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SJ-HB)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郑颖娟李夫星王卫张玉白琳红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指标体系
  • 1篇可持续发展能...
  • 1篇环渤海

机构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王卫
  • 2篇李夫星
  • 2篇郑颖娟
  • 1篇白琳红
  • 1篇张玉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海洋通报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环渤海四省市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评价被引量:11
2013年
通过构建分层递阶式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一套自下而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对2008年环渤海沿海地区津冀鲁辽四省市的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津和山东海洋可持续发展总能力较强,辽宁和河北则较弱。其中,海洋经济发展能力以天津最强,山东次之,辽宁较弱,河北最弱;海洋环境承载能力以河北最强,天津次之,山东和辽宁最弱;由于发展阶段差异,各省市海洋环境与发展能力的比较优势和劣势各不相同,天津和山东为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型,辽宁和河北为经济发展能力制约型。国际经验表明,环渤海四省市海洋经济发展仍然没有摆脱以资源环境破坏为代价获取经济增长的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如果照此模式发展下去,渤海海洋资源环境将会面临更大风险。
李夫星郑颖娟张玉王卫
关键词:指标体系
河北省海洋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以河北省海洋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内外主流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在构建由1个总系统、2个分系统、5个子系统、9个亚子系统和27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由指标层评价法、赋权和系统综合评价法、可持续发展水平判别准则和协调度评价法构成的评价方法体系,开展了1995—2008年河北省海洋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期内经济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各项指标持续改善,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普遍提高。海洋生物资源密度和滩涂资源密度等重要海洋资源质量状况持续退化。海洋生态除了生物健康指数和风暴潮损失两项指标呈波动性改善外,其他各项指标整体恶化,单位岸线人海水量和赤潮发生频次恶化速率最快,滨海湿地森林覆盖率和单位岸线海水入侵面积恶化速率次之,侵蚀岸线比例恶化速率最慢。总之,评价期内河北省海洋开发处在以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弱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但环境与发展的协调度持续好转,即单位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持续减小。
郑颖娟李夫星白琳红王卫
关键词:指标体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