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8023)

作品数:11 被引量:210H指数:10
相关作者:赵洪宾周建华袁一星曲世琳徐洪福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水管
  • 8篇管网
  • 5篇给水
  • 4篇配水
  • 4篇给水管
  • 4篇给水管网
  • 4篇城市
  • 3篇供水
  • 3篇管网系统
  • 3篇城市给水
  • 2篇余氯
  • 2篇余氯衰减
  • 2篇水系统
  • 2篇水质
  • 2篇配水管
  • 2篇配水管网
  • 2篇配水系统
  • 2篇供水管
  • 2篇供水管网
  • 1篇动力学模型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广州市市政工...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深圳市水务(...

作者

  • 7篇赵洪宾
  • 5篇周建华
  • 4篇袁一星
  • 3篇曲世琳
  • 2篇徐洪福
  • 1篇佟凯
  • 1篇薛罡
  • 1篇高金良
  • 1篇伍悦滨
  • 1篇张建利
  • 1篇张金松
  • 1篇王宇锋
  • 1篇胡文茜
  • 1篇尤作亮
  • 1篇马放
  • 1篇马建薇
  • 1篇邓涛
  • 1篇张杰
  • 1篇李欣

传媒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模型的校核被引量:17
2005年
对给水管网系统模型进行校核可提高其可信性和实用性,为此给出了模型校核的整体思路,在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调整节点流量和海曾—威廉C值来减少变量个数的方案。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袁一星张杰赵洪宾周建华曲世琳
关键词:给水管网模型校核
低水压供水时的管网平差计算方法被引量:28
2003年
用水量增大和管网事故等造成的管网低压 ,以及为缓解水资源紧张所采取的人为低压供水等 ,使得管网中部分用户的水压和水量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导致管网部分节点的实际配水量小于需水量 ,此时若采用传统给水管网计算方法会造成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不符。为此 ,引入管网节点压力与节点流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在牛顿—拉夫森迭代过程中 ,考虑节点流量随压力的动态变化 ,同时求解管网节点实际配水量与节点压力。用管网算例和实际管网模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周建华赵洪宾
关键词:给水管网平差计算
给水厂优化消毒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2005年
水厂常采用的保守消毒方式会导致管网末梢余氯浓度>0.05 mg/L,既不经济也不安全。为此,建立了优化消毒数学模型,并采用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对现有给水厂不同时段的加氯量进行优化,降低了配水系统中消毒副产物的浓度。
袁一星邓涛徐洪福高金良
关键词:供水管网
Dynamic Tracer Model in Distribution System:Building and Analysis
In recent years,the awareness of water quality in distribution systems has increased.The tracer transformation...
Fan Jie Gao Jinliang Zhao Hongb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关键词:TRACER
城市供水管网事故时的水力分析被引量:24
2004年
就城市供水管网事故抢修时的阀门关闭优化方案编写程序 ,对分析结果进行模拟显示。由于阀门关闭 ,使部分区域的压力降低 ,影响用户用水 ,导致实际的事故影响区域大于阀门关闭所造成的停水区域。为此 ,改进水力计算方法 ,在牛顿 -拉夫森迭代中考虑事故时节点流量随节点压力的动态变化 ,求解管网压力和实际节点配水量 。
周建华赵洪宾胡文茜
关键词:供水管网阀门关闭
城市给水管网系统的阻力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提出了测定管道摩阻系数的三点法,探讨了管道内部粗糙系数的变化规律,对阀门的阻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阀门阻力系数随相对开度变化的数学模型。
袁一星曲世琳伍悦滨
关键词:给水管网
配水系统的水质模型研究概况被引量:26
2002年
建立水质模型是研究城市配水系统中水质变化规律的有效途径。介绍了现有的配水水质模型 (包括研究较为深入的余氯衰减动力学模型以及仅作了初步研究的消毒副产物和管段内部微生物模型 ) 。
徐洪福赵洪宾尤作亮张金松
关键词:配水系统水质模型消毒副产物
配水管网压力与漏水量关系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建立配水管网系统漏水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指出漏水量与压力成指数关系,且指数在区间[0.5,1.5]。该模型将配水管网系统的漏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的漏口面积恒定不变,可用孔口流量方程描述其关系;另一部分的漏口面积随压力变化,关系相对复杂。检验了模型推导以及假设的可行性,并拟合得到模型参数。采集实际配水管网系统的漏水量和压力观测数据,与建立的漏水量与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相比较,可提出配水管网系统减漏的最有效方法。
周建华曲世琳赵洪宾
关键词:配水管网漏水量管网压力配水管网系统流量方程
配水管网中与有机物反应的余氯衰减动力学模型被引量:37
2003年
提出一级二级反应组合动力学模型 ,用大量实验数据拟合模型中的参数 ,模拟配水管网系统中余氯衰减的水体消耗部分 .该模型定量反应了温度T、初始氯浓度c0 和TOC与余氯衰减之间的复杂关系 .除初始阶段外 ,组合模型可简化为一级反应模型 ;T、TOC和c0 与余氯衰减之间的关系分别可简化为指数关系、正线性关系和负线性关系 .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余氯衰减在初始阶段进行相对较快这一现象 .实验数据验证的结果表明 :该组合模型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
周建华赵洪宾薛罡
关键词:配水管网余氯衰减动力学模型
相关分析法管道漏点定位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针对管道漏点定位问题,研制出了一套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相关分析法管道泄漏点定位系统.采用水声传感器捕获泄漏点水声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放大、带通滤波处理;应用LabVIEW语言进行计算机编程以实现水声信号的数据采集;引入了离散快速傅立叶算法,求解水声信号的互相关函数;进行了多种泄漏点定位检测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应用于实际的可行性.
张建利佟凯马放
关键词:快速傅立叶变换水声信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