以及游离氨基酸的量最多;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偏大;Flavourzyme水解出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占可溶性蛋白的比例较高。
黄薇宋永康林虬姚清华林健
关键词:大豆蛋白酶解水解度游离氨基酸蛋白酶
认真践行以严促实 建设现代农业院所被引量:2
2016年
认真学习与践行"三严三实",不仅是新的时期对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是实现"四个全面"目标的行动指南。注重落实"三严三实",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为民情怀、修身品格、诚信之本、作为之要。本文在学习领会"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联系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系统阐述了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具体建议。要践行科技为民的总导向,科技人员必须做到日修其德、日明其知、日勤其业、日求其进,以创新促进创业,使正在奋进中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永保青春活力,走在时代前列。认真践行"三严三实"精神,必须体现在领导班子更富有朝气,团结带领科技人员创建一流的创新团队,创立一流的优势学科,创造一流的创业业绩,为持续发展现代农业与有效服务"三农"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翁伯琦仇秀丽黄颖张伟利陈华
关键词:农业创新创业
实施生态循环农业与山区精准扶贫联动发展的技术对策思考被引量:9
2016年
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战略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内涵是合理构建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资源利用率与污染防控率,实现增产增收与保护生态的双赢目标。在山区农村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不但生态条件优越,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优化构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精准扶贫发展战略实施。文章结合福建省生态循环农业与精准扶贫的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构建山区立体种养型绿色家庭农场模式与集成创新实用配套技术;构建山地生态果茶园优化模式与特色扶贫产业促进技术集成推广;研发高效设施农业系列装备与精准扶贫科技产业园区创立及经营;农牧菌业链接与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体系构建及集成推广;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有效防控与生态修复驱动支撑技术集成应用等技术对策。
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
农业科技重点研发方向与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在调研农业科研院所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福建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简要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重点研发方向;围绕影响和制约全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粮食安全、绿色发展、污染治理、食品安全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探讨8项农业科技重点攻关工程的发展思路,提出深入开展协同创新与合作攻关的对策;从农业科研管理视角,提出进一步实施管理机制创新的若干建议。
翁伯琦马宏敏仇秀丽汤浩张海峰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
实现传统堆肥技术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若干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阐述堆肥技术发展历程与重要意义,同时结合绿色农业发展需求与有效提升地力的要求,具体提出了提升传统堆肥技术与有机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并着重分析与概述了协同创新重点内容与关键技术,提出了促进传统堆肥技术与转型升级的若干发展思路与技术对策,以求为进一步优化发展有机肥产业以及合理实施以有机肥有效替代化肥计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朋虎赵雅静王义祥翁伯琦
关键词:堆肥技术有机肥
以科技兴农推动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对策思考——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被引量:53
2015年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新时期特色现代农业的重点与方向,与此相对应的常规扶贫工作也必须转变方式,即由传统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型升级。对此,依靠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来带动精准扶贫是一项重要举措。本文阐述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与计划优化实施要点;分析了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发展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建宁县实施科技扶贫的对策思考。力求为县域科技兴农与山区精准扶贫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翁伯琦黄颖王义祥仇秀丽
关键词:科技兴农
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与提升农田土壤质量的对策研究——基于福建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科技与协同创新视角的思考被引量:5
2016年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合理利用时空结构与自然资源,构建有效循环利用的技术模式,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污染防控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必须把握防控农业面源污染与提升农田土壤质量的重要环节。笔者提出了必须因地制宜构建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全面实施主动防控技术措施与提升土壤质量行动,力求从根本上扭转农业面源污染被动治理与种地养地难以有机结合的局面,从而保证优地优产优质的高度统一,力求从根本上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与农业生态安全。
刘朋虎赵雅静翁伯琦
关键词:生态农业面源污染土壤保育
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若干思考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27
2016年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旅游观光为目的,以集成服务为手段,以丰富城市居民生活为目标的新型产业业态。文章阐述了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生态文化传承的意义,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特点,并指出了发展乡村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乡村实际,深化发展对策研究,具体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以求有利于拓展与优化具有区域特色且充满活力的美丽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的生态文化内涵,为福建乃至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指导。
翁伯琦仇秀丽张艳芳
关键词:乡村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农业文化传承
构建热带区域农业产业开发体系的若干思路与技术对策
2016年
阐述了发展热作农业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提出了着力拓展热作农业领域及其内涵的基本观点,并针对如何贯彻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优化构建热带农业体系、以科技创新促热作创业、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提出若干对策,以求为推动区域现代热区农业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翁伯琦苏汉芳仇秀丽王义祥张艳芳
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与技术对策研究被引量:7
2017年
发展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之一。文章概述了高效生态农业主要概念与理论内涵,并提出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一是制定高效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优化布局高效生态农业集成示范点;三是完善高效生态农业转型升级的法规;四是建立支持高效生态农业的政策体系。如何促进高效农业生态发展,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一要深入开展高效农业生态转型升级的教育与培训;二要研究并有效吸收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转型经验;三要加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四要建设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优质产品的市场体系;五要建立并创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统筹协调机制,以期为农业转型发展与增效提质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朋虎黄颖赵雅静仇秀丽王义祥罗旭辉翁伯琦
关键词:生态农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