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2016)
-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杨新健乔爱科李佑祥穆士卿姜除寒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梯形截面裸支架治疗梭形颅内动脉瘤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等特点。资料显示,植入不同截面裸支架后,颅内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会受到影响,从而减小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本文探讨梯形截面裸支架治疗梭形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有效性。构建了一个梭形颅内动...
- 刘叶陈静姼乔爱科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颅内动脉瘤流固耦合
- 文献传递
- 5种支架对颈内动脉瘤血液动力学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不同结构形状以及不同网丝截面的支架用于颈内动脉瘤治疗后对血液动力学及支架柔顺性的影响。方法针对同一个体模型的颈内动脉瘤,构建5种不同支架介入治疗的模型。这些支架的支撑体网丝截面不同,但支架通透率近似相等。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仿真,获得其生物力学特性的定量信息。结果 5种模型中,矩形截面网格支架模型动脉瘤腔中平均流动速度的减小幅度最大;圆型截面支架和矩形截面螺旋支架模型中瘤面和瘤颈部分的壁面切应力减小面积较大;网格支架的柔顺性要远好于螺旋支架。结论矩形截面网格支架对治疗颈内动脉瘤有较好的生物力学影响,这些发现可帮助临床医生在治疗脑动脉瘤时选择合适的支架。
- 付文宇乔爱科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颈内动脉瘤血液动力学有限体积法切应力
- 个性化主动脉夹层及其搭桥术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 <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发现,血流动力学因素(特别是压力、速度等)对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旁路搭桥转流术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治疗DeBak...
- 殷文聪乔爱科
- 文献传递
- 支架置入对颅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对颅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设计颅内分叉部动脉瘤的聚酯玻璃及计算机三维数值模型,通过体外循环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两种方法来比较支架置入前后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体外循环模拟实验的结果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支架置入弱化了瘤颈处的涡流运动并减轻了血液对瘤体侧壁的冲击。支架置入后,动脉瘤瘤颈处平均剪切力降低22.3%,瘤顶处平均剪切力增高44.9%,但瘤顶处剪切力仍低于瘤颈处。结论支架置入带来的动脉瘤瘤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可能有利于瘤内的血栓形成和减少治疗后的复发。
- 张义森杨新健乔爱科王盛章陈家亮张昆雅刘志成赵余静张莹罗斌
-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 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瘤的血液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 探讨不同结构形状或者不同网丝截面的支架对动脉瘤血液动力学特性所产生的影响。构建了5种不同的虚拟支架治疗动脉瘤的模型,这些支架的结构形状或者网丝截面不同,但支架通透率近似相等。将5种支架植入同一个颈内动脉瘤,并进行了血流动...
- 付文宇顾兆勇孟宪龙乔爱科
-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颈内动脉瘤血液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 文献传递
- 不同结构的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的数值模拟研究
- <正>支架置入术是通过支架的机械性支撑使病变的狭窄血管恢复畅通,成为治疗血管狭窄的有效方式。不同种类的支架,对血管造成损伤的程度不同,从而对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差异的影响较大,可见支架的结构设计对其介入治疗有直接影响。为了...
- 张站柱乔爱科
- 文献传递
- 神经外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神经外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是学科建设和人才构成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科研及临床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重要特点。本文就神经外科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和科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路,强调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倡导创新精神,以塑造高素质、高层次的神经外科专业人才,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与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 穆士卿李佑祥
- 关键词:神经外科研究生教育
- 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 总结不同部位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并根据小脑后下动脉 (PICA) 与瘤体的关系进行分类,Ⅰ类:PICA起始部远离瘤体;Ⅱ类:PICA起始部发自瘤体上下缘;Ⅲ类:PICA起始部发自瘤体。所有病人均采用血管内治疗。 结果 随访82例,时间3~18个月。Ⅰ类动脉瘤40例,其中行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术23例,术后随访未见动脉瘤复发;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术17例,术后动脉瘤完全及近全栓塞12例,随访动脉瘤保持稳定13例。Ⅱ类动脉瘤27例均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术后动脉瘤完全及近全栓塞17例,随访动脉瘤保持稳定18例。Ⅲ类动脉瘤15例,行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治疗7例,术中均行部分栓塞,随访动脉瘤保持稳定4例;行单纯支架植入术8例,术后随访仅3例动脉瘤保持稳定。 结论 根据PICA和动脉瘤体的关系进行分类,充分考虑PICA的位置关系,可指导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 穆士卿李佑祥杨新健姜除寒吕明吴中学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层椎动脉血管内治疗
- 基于桡动脉非线性脉搏波传播的血液粘度无创检测方法研究
- <正>生命的维持与血液的流动是分不开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其内部各分子间产生的内摩擦力称作血液粘度。血液粘度是反映血液流体动力学性质和凝固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测量血液粘度对研究某些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发展及预防有着极其...
- 吴萍乔爱科
- 文献传递
- 封闭环与开环结构支架治疗Willis环动脉瘤血液动力学研究
- <正>近年来脑内植入支架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同传统的开颅手术治疗相比,支架介入治疗的手术风险变小、医疗费用减少,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为了探讨封闭环结构与开环结构的支架介入治疗Willis环动脉瘤治疗的血...
- 付文宇乔爱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