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510B04)

作品数:12 被引量:395H指数:10
相关作者:张劲松孟平高峻褚建民樊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水分
  • 3篇低山丘陵区
  • 3篇蒸腾
  • 2篇蒸腾特性
  • 2篇山丘
  • 2篇水分胁迫
  • 2篇太行山低山丘...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水
  • 2篇土壤水分
  • 2篇农林业
  • 2篇苹果
  • 2篇胁迫
  • 2篇林业
  • 2篇冠层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复合农林业
  • 1篇丹参
  • 1篇低山丘陵
  • 1篇杏树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南林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林业厅
  • 1篇河南省林业科...

作者

  • 9篇孟平
  • 9篇张劲松
  • 8篇高峻
  • 3篇樊巍
  • 3篇褚建民
  • 2篇吴斌
  • 1篇贾宝全
  • 1篇田朝阳
  • 1篇孔令省
  • 1篇高喜荣
  • 1篇王鹤松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浙江林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复合农林业发展机遇与研究展望被引量:26
2004年
概述了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机遇,论述了复合农林业在林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复合农林业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从研究的尺度、对象及地域、手段及方法、内容等角度,对我国复合农林业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孟平张劲松高峻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可持续发展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被引量:7
2004年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jujubavar.spinosa嫁接大枣Z.jujubavar.inermis的最佳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和管理技术;提出有灌溉条件和无灌溉条件下复合农林业系统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提出的果农复合系统开沟断根结合肥料深施技术,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0%,苹果Maluspumila产量提高28%;筛选出细长纺锤形为果农复合系统苹果树最佳树形。
樊巍田朝阳
关键词:森林培育学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抗旱造林水分管理造林成活率
林草牧复合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40
2004年
林草牧复合系统是复合农林业系统的重要类型。在总结林草牧复合系统概念、类型的基础上,着重对复合系统生态效应、生产力、养分循环、水分关系及经济效益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今后林草牧复合系统的研究重点应放在系统物质循环利用、养分与水分竞争及系统优化模式的建立等方面。
樊巍高喜荣
关键词:复合农林业生态效应生产力养分循环
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景观变化特征分析——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被引量:18
2004年
以位于太行山南端的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在对其内部环境进行区划的基础上 ,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其 1995~ 2 0 0 0年的景观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济源市的景观基质没有变化 ,均是以耕地占绝对优势 ;在景观类型的绝对面积变化中 ,以耕地面积的减少最大 ,而草地和林地的面积则呈现出明显的增加。从景观斑块类型的区域相对变化速率来看 ,变化最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区 ,该区域的变化速率高于全市的平均变化速率。从景观斑块类型的变化速率看 ,黄土丘陵区的水域、居民点和未利用土地的平均变化速率也大于全市同一斑块类型的变化速率。从该市主要景观斑块类型的转化方向来看 ,耕地、林地、草地这三者之间相互转化比较频繁 ,在目前的国家环境政策下 ,这容易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稳定性的下降 ,这是极不合理、也是极不经济的。促使上述变化的驱动力主要表现在环境安全驱动上 ,其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为以政府行为所实施的太行山绿化工程、黄河中游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等。
孟平贾宝全张劲松高峻
关键词:景观变化驱动力
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被引量:62
2006年
该文以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药用植物丹参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合和蒸腾作用,其目的是探讨林药复合系统中药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发展果药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杏--丹参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强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5.6%6、8.5%、62.6%;统计分析表明各测点光照强度达显著差异.②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得到丹参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236.4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15.88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6 1 mol/mol.丹参叶片CO2补偿点为30μmol/mol,CO2饱和点为800μmol/mol,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75 2,说明丹参为C3植物.③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降低,且各测定点间差异显著,日变化曲线规律也发生变化.
高峻孟平吴斌张劲松褚建民
关键词:丹参光合特性蒸腾特性
黄土丘陵沟壑区杏树-黄芪复合系统土壤水分效应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以山西中阳县黄土丘陵沟壑区梯田杏树-黄芪复合系统为例,采用由烘干法测定得到的2004和2005年的土壤剖面含水率数据,结合土壤贮水量,研究果树与豆科中草药间作土壤水分效应,旨在为该地区果药复合系统优化结构配置及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与清耕杏园(CK)0~150 cm深土层内贮水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均与降雨年际变化趋势一致。2004年与2005年复合系统内0~150 cm土壤贮水量比CK的2530 mm和2494 mm分别提高387 mm和393 mm,提高了15.3%和15.8%;这种提高效应在雨季中及雨季后期尤为显著,2004年和2005年分别提高152 mm和163 mm。复合系统行间0~150 cm深土层剖面水分等值线图总体变化趋势与CK一致,但复合系统的变化梯度相对较小,剖面水分变化相对稳定。复合系统树盘内0~150 cm深土层的水分状况亦好于CK,雨季中距树干30、60 cm处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13%~3.51%、2.08%~3.18%。杏树-黄芪复合系统有利于杏园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
高峻张劲松孟平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
果树冠层太阳总辐射与净辐射分形特征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9
2005年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树主要生长季节冠层太阳总辐射 (Q)与净辐射 (Rn)的实测资料 ,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从分形理论的角度 ,进一步揭示Q与Rn 的关系特征 ,探索果树冠层净辐射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1)Rn 与Q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回归拟合关系式为Rn =0 74 0 8Q - 32 4 36 ,相关系数r可达 0 9811(n =2 6 2 79) ,Fcal=3436 6 5 2 >>=F0 .0 12 6 2 77=6 6 3;2 )Q与Rn 分形曲线均存在 2个无标度区 ,二者无标度区拐点的界限时间分别为 4 5 3、4 4 1min ,且分形维数均很接近 ,第 1标度区分别为 1 112 6、1 1319,第 2标度区分别为 1 9136、1 8834,说明Q与Rn 的分形特征非常相似。因此 ,可以利用苹果树冠层太阳总辐射推算净辐射。
孟平张劲松高峻
关键词:冠层树冠净辐射低山丘陵区太阳总辐射标度
水分胁迫对金太阳杏幼树蒸腾、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07年
通过对盆栽金太阳杏幼树设置不同土壤水分胁迫处理,利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杏幼树叶片蒸腾、光合生理特性及其日变化过程,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对杏幼树光合、蒸腾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建立节水高效的杏树栽培模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杏幼树叶片对光和CO2的响应均发生变化,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表观光量子效率以及CO2补偿点、CO2饱和点和叶片的羧化效率均降低;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且日变化曲线也发生变化,峰值出现的时刻和大小不同。
高峻吴斌孟平张劲松
关键词:水分胁迫光合特性蒸腾特性金太阳杏
石榴树吸水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8
2004年
笔者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石榴树吸水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在垂直方向上 ,石榴吸水根根量主要集中于 0~ 80cm土层内 ,约占总量 91.32 % ,80cm土层以下仅约为总量的 8.6 8%左右 ,根长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呈负指数函数分布 ;在水平方向上 ,主要分布为距果树行带 0~ 10 0cm范围内 ,石榴吸水根根量约占总量的 76 .0 7% ,而距果树行带 10 0~ 2 5 0cm时其只占总量的 2 3.93%。
张劲松孟平
关键词:石榴
苹果树蒸腾规律及其与冠层微气象要素的关系被引量:67
2005年
采用由热扩散植物液流技术测算得到的、周期为2 0 0 3年1~12月、时间步长10 min的苹果树蒸腾数据,结合同步观测得到果树冠层微气象要素值,分析太行山低山丘陵区10年生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与微气象要素关系,旨在为该地区苹果生产提供必要的水分生态理论依据,并力图进一步完善苹果树蒸腾耗水理论。结果表明:(1)苹果树蒸腾(Tr)具有明显时间变化特征。Tr在晴天-多云日的主要和非主要生长季节日变化都表现为单峰曲线趋势。在阴天日,主要生长季节表现为多峰曲线趋势,非主要生长季节单峰除10月和3月份表现为双峰曲线趋势外,其余各月均为单峰曲线趋势。Tr日际变化或季节变化特征是3~4月份逐渐升高、5~6月份达到高峰值、7月份逐渐降低、10月末及11月初Tr迅速降低。全年Tr值为6 0 0 .9mm ,其中,主要生长期间(4~9月份)、非主要生长期间(1~3月份、10~12月份) TR值分别为5 0 2 .6、98.3mm ,分别占全年的83.6 %、16 .4 %。(2 )主要生长期内,Tr与冠层净辐射(Rn) ,空气温度(Ta)、湿度(RH) ,风速(V)等气象要素有很好的复相关性,统计回归方程为Tr =0 .2 74 +0 .0 4 2 V +0 .0 0 6 7Ta - 0 .0 14 RH (n=2 6 35 2 ,Tr为单株蒸腾量,Tr、V、Ta、Rn的单位分别为L/ h、m/ s、℃、w/ m2 ,RH为无量纲值,以%表示) ,R2 =0 .
孟平张劲松王鹤松高峻褚建民
关键词:苹果树蒸腾微气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