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839)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朱明华祝峙倪灿荣李芳梅张顺民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细胞癌
  • 4篇肝癌
  • 4篇肝细胞
  • 4篇肝细胞癌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病毒
  • 3篇肿瘤
  • 3篇基因
  • 2篇蛋白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原发性肝细胞...
  • 2篇生物学

机构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8篇朱明华
  • 6篇祝峙
  • 5篇倪灿荣
  • 4篇陈颖
  • 3篇王力
  • 3篇李芳梅
  • 3篇刘晓红
  • 3篇林静
  • 2篇曹晓哲
  • 2篇张顺民
  • 2篇曲建慧
  • 1篇曲建慧
  • 1篇余党会
  • 1篇罗志刚
  • 1篇赵海华
  • 1篇周晓军
  • 1篇龚志锦
  • 1篇史敏
  • 1篇李咏梅
  • 1篇林万和

传媒

  • 4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World ...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2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14^ARF依赖性、非依赖性途径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4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各转染组HepG2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用含p53结合位点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转染组细胞p14ARF、MDM2、p53、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无p14ARF表达的HepG2细胞,单转染HBx及p14ARF组其细胞凋亡率(14.11%、13.72%)、G0/G1期阻滞细胞数(63.62%、61.75%)、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1.25±0.05、1.09±0.06)及p53、p21WAF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10.66%、57.42%、0.77±0.03)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与单转染p14ARF组相比其p14ARF蛋白表达及上述各项指标(18.61%、66.74%、3.53±0.43)又进一步升高。结论HBx通过依赖及非依赖p14ARF途径诱导p53表达从而导致激活p21WAF1,进而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增加。
余党会林静曲建慧祝峙李芳梅倪灿荣朱明华
关键词:P14^ARFP21^WAF1
生长抑制因子抑癌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组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发现ING基因家族至少有5个成员:ING1~ING5,每个成员可能都具有多个不同的mRNA转录剪接体。近年来,ING基因家族的抑癌功能及其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祝峙朱明华
关键词:生长抑制因子肿瘤抑制基因生物学功能ING1MRNA
RET、Mucin1和Galectin-3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探讨滤泡源性甲状腺肿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中RET、Mucin 1和Galectin 3蛋白的表达 ,寻找有助于诊断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标志物。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 ,检测 1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5 4例腺瘤 (其中不典型腺瘤 19例 ) ,4 3例乳头状癌 (其中 11例乳头状微癌 ) ,16例滤泡性癌中上述 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良性病变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腺瘤 )与恶性病变 (乳头状癌和滤泡性癌 )中 3种蛋白的表达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而良恶性病变中的不同类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11例微癌患者中Galectin 3全部阳性 ,RET 8例阳性 ,Mucin 1阳性仅 3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RET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比较虽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前者为弱阳性 ,后者多为强阳性 ;腺瘤中不典型腺瘤Galectin 3的表达与其他腺瘤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5 ) ,与滤泡性癌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部分腺瘤中见灶性Mucin 1和Galectin 3同时阳性。结论 :RET、Mucin 1和Galectin 3的同时检测可作为良恶性滤泡上皮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指标 ,其中以Galectin 3的敏感性最佳 ,RET次之。Mucin 1高表达可能是去分化、浸润和转移的标志 ,Galectin 3阳性的不典型腺瘤是滤泡性腺瘤和滤泡性癌的交界性病变 ,良性腺瘤中Mucin 1?
陈云朱明华周晓军林万和倪灿荣李芳梅张顺民龚志锦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肿结节性RETGALECTIN-3
原发性肝细胞癌中5种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 5种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细胞的增殖状态、侵袭转移和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Instrumedics公司生产的组织芯片制作仪 ,将 2 73例原发性肝癌组织、14 4例癌旁肝组织和 10例尸检非肝病死亡肝组织制成组织芯片 ,取样针直径 2 .0mm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了cyclinA、cyclinB、cyclinD1、cyclinD3及cyclinE在肝癌、癌旁肝及尸检肝组织的表达率 ,并分析了肝癌、癌旁肝组织中HBV感染与这 5种cyclin表达间的相关性。 结果 共获得 3个肝癌组织芯片蜡块 ,分别含 13 6、14 3和 14 8个位点。在2 73例肝癌组织标本中 5种cycl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cyclinA 52 7%、cyclinB 45 4%、cyclinD13 5 9%、cyclinD3 4 4 3 %和cyclinE 2 3 1% ;在 14 4例癌旁肝组织中分别为 8 3 %、5 6%、4 9%、6 3 %和 1 4% ;10例尸检肝组织除 1例cyclinD1阳性外 ,其余均为阴性。 5种cyclin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 (P <0 0 1) ;组织学分级为Ⅱ、Ⅲ级的肝癌组织 5种cyclin的表达高于Ⅰ级 (P <0 0 5) ;除cyclinA外 ,伴有门静脉癌栓组的阳性率高于无癌栓组 (P <0 0 1) ;HBV感染与cyclin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结论 各个cyclin?
朱明华倪灿荣祝峙李芳梅张顺民
关键词:癌旁肝组织肝癌组织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率组织芯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分子病理学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我国为HBV感染和HCC发生的高发地区...
朱明华祝峙刘晓红林静曲建慧陈颖曹晓哲王力倪灿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细胞癌
文献传递
靶向着丝粒蛋白A的小RNA干扰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靶向着丝粒蛋白A(CENP-A)的siRNA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三对CENP-A编码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中间间隔9个核苷酸序列,通过定向克隆至载体pSilencer^TM2.1-U6 neo,构建siRNA真核表达质粒,经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检测肝癌细胞中CENP-A基因mRNA及蛋白质表达的抑制情况;通过观察HepG2细胞生长、凋亡、细胞周期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评价CENP-A基因干扰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通过检测bcl-2、Bax、p21^wafl、mdm2、p53蛋白表达水平初步探讨CENP-A生物学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三对靶向CENP-A的siRNA干扰片段中有二对抑制效果明显。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相比,转染CENP-A干扰片段的细胞生长减慢,平板克隆形成率下降。细胞周期检测显示,G1期阻滞(P〈0.01),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01)。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03),并伴随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0),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还可致p21^wafl表达增高,mdm2表达下降,但对野生型p53表达未显示明显影响。结论CENP-A通过参与细胞周期调控而密切相关于细胞恶性增殖和凋亡抑制,其机制可能涉及野生型p53非依赖性通路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异常。
李咏梅祝峙陈颖罗志刚史敏朱明华
关键词:肝肿瘤基因表达调控
Inhibitory effect of tumor suppressor p33^(ING1b) and its synergy with p53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被引量:12
2005年
AIM: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umor suppressor p33ING1b and its synergy with p53 gene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METHODS: Recombinant sense and antisense p33ING1b plasmid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epatoma cell line HepG2 with lipofectamine. Apoptosis, G0/G1 arrest, cell growth rate and cloning efficiency in soft agar of HepG2 were analyzed after transfection. In three hepatoma cell lineswith different endogenous p53 gene expression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p33ING1b with p53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luciferase assay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activation of p53 downstream gene p21WAF1/CIP1.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and mutation rates of p33ING1b in HCC tissues were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 (PCR-SSCP).RESULTS: Overexpression of p33ING1b inhibited cell growth of HepG2, induced more apoptosis and protected cells from growth in soft agar. Combined transfer of p33ING1b and p53 gene promoted hepatoma cell apoptosis, G0/G1 arrest and elevated expression of p21WAF1/CIP1. Immunostaining results showed co-localized P33ING1b with P53 protein in HCC tissues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lation between protein expression rates of these two genes (P<0.01).Among 28 HCC samples, p33ING1b presented a low gene mutation rate (7.1%).CONCLUSION: p33ING1b collaborates with p53 in cell growth inhibition,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HCC. Loss or inactivation of p33ING1b normal func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CC retaining wildtype p53.
ZhiZhuJingLinJian-HuiQuMarkA.FeitelsonCan-RongNiFang-MeiLiMing-HuaZhu
HBV感染相关肝癌组织中HBx基因与表达产物的检测
目的检测HBV感染相关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x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的状态,探讨HBx基因和蛋白的变化与肝癌发生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BsAg、HBcAg和HBxAg的表达差异;通过P...
刘晓红王力陈颖赵海华朱明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突变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癌发生关系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是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确切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我国为HBV感染和肝细胞癌的高发地区,在我国的肝细胞癌病例中,85%以上病例伴有肝炎后肝纤维化,HBV感染→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纤维化一肝细胞癌是普遍认同的HBV感染相关性肝细胞癌的发病过程,从HBV感染到肝细胞癌的发生为一慢性过程,可长达15年以上,在该病程中有哪些分子事件发生?
朱明华祝峙刘晓红林静曲建慧陈颖曹晓哲王力倪灿荣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子病理学肝炎后肝纤维化慢性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