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GL046)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夏喆靳龙黄洁莉汤佩魏毅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7篇银行
  • 5篇商业银行
  • 5篇公司治理
  • 4篇每股收益
  • 4篇绩效
  • 3篇上市公司
  • 3篇市商
  • 3篇通径
  • 3篇通径分析
  • 3篇跨区域经营
  • 3篇城市
  • 3篇城市商业银行
  • 2篇贷款
  • 2篇行表
  • 2篇业绩
  • 2篇银行表外业务
  • 2篇盈余
  • 2篇盈余管理
  • 2篇实证
  • 2篇企业

机构

  • 12篇湖北经济学院
  • 5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湖北大学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作者

  • 9篇夏喆
  • 4篇靳龙
  • 3篇黄洁莉
  • 1篇胡伟
  • 1篇孙喜平
  • 1篇汤佩
  • 1篇姚和平
  • 1篇刘顺
  • 1篇张怡然
  • 1篇陈延
  • 1篇范雅文
  • 1篇魏毅

传媒

  • 2篇求索
  • 2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保险研究
  • 1篇投资研究
  • 1篇武汉金融
  • 1篇审计月刊
  • 1篇财会月刊(下...
  • 1篇金融经济学研...
  • 1篇公司治理评论
  • 1篇金融管理研究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司治理、跨区域经营与风险承担——通径分析视角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行为选择被引量:6
2016年
经营目标的多重性及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等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地方政府控股下的城市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布局时如何在大股东需求、经营行为和风险承担中寻求平衡呢?本文基于通径分析的原理,揭示了城商行治理结构、经营地域分布与风险承担间的逻辑关联,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者之间的关联可以抽象为"治理风险源→行为选择→风险表现"的逻辑路径,并呈现复杂的网络化分布。
夏喆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通径分析
大股东治理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路径研究
2015年
本文研究了大股东治理机制与其他公司治理机制的相关性,以及这些治理机制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以16家上市银行和48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采用通径分析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治理机制虽然与其他治理机制互相作用而对经营绩效产生了正面效应,但是由于大股东治理机制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产生了较大的直接负面作用,导致最终的总体效应仍是负面的。
夏喆刘顺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通径分析
经营行为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特征与绩效关联
2014年
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度的截面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治理特征对其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权集中程度同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提高;而其余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行为并未能够显著改善其经营绩效。该研究结论能够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经营行为的选择和内部治理结构的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夏喆靳龙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公司治理特征每股收益
经营行为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治理特征与绩效关联
本文利用城市商业银行2011年度的截面数据构建模型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来研究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治理特征对其经营绩效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股权集中程度同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引入境外战略...
夏喆靳龙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公司治理特征每股收益
文献传递
企业风险传导与收益形成的路径演化--基于我国2009-2013年业绩最优与最差百家上市公司的对比实证分析
2014年
从经典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出发,以我国沪深两市2009-2013年间业绩排名最优与最差上市公司为对比分析组,通过研究企业各财务能力在风险传导与收益形成中充当的路径作用,深刻揭示企业风险传导与收益形成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得出不同业绩水平企业的风险传导与收益形成的路径及其依赖程度不同、且我国上市公司总体营运能力有待提高等结论,从而为企业风险防范、收益提升等决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素材。
黄洁莉李孟哲
关键词:通径分析
公司治理机制对我国保险业风险与绩效的影响——基于我国保险行业2011年截面数据被引量:19
2013年
利用2011年66家中资性质的保险公司年报数据和治理信息,从样本总体和按业务类型分类两个层面研究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对其风险控制和绩效水平的影响。实证回归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治理机制对于保险公司的绩效改善则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在寿险公司层面上董事会专业机构数量以及监事会规模的扩大甚至会对其绩效存在负面的影响。建议我国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机制的建设中不仅要单纯达到形式上的合规,更要着力加强实际运行中相关机制的有效性。
夏喆靳龙
关键词:公司治理绩效评价
复杂系统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机理研究
本文以复杂系统与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为基石,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为政策依据,将企业内部控制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对其非线性、适应性、无标度性、随意攻击鲁棒性与蓄意攻击脆弱性等特性进行描述,进而从复杂系统视角...
黄洁莉
关键词:复杂系统内部控制
文献传递
金融管理者自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来自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的经验证据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及过度自信理论为背景,利用金融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我国主板市场金融板块股2010-2012年的经验证据进行汇总,借鉴并改进Jones模型对我国金融类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进行测度,为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金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供了新思路。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金融类企业高管存在过度自信,针对金融行业的特殊性,对盈余管理操控程度不大。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政策方案.发挥盈余管理的作用,提升金融粪企业业绩。
夏喆魏毅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盈余管理
我国保险行业公司治理存在着特殊性吗?--基于2012-2014年的数据对比分析
2016年
本文通过整理2012—2014年的保监会官网、相关保险公司官网以及国泰安数据库的数据,剔除数据不全的样本后,获取了我国保险公司和剔除金融行业后的一般上市公司的有效样本。在此样本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两者的股东治理、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和经理层治理等内部治理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和差异分析,以期对今后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夏喆陈延
关键词: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表外业务真的给银行带来风险和收益了吗?——基于我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均衡面板数据的研究
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均衡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研究我国银行表外业务与其风险和业绩的关系,分析得出我国上市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对表外业务有显著抑制作用,而资产减值损失状况与表外业务规模呈显著正...
黄洁莉汤佩夏喆
关键词:银行表外业务不良贷款率基本每股收益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